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法治素养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2期   作者:陈玉兰
[导读] 小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
        陈玉兰
        四川省泸县云锦镇石马中心小学校 四川 泸州 646102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想要在此阶段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构建一个高尚的人格,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就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性,时常开展德育活动,给予学生亲身实践的机会,通过高效的教学手法让道德与法治教学发挥出最大效果。本文就针对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法治素养展开策略探究。
关键期:小学教学;道德与法治;法治素养
        前言: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在小学教学里占据重要地位。其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小学生的人格品德,让小学生不仅能成绩优异,还要全方位发展,拥有健全的身心健康。在愉快地生活中积极探索知识,认真学习,具备爱心、尊老、守法等品格。于此,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采取有效的手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深入理解道德与法治的含义,使课堂教学更加高质高效。
一、创新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的年纪尚小,对新鲜事物无法抗拒,在课堂学习中经常会出现走神、打瞌睡等问题,对此,教师应当采取措施,首先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众多有效的教学手法中,游戏式教学是较为适合小学生的,满足小学生喜欢玩耍的特点,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全身心地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比如,为了让小学生遵纪守法,在日常生活中懂得遵守交通规则,教师可以开展“过马路”的游戏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依次进行过马路的游戏。事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红绿灯图片,让小学生认识红绿灯,对学生进行基本的交通知识教学,记住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的口诀,然后结合图片视频等让学生观看各种交通信号与符号,给予学生自由记忆的时间,随后就可以开始“过马路”的小游戏了。鼓励学生主动举手选择扮演交警、司机或是行人,后面进行调换,确保每名学生都可以扮演到不同的角色。然后引导学生仔细观看指示灯,利用所学知识判断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这种游戏的教学不仅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还能巩固教学知识,加深对交通知识的记忆。扮演交警的学生还能够体会到交警的辛苦,从而在生活中提升对交警的尊敬,自觉遵守交通规则[1]。
二、构建情境,渗透日常生活
        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常常会以图片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这刚好满足了小学生的喜好。

所以,教师应当好好利用这一便利,将教材中的情境图片进行整合归纳,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因为从其他角度看,教材中的内容是固定的,只是为教师提供教学思路的辅助工具,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转换。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事例,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道德与法治更加贴近生活,方便学生吸收运用。比如在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中,首先通过一些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安全意识,在学生对案件的讨论中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发言,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让学生更有课堂参与感,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然后教师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普及,告知学生哪些行为是安全的,以及哪些情况是可以避免的等等。根据教材内容构建情境,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案例中人物的处境,培养学生明辨善恶、珍爱生命的意识,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与同学自由探索研究,达成核心素养的教育主旨[2]。
三、结合故事,提升共情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讲道德与法治融合在小故事中,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会被故事情节吸引,全神贯注,以便达成道德法制的教育目标。所以教师在故事的选择上要认真严谨,尽量选择一些与教材教学内容相关的有感染力与教育意义的故事,保证学生能够在故事中学到东西。然后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首先做好感情的铺垫,让学生通过暖心的故事与故事中的角色共情,丰富课堂内容,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在故事讲述完后,给予学生时间自由消化,然后鼓励学生上台说出自己的心得,从文中感受到了什么。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还能让教师观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以便进行接下来的针对性教学。
        在课程结束后,为学生布置实践小作业,让学生通过教学所得,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力所能力的好事,比如帮助家人做家务、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陪老年人聊天,捶背等,让学生用自己的小小身体表达自己的善心,感受好事带来的成就感与满足感,树立健全正向的人格,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3]。

结论:综上所述,为了在小学生身心的发育期培养其道德品质,教师做出了许多努力。通过道德与法治的课程,为学生构建积极向上的环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生活中懂得遵守规则,乐于助人。在学校中帮助同学,尊敬教师,有助于小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邓雪花.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理性思维培养策略[J].新课程,2021(06):30.
[2]毛金莲.德法交融  内外兼修——谈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20(30):68-69.
[3]邱德稳.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8(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