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地基施工中鱼塘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1/8/19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第10期   作者: 叶燕京1窦铭2全文强2李政权2代作飞2
[导读] 地基作为承受上部荷载影响的那一部分土体,对保证建筑物的坚固耐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工程地基土层的地质情况良好。
        叶燕京1窦铭2全文强2李政权2代作飞2
        1、身份证号:45040419870829****
        2、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广东 深圳 518003
        摘要:地基作为承受上部荷载影响的那一部分土体,对保证建筑物的坚固耐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工程地基土层的地质情况良好。承载力较强时可采用天然地基;而在地质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如软弱地基、特殊土地基,或虽土层地质较好,但上部荷载过大时,为使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力,需进行地基处理。结合贵港义乌中国小商品智慧新商业产业园A区项工程鱼塘地基施工,针对鱼塘地基工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利用换填法施工技术,解决地基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处理;鱼塘地基;换填法;抛石挤淤;施工技术
        1、工程概况
        工程位于广西省贵港市港南区同济大道与南环路交汇之西南角,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占地面积101亩,共41栋3层商业楼,建筑高度为14.88m; 3层公建商业楼(2#-7#楼、9#-43#楼),主体结构型式为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为双阶独立基础(单柱独基、双柱独基、四柱独基)。
        场地内有3个水塘,1#鱼塘处回填道路后,18#楼基本不受鱼塘影响,暂按独立基础挖至持力层处理;3#鱼塘处回填主干道后,影响5#、9#楼,西侧2#鱼塘水面面积较大,影响7#、11#、16#、21#楼,需进行地基处理。

图一:鱼塘位置分布图
        2、影响因素分析
        地表水对工程的影响:2#鱼塘水面面积较大,水面标高44.80-44.95m,水深1.0—2.5m,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往地下渗流及蒸发排泄为主。基础施工前,将水塘抽干,对本工程和环境的影响不大。
        地下水对基础施工的影响:基槽开挖深度预估约1.0—2.5m,基槽开挖后局部地段,孔隙水位于基础底面以上,对基础施工影响较大,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做好排水、降水、止水措施。场地岩溶裂隙水埋藏较深,位于基坑底以下,对基槽开挖及地下结构施工影响不大。
    3、提出处理方案
        主要针对2#大鱼塘地基处理:将独立基础在鱼塘范围内开挖至持力层后,再采用C15素混凝土回填至相应标高,基础形式由独立基础变更为条形基础。
        经现场抽水后进行开挖,发现在鱼塘半腰处有几处孔隙水流出,水量较大,土质属于黏性土,渗透系数小,降水效果较差,且在开挖过程中,主干道边坡受到影响,地表出现裂缝,此时基坑底部尚未开挖至持力层,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综合判定:为保证安全,已经无法继续往下开挖,需更改鱼塘底部处理方案。
        经现场查勘后提出处理方法:对鱼塘底部进行抛石挤淤后,采用级配砂石进行换填处理,换填处理位置改为柱下条形基础。
 
                 图二:设计变更前图纸                   图三:设计变更后图纸
        4、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鱼塘地基处理整体原则:在鱼塘现状的基础上,抽排水后先进行抛石挤淤,再进行级配砂石换填,最后将地基处理后的建筑物基础范围、标高进行放样测量,做好CAD数据图发送给设计单位进行复核验算,由设计单位出具柱下条形基础变更。
        4.1施工方法
        (1)鱼塘范围内的建筑物边线放样:采用延伸坐标点的方式将鱼塘范围内的建筑物四周边线实地放样;四边延伸角点采用钢筋立桩、绑扎好红色塑料袋作为标示;角点间拉线用白灰将边线洒在地面上;检查仪器是否在标定期内,确保仪器的精准度,确保测量位置的准确性。
        (2)抛石挤淤:根据放线位置,用毛石铺设一条反铲挖掘机进出鱼塘的通道;反铲挖掘机将毛石抛至鱼塘中,用挖斗背面拍压毛石,让其沉入鱼塘底挤淤,抛一层毛石接着铺设一层级配砂石进行压实,依此逐步换填;抛石至无淤泥挤出,挤密的石头面标高具体位置由各方单位现场确认(5#、9#楼按照设计变更条形基础底标高);毛石尺寸为100~300mm,每层压实厚度不超过1000mm;从建筑物中间开始向四周挤压,抛石范围比建筑边柱外边线宽2m以上,自然成坡;检查毛石的截面尺寸及抛石范围是否符合要求。
        (3)级配砂石换填:采用级配砂石进行换填(同抛石挤淤的范围),采用自卸汽车拉运至靠近鱼塘的位置,然后采用反铲挖掘机进行钩运至需要换填的部位,采用20T的压路机进行振动碾压密实,采用纵向碾压的方式,搭接碾压不小于1m,换填厚度1000~3000mm均可,厚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不能高于设计图纸基础底标高);进行分层碾压,每层不超过400mm,在每层压实系数符合要求后才能铺填上层级配砂石,换填砂石垫层面与原状老土衔接时,交接处应夯压密实,在换填范围内的松土,将级配砂石与其混合一并碾压压实。需保证压实系数不小于0.94,检查级配是否良好,不含植物残体、垃圾等杂质。
        (4)在换填好的级配砂石垫层上再次测量放样:将处理范围的各栋楼基础位置情况逐个放样,用白灰洒出每个独立基础的边线,做好建筑物基础范围与标高的测量;放样后检查是否有独立基础范围的土层尚未处理到位。
        (5)提交CAD数据图给设计单位复核验算,由设计单位出具设计变更:将地基处理完毕的现状数据(基础范围以及标高)反映到CAD数据图上,将建筑物每个独立基础的范围、标高进行数据标注。
        (6)其它事项:①整个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抽排水工作,禁止浸泡换填料;②注意对级配砂石换填垫层面的防护,采用彩条布覆盖,防止日晒雨淋;③换填后的承载力特征值不低于150Kpa;④毛石、级配砂石等材料进场时由各方现场确认;⑤鱼塘除换填范围以外的部位用场地原土同步填筑至相应级配砂石垫层面标高;
        4.2地基处理检验检测要求
        (1)砂石垫层施工质量可选用环刀取样、静力触探、轻型动力触探或标准贯入试验等方法进行检验;压实系数可采用灌砂法、灌水法或其他方法进行检验。
        (2)采用环刀法检验垫层的施工质量时,取样点应选择位于每层垫层厚度的2/3深度处。检验点数量,条形基础下垫层每10m~20m不应少于1个点,采用标准灌入试验或动力触探法检验垫层的施工质量时,每分层平面上检验点的间距不应大于4m。
        (3)采用载荷试验检验垫层承载力时,不少于4个点。
        (4)地基处理完毕后,在地基处理范围的柱子需标记出来,后期施工地基处理范围的柱子每个需做好沉降观测工作,沉降观测按照图纸要求。
        (5)涉及地基处理的建筑物结构需做后浇带以减少不均匀沉降带来的影响。
        5、结束语
        地基虽不是建筑物的组合部分,但对建筑物的影响尤为重要;地基处理方法有很多,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实用有效、经济快速的方法处理鱼塘地基,使地基的承载力等满足施工要求,对加快工程进度、降本增效具有一定的影响。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