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丽美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自然资源局 云南 丽江 674800
摘要:在地籍测量工程中,数字化测绘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因此,地籍测量是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和开展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条件,想要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资源分类对土地的监督管理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所以在地籍测量工作中的测量控制理应受到重视,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开展地籍测量是受到政府支持的。而且地籍是由国家统一监管的,有权对土地及其附属物的权属、用途等进行分配,对于测量人员来说只需要做好控制测量即可,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水平的进步,科技在地籍测量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依托科学家的不懈探索和研究,数字化测绘技术在新时期地籍测量中焕发出更强的活力。
关键词:地籍测量工程;数字化测绘技术;应用
引言
数字化测绘技术是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具有测图精准度高、图形信息多元化、自动化程度高以及出图迅速等特征。区别于传统的地籍测量工程测量技术,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可简化测量流程、缩短测量时间、提高测量效率、减少系统误差。与此同时,数字化测绘技术的运用还能提高地籍测量工程的整体质量,降低施工成本,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因此,建筑企业要认识到数字化测绘技术应用于地籍测量工程测量中的必要性,根据工程概况进行科学、规范地使用。
1地籍测量的目的、内容、作用
地籍测量是在现代化社会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建立的社会性措施,其目的就是为了对每一块地的权属做好管理与分配,更好的对无权属荒地有效利用,同时实现对地籍信息的有效管理。由于技术条件和部分资源的限制,在制度建立方面始终无法形成有效机制,同时在地籍测量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也没有到位的预防措施,这是当前地籍测量中急需改善的重要问题。地籍测量中的控制测量工作并非完全依靠技术设备,工作人员要有专业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并根据我国的实际发展特点建立起独特的测量模式,所以说地籍测量的工作是比较紧急的,在当前形势下也是刻不容缓的。地籍测量是合理分配资源的前提,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有利于国家行业中的经济发展,同时可以用来建设矿产基地、提供矿产资源和水资源开采利用所需。
2数字化测绘技术概述
数字化测绘技术原理及作业方法能准确把握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要求,明确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重点,为后续技术应用的分析及应用策略的探讨提供了方向性引导。与传统的测绘技术不同,数字化测绘技术以计算机作为凭条,通过电子速测仪、GNSS定位、数字摄影测量仪、数字化仪等相关硬件设备,完成对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处理等工作,实现对区域地形数据信息的全面汇总。从技术层面来看,以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技术(GIS)与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为代表的3S集成技术,构成了现代数字化测绘技术的综合体系,实现了数据快速采集、数据传输、图形编辑、成果多维展现等。同时,借助数据传输端口将全站仪获取到的数据,通过通信系统将地籍信息传输到后台系统,借助计算机程序化语言编制的数据转换程序,初步处理接收到的各类数据。在实现三维数据模型OSGB生产的基础上,借助EPS、CASS3D与AutuCAD等软件,将测绘结果以图形的方式呈现出来。利用现代地理信息处理软件,快速实现区域地籍信息与地类资源整合的汇总统计与分析,避免传统人工统计方式所导致的效率低、质量差等弊端,有效满足现阶段地籍动态化、信息化、多维度的相关要求。
3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具体应用
3.1地籍调查
地籍调查是政府为了了解土地资源并对土地进行资源分配的必要调查,地籍调查的主要内容就是查清每块地的承包者、位置、面积、使用现状和水土状况等,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进行地形要素测绘,为地籍测量中的控制测量做准备,也可以对地籍现状的地图绘制提供科学依据。地籍调查是一种比较官方的工作,在社会性、法律性、政策性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同时地籍调查中融合了科学理论与实践,如果在地籍调查之前发生了地籍更改是必须要向专业部门报备的,地籍调查在保护低级系统的准确性方面非常有效。地籍调查中的地籍测量必须要按照相关规定开展,在地籍测量中的控制测量内容坚决要求与专业规定的统一。
3.2地籍控制测量施测应用流程分析
控制点是地籍测绘、地形采集等相关工作的基础,是构建统一坐标框架的前提,传统控制测量多以三角网、导线网形式布设,作业难度较大、测绘时间与成本相对较高。将数字化测绘技术引入地籍测绘后,可利用GPS定位技术,在测区通视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以快速静态采集的方式对控制点水平位置、高程数据进行快速求解,实现控制点的有效定位。通过控制点的确立,建立起完善的控制测量网,可有效完成变更地籍测量仪器设备的应用。例如通过GNSS定位系统,对控制点进行动态定位和静态定位,同时考虑到城镇空间分布,在控制点确定、测量过程中,将控制测量点放在空旷地带、主干道路等位置,保证控制测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避免外部因素对控制测量的影响,控制点应当远离变电所、高压电线等区域,避免外界因素对控制测量工作的干扰,为后续测量活动开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3数据采集
众所周知,地籍测量工程施工具有危险性、长期性以及复杂性等特征,不论是前期的工程测量,还是后期的施工作业,都存在一定的难度。传统测量技术的应用,虽然能够完成数据采集工作,但过程较为漫长,并且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数据误差较大,精确度低。而数字化测绘技术的运用恰如其分地弥补了传统测量技术的缺点,如“3S”技术、无人机遥感技术等,可应用到地籍测量工程的各项测量工作中,不但解决了测量难度大、测量时间长等问题,还能保证各项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工程数据采集中的应用,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建筑主体结构的数据采集。以三维扫描技术为例,通过非接触式激光扫描可确定墙面结构的三维云点数据,然后构建三维目标,生成三维虚拟模型,呈现墙面结构的信息并采集,通过绘制地图的方式呈现信息,为后续工程施工奠定基础。其次,墙面结构的数据采集。采集墙面结构有关数据时,依然可以使用数字化测绘技术中的三维扫描技术构建三维目标,通过三维虚拟模型的生成得出墙体承重数据,然后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最后,建筑天花板的数据采集。运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可测量出吊板的高度,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上供测绘人员分析,对吊板信息进行全面、深入地了解。
3.4碎部测量
在地籍测量中,碎部测量对地籍数据的准确性要求更高,同时它也是保障整体测量数据真实有效的关键,碎部测量时最常使用的工具就是全站仪和GPS,全站仪的完整性和GPS的精准定位能够生成比较清晰的草图。因为碎部测量的范围较小,但是测量难度相对来说较高,为了避免对地籍进行重复测量加大工作量,建议采用测控指点的方式,即先测量碎部范围内所有的地物,然后将所有显示数据的地物点自动连线,这样能够更好地完成对测量范围的控制,同时避免遗漏地物点的测量,更有效的保障测绘图的完整性。一般情况下,地物被分为高建筑物和隐蔽性建筑物这两种,在使用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同时与全站仪相结合,能够得出更加准确的测量结果。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劳动力的增加和技术水平的提升,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且在地籍测量监管和城镇之间的配合下,地籍管理和测量工作上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各部门对地籍测量的重视也有很大提高,新技术下的地籍控制测量在新时期发挥了巨大价值,在国家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中颇具成效。
参考文献
[1]唐辉.地籍测量中数字化测绘技术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8(9):172.
[2]陶培军.城镇地籍测量中数字化测绘技术的运用分析[J].中国房地产企业,2020(2):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