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给排水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

发表时间:2021/8/19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月11期   作者:丑琳恺
[导读] 根据如今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并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讨,最终提出相应的施工技术,希望对日后的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丑琳恺
        身份证:61052819910118****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日新月异地飞速发展,城市化水平持续提升,市政公共设施的建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表现最为显著的就是市政道路建设,在建设施工过程中需注意其给排水管道的建设,因市政道路建设质量和水平会直接由给排水管道建设水平决定,所以,根据如今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并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讨,最终提出相应的施工技术,希望对日后的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常见质量;控制措施
        1 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
        1.1 管线位置的布置
        城市道路的宽度一般以24 m、42 m、64 m 3种居多,而根据GB 50289—2016《城市管线综合规范》中的规定可知,当道路内部的红线宽度超过30 m时,道路的管线布置应该分布在两侧,此时,在给排水管道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则可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道路两侧布置方法;当道路中的红线宽度大于50 m时,按照规范要求,管线同样应布置在道路两侧。对此,设计人员应遵循规范要求,考虑道路两侧布置给排水管线的设计形式。
        为确保给排水管道的过程效果,还应考虑将排放雨水、污水的管道布置在车行道下方,因为一般情况下,排污水管道都具有管道直径大、需埋藏较深等要求;道路宽度在60 m的,一般又被称为景观道路,这种道路通常还包含绿化带工程,因此,在此种道路工程中建设给排水管道时,应按照规范要求采用双管线布置方法,即给水管线与排水管线都需给予双排设计形式。
        另外,在布置过程中,为确保管线的施工质量,设计人员还应充分考虑管线的应力情况,避免管道因受力不均而产生裂缝及坍塌现象。
        1.2 给排水管道材料的合理设计选择
        承插式给水铸铁管、球墨铸铁管、焊接钢管、镀锌钢管等为给水管道常见类型。
        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结合工程的实际需求合理设计。与此同时,设计人员还应考虑到成本情况,以使管道的选材设计既能够符合工程施工质量的需求,同时也能节省成本投入。
        另外,对于排水管道的选材设计而言,当排水管道处于无压情况时,应尽量减少一些金属管的设计形式;当排水管道内部需承载较大压力时,则可考虑金属管材的设计应用,其目的在于确保管道的流通性,避免过高压力造成管道的损坏。
        此外,近年来,混凝土管道材料较为常用,这种管道在施工经济性上具有较大优势,并能确保管道工程的建设质量。基于此,施工设计人员也可充分结合工程设计要求,对这种管道给予合理考虑。
        1.3 给排水管道管径的设计
        给排水管道的管径设计过程中,应结合给排水的量再进行合理设计。例如,对于居民的生活用水管道,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居民的生活用水量大小、用水量的变化频率再进行分析确定;对于工业区域的供水管道直径设计,应根据工业工厂的生产性质、生产工艺等进行设计。
        另外,还应注重对消防用水管道的设计,但设计消防管道的过程中,应根据相关设计要求,以确保设计质量。给排水管道的设计过程中,同样应保护对一些绿化用水管道的设计,以便绿化工程的洒水,提高城市的绿化质量。
        此外,为能及时发现一些漏水现象,给排水管道在施工完成后,还应考虑水量监控设施的建设,以能计算出水量的投入与消耗情况,进而保障给排水管道的安全,避免一些水资源浪费的现象发生。例如,根据管道的直径、流量、流速等,便能计算出给排水的流量变化。
        2 市政给排水管道的施工
        2.1 施工放线
        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中,放线施工人员需按施工图纸要求,在施工现场精准放出雨水井位置等,应用不同符号将其标出,并保证精准放线,以确保人行行道与排水井盖有精准的位置。若施工中碰到了道路与管道交叉问题,有必要在施工位置设置醒目的警示牌,并封闭施工区域。


        2.2 沟槽开挖及支护施工
        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中,最基础的施工内容就是沟槽开挖与支护施工,并为后期施工顺利开展提供基础。
        所以,此2项施工质量会直接影响着后续工程施工,沟槽开挖时需合理安排与利用推土机、挖掘机和运输车等,运输车辆可选择自动装卸的卡车,并针对城市环境特点,控制车辆吨位,一般会使用5~10 t卡车。
        完成开挖作业后,应结合地下水位和地下设施状况开展相应支护,从而确保施工现场排水系统正常运行。
        2.3 施工测量和基准杆制作
        (1)对给排水管道而言,其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就是施工测量,且测量的精准性同施工整体质量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测量过程中,专业技术人员全程参与指导,确保每次测量零误差,施工结束后,应进行自检,确保测量精度。
        (2)制作基准杆时,须在管沟、开挖、测量后检查是否合格,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一定应严格按照施工图标号与管线的布线位置开展相应的施工,与此同时,还应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控制,继而最大限度地保证管沟的稳定性和强度,满足实际安装需要。
        2.4 管道的安装
        当选好管材后,则应在沟渠开挖后把管道安全运输到特定的施工路段。在管道正式安装之前,需对管沟具体开挖状况进行严格检查,同时做好管道质量的检查工作,充分确保管道表面无裂缝。
        在安装管道时还应严格检查基座的边线与中心线,通过这样的方式从而充分确保安装的精准性。然而,管道安装时还需做好检查井的质量检测工作,以充分保证检查井有合理的位置,同时确保井距与有关设计要求和标准相符合。
        2.5 砌检查井
        沟槽开挖时,要在检查井的中心桩沿着井基圆圈相应的尺寸将井基挖好,通过测量高程,确认无错误后与条形基础一起浇筑制作,保养后,达到一定强度方可下管,预留井道位置应能介入砌检查井工序中,以便检查。特别要重视不同管径的井底标高、井底标高有效衔接,避免出错。管材放置平稳,管口拉直,如标高正确,就可建井了,同时要注意砂浆的饱满度,流槽通畅,且保证井壁尺寸符合标准要求,砖缝砂浆饱满。
        完成井筒、管材砌筑后,需对闭水试验的弯管接头立刻埋入,而想要更好地确保闭水试验时弯管接水管更加牢固,则要掌握好强度,并将相应的工作做好。
        2.6 验收阶段施工技术
        当完成给排水施工后,施工单位需验收工程质量:(1)要充分确保给排水管道的温度与清洁度;(2)安装完给排水管道后,应先对管道实施闭水试验,并按照管道具体流量要求对试验中的水压和流速进行设计。
        在开展闭水试验时,若管道有渗漏存在,则应根据管道的不同材质修补好渗漏部位,如混凝土管道,需使用水泥砂浆进行修补。
        2.7 闭水试验
        严格检查闭水试验管段的每根管子是否有砂眼裂纹,管口接口处是否有严密问题,若发现其达不到质量要求,须用细砂浆修补,如有渗水,可调成水泥浆进行刷补和填充,然而不能急于对闭水管进行回填,同时也不要急于同下部条形基础连接,当闭水试验合格后进行回填,利用闭水试验,如有不合格管段存在,则应即刻实施补救措施或立即返工。
        3 结束语
        现如今,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城市建设脚步也飞速加快,在城市内部中一项关键的基础设施就是道路给排水工程,也是保证城市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设施。鉴于此,市政部门在对城市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进行规划设计时,需充分保证好规划设计的质量,以此方式保证给排水管道工程使用效果,使城市建设和发展拥有充足的动力。为保证设计和施工质量,市政单位需加强道路给排水工程设计方法的研究,明确建设中的关键问题,最终推进城市健康稳定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顾秉谦.关于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中对施工问题的策略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11):91–92.
        [2]马巨宝.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和防治举措研究[J].安徽建筑,2019,26(2):109–110.
        [3]刘杰,现代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研究[J].智能城市,2018,4(15):55–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