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城市互动的住宅规划设计实践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月第10期   作者:  肖维娜
[导读] 近年来,城市互动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肖维娜  
        西安天穹勘测信息有限公司  710000
        
        
        摘要:近年来,城市互动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分析了住宅小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相关实践经验,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探讨了住宅小区与城市互动的规划设计要点以及一些个人观点和理解。
        关键词:城市互动;住区;规划;设计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人们认识到改善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同时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居住区的规划和理念也不尽相同。这种模式理性、不科学、不精确、僵化,缺乏个性和内涵,难以满足居民的需求的高品质。如何使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与时俱进,使住宅小区真正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必须考虑到规划设计受到公众的欢迎和接受,从根本上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1、慨况
        居住区规划设计作为一项实践性较强、实践性要求较高的工作,与城市互动的特殊性显而易见。本课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对居住区规划设计进行分析和跟踪。同时,通过合理的措施和手段,进一步优化这项工作的最终综合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将不断加快,中心城市功能将不断拓展,现代人居生活方式将不断改变和调整,而城市周边的居住区将逐步发展起来,它是城市发展的产物,是人们居住的主要场所,打造规划特色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城市建设用地价格较高,建设用地价格昂贵且规模较小,而城市周边用地相对较低,建设用地规模较大。由于城市本身的发展特点,城市边缘区的演变过程不同,存在的问题也不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周边地区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
        2、住宅小区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
        2.1.景观设计
        住宅规划设计只是建筑规划设计的补充,往往只注重严格的指标,如建筑面积、建筑密度、停车位等。规划布局不合理导致景观设计滞后。另一方面,建筑设计一般只注重防火和建筑设计标准的符合性,是否能尽可能的节约,从而避免和阻碍未来景观设计中建筑的出入。建筑规划设计往往忽视景观设计与景观的影响,使景观设计十分被动。
        2.2.在建筑设计中,路网结构不考虑景观设计
        在一些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中,一些路网结构不合理。这将导致景观区域的被切断以及车辆道路和人行道的交叉。一些规划良好的道路从一个入口直接看到另一个入口,或者社区的主要入口在景观和场地布局方面面临社区的围墙,没有深度。部分地面停车位不符合道路设计,且位于居民不方便的地方如一层住户。园林绿化需要调整路网结构和地面停车位,并重新报请城市规划建设部审批,影响工作时间。
        3、与城市互动的住区规划设计关键探讨
        3.1.配置布局
        (1)以生态为中心,住宅建筑是一个大的开放空间。他们服务的企业和物业集中在小区入口处。这种布局的特点是景观空间集中在居住区中心,视觉效果较好。(2)轴线对称的。当用地狭窄时,它们通常是轴对称的采取。建筑物沿中轴线、右轴线和柔性轴线对称布置。中轴线为生态、道路、喷泉、景观等,布局的特点是将城市步行街设计方法应用于居住区规划、道路改扩建。(3)自由布局型。

这些设施通常因地制宜,强调道路线形的流畅性和灵活性,建筑布局的自由性和生命力,人行通道与绿化景观的有机结合,使规划生动自然,建筑布局失衡,环境景观充满变化。
        3.2.道路交通规划
        与城市互动的居住区建设主要依靠与城市道路相连的路网,不仅解决了居住区的可达性问题,而且解决了城市交通问题,最重要的是正确规划居住区的城市道路,居住区与城市道路网的有机结合,兼顾城市发展规律。郊区大型居住区的建设应从建立完善的城市道路网、大型居住区与城市道路网相结合、划定适宜居住区入手。大型居住区城市道路的开通、取消和城市道路网的一体化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与城市相连的道路组织居住区的规划建设,有必要对周边道路现状和规划进行综合分析,预测整个居住区和建筑的交通方式。在此基础上,居民区道路组织应与周边规划道路紧密衔接,避免现有道路中断。另一个激励因素是城市的统一电网系统。也就是说,在交通功能之外,通过地块分割形成足够密集的网络,保证土地利用的高度适应性和灵活性,并采用统一的网格体系,促进土地功能的转换。城市公共交通的引入,在我国大部分大城市,迫切需要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中心的城市交通体系。特别是轨道交通,结合这些用于居住区规划的快速公交线路,可以让更多的居民选择公共交通作为交通工具。公共交通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城市轨道交通可分为城市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居民区与城市公共交通衔接良好;此外,居民区和城市快速交通系统也得到了很好的规划,建立了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用地模式,方便了公共交通的使用,要引导人们转向以公共交通为基础的交通方式,减少对汽车的依赖。住宅区道路是城市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街道,有生气的城市街道不仅是连接两地的道路,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城市历史文化演进的公共场所、载体和见证者,是居住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道路在传统街道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社区路网的规划设计既要注重社区内外交通的便利性,又要满足社区的交通需求。它具有交通布局和布局的功能,以及居住区公共生活的空间负荷,如休闲活动和进入居住区的道路,它实际上是一个以公共活动为中心,强调居民在居住区行走的一系列体验。
        3.3.景观环境
        (1)与整个居住区风格协调的原则。居住建筑风格是整个区域环境风格的基础。西方园林与中国园林大不相同。西方园林追求力量和构图。装饰是西方古典喷泉和竖框的雕塑;中国园林追求自然朴素,构图自由,装饰大多是落基山亭。目前,在住宅规划中,西式或中式园林并不常见。多为一种风格,是造园的主综合运用。(2)充分利用自然规律,自然环境是景观绿化的基础。在人居环境规划中,作者认为自然环境是景观绿化的基础,充分利用当地的景观、景观和气候特点,将地形、水文系统的恢复与树木的保护结合起来,是十分重要的,从而创造出独特的环境空间。精细设计的整体原则。居住环境不仅要与线性景观结构相结合,而且要与不断变化的空间序列相结合。住宅小区的细部设计必须针对现代景观环境进行精心设计,既可以借鉴一些传统的东西,也可以采用声、光、电、喷泉、不锈钢材料、玻璃等油漆等环境设计。环境细节,如河道、桥梁、护栏、台阶、扶手、儿童游乐场、灯光、椅子、标志、邮箱、垃圾箱、建筑风格。
        3.4建筑风格
        (1)形式服务。住宅是人们居住的建筑,因此应尽可能贴近居住空间的功能设计和人们居住空间的设计。因此,住房改善应尽可能与住房类型紧密结合。(2)住房的多样性。世界各地有许多伟大的住房模式。关键是根据中国事实,创造中国文化地理风格的多种多样的住宅形式。第二,居住区的住宅必须通过比较和协调新旧建筑的风格、颜色和节奏来管理与相邻建筑的关系。
        有鉴于此,必须加强人居规划设计与城市互动关系的研究与分析,因此,在设计未来人居规划时,更强调关键环节和要素、措施和方法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杨进.与城市互动的住区规划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9(10):60-62.
        [2]刘涛.浅谈居住区外环境设计的几个问题与对策[J].山西建筑.2019(01):115-116.
        [3]赵播.居住小区不因市场而失效——小区理论在市场机制下的理解与应用[J].城市规划.2019(09):88-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