利用本地资源丰富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8/20   来源:国教工》2021年11期   作者:龙雪琪
[导读] 美术鉴赏是一种感受并理解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活动
        龙雪琪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新洲中学,广西钦州    535400
        摘要:美术鉴赏是一种感受并理解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活动,它能够改变人们观察事物的昂视,在以往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自身视觉感知,以及对美术的理解,感受、体验、联想、分析与判断美术作品,从而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美术鉴赏课是高中美术学科的基础课程,通过加强美术鉴赏课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初步建立审美意识。利用本地资源,可以丰富高中美术鉴赏课,通过展示本地自然风光与获得初步审美感受、结合民间美术作品与体会特色风土人情、鉴赏融合传统音乐与认识民族文化之美、欣赏其他本土文化与了解地域风貌特点,能够提高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效果,发展学生基础审美能力。
关键词:本地资源;审美感受;民间美术;民族文化;地域风貌

        高中阶段的美术课程中,包括有美术鉴赏、雕塑、工艺、绘画、设计、现代媒体艺术、中国书画等,其中美术鉴赏是基础部分。美术鉴赏能力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而需要在系统学习的基础上逐渐培养形成。高中美术鉴赏课程中,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以及生活中的美术现象,分析与鉴赏这些内容,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与认识美术鉴赏的意义,能够启发学生美术鉴赏意识,理解什么是美,美是如何形成的,美术作品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掌握科学而系统鉴赏方法,为后续的深入学习美术打好坚实的基础。我校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利用本土资源丰富美术鉴赏课,提升学生美术鉴赏水平。
一、展示本地自然风光,获得初步审美感受
        对于美术鉴赏而言,分为多种鉴赏方式,包括感悟鉴赏、社会学鉴赏、比较式鉴赏、形式鉴赏等,要培养学生基本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鉴赏水平,需要丰富美术鉴赏内容。高中美术鉴赏课中,根据鉴赏课程主题与内容,利用多媒体等工具展示本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获得初步审美感受,从而为下一步的深入鉴赏做好充分准备。
        例如,湘美版《美术鉴赏》的第九课,其主题是《变幻的自然万物——自然风貌与美术作品的关系》,为吸引学生主动观察与欣赏美术作品,我们教师先播放灵山县的旅游宣传视频,展现六峰山、三海岩、石瓯山、罗阳山、仙女潭和灵山双鹤公园等风景区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本地自然风光之美。之后让学生思考:它们美在哪里?如果让你创作一幅画,你会怎样画?通过简单提问,启发学生审美意识,让学生参与欣赏与思考,并根据学生作答情况,借助庄小雷、刘旭、买鸿钧、梁朝水等创作的灵山县相关作品,进行点评与讲解。
二、结合民间美术作品,体会特色风土人情
        在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中,利用本地美术资源,丰富美术鉴赏课的内容,还需要结合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体会本地特色的风土人情,更好感受劳动人民的创造力,启发学生美术鉴赏意识,调动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积极性,以此逐步培育学生美术鉴赏能力。教师可以借助电子化资源与实物,在课堂上先展现、后讲解,引导学生欣赏其中之美,探析制作技艺,传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例如,湘美版《美术鉴赏》的《各异的风土人情——中国民间美术》,目标是让学生根据民间美术,了解不同地区的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教师可以先展示全国知名的民间美术作品图片,比如山西中阳剪纸、甘肃环县的皮影、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等。之后提出问题:我们灵山县的特色民间美术作品有哪些呢?待学生作答后,展示木偶戏、烟墩大鼓、丰塘炮期等,通过播放烟墩大鼓的制作过程与表演视频,让学生感受本土民间艺术的魅力,形成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鉴赏融合传统音乐,认识民族文化之美
        根据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内容,以及美术鉴赏的内涵,音乐与美术具有非常深入的关联性,在参与美术鉴赏的过程中,还可以融入一些音乐,可以提高美术鉴赏的效果,更好感受艺术之美。利用本地资源,丰富高中美术鉴赏课,可以融合本土的传统音乐,将其与传统美术融合,使之学生认识民族文化之美。
        例如,湘美版《美术鉴赏》的《不同的歌声——民族文化与美术》,实施教学前,我们教师会收集本地灵山县的民间音乐资源,通过录制音视频等做好相关整理工作。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分别播放山歌(灵山山歌、高塘山歌、壮族山歌)、八音、春牛调、采茶调、岭头调、还叹调等,让学生初步认识本县的诸多传统音乐。特别是采茶调的推陈出新,播放在各种节庆和党政活动中现编的曲艺演唱节目,如《茶山欢歌》,在声音与图像共同作用下,更好认识民族文化之美。
四、欣赏其他本土文化,了解地域风貌特点
        在高中美术的鉴赏课中,教师培育学生审美意识,提升学生鉴赏能力,还可以利用本地的其他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资源,展现本地其他本土文化,从而让学生更好了解地域风貌的特点,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家乡,全面认识家乡的人和事物,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例如,湘美版《美术鉴赏》的《走进博物馆》课程,在带领学生参观本地的博物馆之前,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与课件,展现本地的其他文化,包括民间舞蹈、丰塘炮期、民间曲艺和民间戏曲等。同时,还可以展现本地的一些土特名产,比如灵山大粽、灵山龙眼、灵山荔枝、龙山水牛奶、灵山茶叶等,让学生思考如何推广家乡的土特名产,指导学生根据特点绘制海报、拍摄宣传视频等。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利用本地资源丰富高中美术鉴赏课,高中美术教师需要明确本地相关的艺术资源,包括民间美术、传统音乐与舞蹈等,还可以引入一些其他的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资源,根据美术鉴赏课的主题,借助多媒体工具与图文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鉴赏课程,启发学生鉴赏意识,逐步提升学生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形成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妍娜. 利用本地资源丰富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探索与实践[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
        [2]周艳.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思考[J]. 美术教育研究, 2019(24).
        [3]谷云飞.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思考[J]. 新一代:理论版, 2020(5):79-79.
        [4]戴荣花. 多学科知识融入的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实践[J]. 基础教育论坛, 2019, 000(007):69-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