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错误资源,提高计算能力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4月第11期   作者:林勇
[导读] 错误是课堂教学中实时所产生的教学资源,教师应该注重错误资源的应用
        林勇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英才小学  广东 湛江524081

        摘要:错误是课堂教学中实时所产生的教学资源,教师应该注重错误资源的应用。小学阶段的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意识观念,所以需要正面对待自身的错误。错误本身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是自身认知所造成偏差的结果,教师需要把握学生的错误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从而逐渐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探讨一下如何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利用错误资源。
        关键词:小学数学 计算教学 错误资源 应用策略
        一、合理选择错误资源
        1、错误资源界定
        小学生由于受生理、心理发育水平的限制常常对所学知识产生片面的或不完全正确的认识,因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出现错误在所难免。依据学生所犯的错误,我们可以将学生的错误分成合理性错误和非合理性错误。合理性错误是指虽然学生的回答不完全正确,但是在这一回答中包含合理性的因素,教师通过对合理性因素的深入思考和挖掘,可以引导学生从本质上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非合理性的错误是指学生由于在课堂上不注意听讲、粗心等原因而导致的回答问题不正确的现象。本文所指的错误资源是指师生互动过程中(包括课堂上的师生交流、对话,学生的作业??)所产生的不正确但是有合理因素的错误。
        2、错误资源选择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待错误资源的选择应该进行筛选,对于错误资源的筛选应该偏向于实效性。在教学中能够保证错误资源的应用可以有效避免学生错误的扩大化,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对遇到错误资源的正确反应,在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引导和指导学生,拓宽学生的认知范围,减少学生因为主观认知上的错误。
        对于这些错误,有的老师是当场给予学生严厉批评,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的则是让学生充分展现他的思维过程,发挥老师的教学机智,灵活地处理,引导学生自己感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领学生更加认真地完成后面的课堂学习。
        二、深度剖析错误资源
        1、知识形成的原因
        小学生由于其年龄以及知识积累的特殊特点,使得其在新知识学习过程中,短期内遗忘速度较快。而数学教学中,知识之间具有极强的联系性与系统性。同时小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有限,常受到文字理解能力的局限,使得在数学学习中出现语言理解能力不完善而产生错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前后所学的新旧知识的干扰,从而产生错误。(1) 知识衔接"断裂"产生错误;(2)语言理解能力发展不完善产生错误;(3)新旧知识干扰产生错误。
        2、学生心理的原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思维定势,会对学生产生积极与消极的双面作用,若是在知识迁徙中,促进了迁徙的正能量产生,则会使得间题得到解决,而其—旦束缚了学生思维则会发生错误。而当学生思维中出现"灵感突发",由于神经中枢形成优势兴奋,则使得忽略解题中的细节,从而产生了错误。(1) 强视觉信息刺激产生错误;(2)思维定势产生错误。
        在教学实践当中,能够对不同成因的错误进行针对性调整。学生出现错误需要及时引导,马虎和粗心的错误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其衍射出来的是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上的问题,教师应该对学生这样的心态进行转变。又或者在计算过程中效率较慢,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上分析,对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进行分析,学会剖析错误资源,从而减少学生错误的产生。
        三、正确利用错误资源
        1、通过错误再现,强化认知能力
        成长的过程亦是认知范围不断拓展的过程,所以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提升学生能力。

让学生在学习中出现认知冲突,冲突的存在不仅仅对错误的产生,还可以是对更高效的学习方式的学习。对于一个计算题目,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计算效率,这样也是一种错误资源的产生,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促进学生在学习中有更为出色的表现。
        像是在加法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会喜欢通过掰手指的方式,这样的形式显然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计算形式,有些同学能够在十以内数字进行心算,学生有这样一种认知冲突,从而导致学生认为自己应该发现自身的问题,从而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
        2、通过笔记记录,培养反思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做到一步一个脚印,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整理错题集,对于自己在学习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积累。在计算中出现问题,主要是粗心、马虎、计算方式不合适的原因。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分类,让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能够记录自己的计算题目。在课后让学生自主反思,在下一次计算中能够保持警惕,从而逐渐消除粗心马虎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境之下,学生能够逐渐改正自身的问题,并且在后续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保持一种严谨的态度,让学生的计算能力逐步提升。
        同时错题笔记还可以在复习中进行应用,错题笔记的存在就是让学生纠正自身错误的过程,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没有进行反思。在课后借助错题集能够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自我,对错题的修正,就是进步的过程,在学习中通过反思才能够不断成长和进步。
        最后通过同桌之间进行交换错题集,通过发现别人的错误,反思自己是否出现这样的问题。像是在计算中忽视进位这个问题,所以在自己计算中也应该注意进位,这样一种学习效果才更加高效有效。
        3、通过错题分析,提高计算能力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应该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探究,在学习中能够学会自主学习。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在测验中出现的错题让学生进行分析,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不同类型的错误进行归类,学生通过观察能够找到错题的相似之处,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总结,在计算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计算题目不仅仅是简单的算式,应用题目的理解也是较为关键的,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尝试让学生做一些逻辑思维性的题目。让学生能够对应用题目进行思考分析,提取其中的数学量,在教学中能够促进学生强化自身的理解能力。例如:“小强20秒走了40步,小军3分钟走了300步,谁走得快?”同学们通过计算得出:小强每秒走2步,小军每分走100步,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同学直接说出小军走得快。教师通过利用学生出现这样的错误,引导学生在解决应用题时要注意计量单位的问题,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进一步了解时间单位中分与秒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到正确的答案。对于出现不同的答案能够先从自身角度进行分析。然后进行讨论,从而能够更好地强化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在本文中笔者对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应用错误资源进行分析。错误资源是数学课堂中自然产生的,教师应该正确对待,将其合理进行应用。在本文中主要分析将错误资源如何进行应用,以及应用中所注意的事项。在学习的道路上需要不断完善和丰富自我,对于学生而言在学习只有错误的积累,才能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能够前进和进步,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质量,在数学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成长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闫祯.课堂教学错误资源有效利用的教学方略[J].教育导刊,2020(05):68-72.
        [2]桑德吉.小学数学课堂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5):190.
        [3]邓美宜.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9):134-135.
        [4]谢峰,李宜艳.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8,32(01):121-123.
        [5]苗玲玲.小学数学教学中对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教育现代化,2018,5(05):353-3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