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嘉伟 吕佳怡
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 蚌埠 233000
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 河西区 300202
摘要:如今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和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成为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对此教师在展开教学时要将思政教育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此来实现全方位育人,进而不断的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为我国培养更多的全能型人才。本文就以以管理学为课程为例分析教学效果评价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这个问题而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管理学课程;为例;教学效果评价;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策略
引言
管理学这门课程作为经济管理类集理论与实践、科学与艺术、生活与创新与一体的实用性课程,是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必学的一门课程。在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教师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教学模式,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得各类课程能够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相互融合,形成协同效应,以此来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三观。因此教师在展开高校管理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结合起来的话,可以在专业课中融入相应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引领,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培养起良好的管理意识,管理素养,进而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1应用型高校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1.1学生思想不重视
很多的高校教师在展开管理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依旧采取的是传统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教师只专注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而对于课程思政教育思想不重视,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不会将课程思政内容与学生的专业课程结合起来。甚至有很多的教师认为,课程思政教育是由辅导员,班主任以及相应的思政课教师展开的,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会给予过多的关注。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使得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更好的接受与课程思政相关的知识内容,同时学生由于受到了教师教学模式的影响,使得学生对于课程思政也不重视,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无法更好的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这样的话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来说是很不利的[1]。
1.2教师课程思政教育能力薄弱,学生专业性较强
根据我国的调查结果显示,很多高校中的管理学课程教师的课程思政教育能力是比较薄弱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只是将重心放在管理学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上,对于课程思政教育教师并没有认识到他的重要性。而且很多高校中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抱有一种不挂科的态度,在课堂上他们并不会认真听讲,相反的他们会干自己的事情,在临近期末考时,他们只注重于背诵教师所划的范围,这使得学生的专业性比较低,而且在接受与思政教育相关的知识内容,学生们并不会主动进行学习,对于教师所传授的理论知识及思政教育内容,他们也不会关注。在这种情况下使得思政教育课堂无法更好的发展,久而久之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德育能力[2]。
1.3管理学课程思政案例与学生的专业性不太贴切
虽然有的应用型高校在展开管理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会采用管理学课程思政案例来给学生进行讲解,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管理学课程思政案例内容过于简单,而且很多的案例与学生的专业性不太贴切,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低下,同时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也不高。久而久之学生们也无法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管理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无法提升学生的思想。
2以管理学课程为例分析教学效果评价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策略
2.1培养教师思政教育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应用型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要重视加强高校课程思政教资队伍,以此来不断的提升教师思政教育意识,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思政教育内容与学生的专业结合起来,进而不断的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达到育人效果。例如在平时学校可以形成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制度,定期对于课程思政教师进行监督,同时学校也可以构建一支专业的思政教育老师,并且定期的让他们参加培训、讲座,交流会谈等等,以此来不断的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使得教师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将管理学理论知识与课程思政结合起来,以便于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不断的激发其学习思政教育的兴趣,并且在接受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培养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3]。
2.2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在展开应用型高校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在课堂上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来不断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要主动和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并且将自己的学习计划以及学习需求告诉教师,然后教师可以按照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对他们因材施教,并且将思政教育内容渗透到应用型高校管理学教学的过程中。或者在课堂上学生也可以主动搜集与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等相关思政内容,并且在课堂上和其他的学生们进行分享。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也可以给学生们讲解一下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以及古代不同的皇帝的管理方法,管理思想,或者给学生们讲解一下我国著名的企业家任正非、马云等的管理意识,企业发展目标等,让学生们了解我国企业家的不同管理意识,然后让学生们总结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以及优秀品质等,这样的话学生们在学习相应的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可以不断的培养自己的道德意识,了解相应的企业发展战略[4]。
2.3让学生进行课堂评价,提升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质量
课程思政作为我国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可以不断的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使学生,辅导员,教师等形成内闭环的评价系统,同时也可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外闭环评价系统。在展开应用型高校管理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在课堂上突出教学效果评价模式,使得学生、教师、领导等成员共同评价课程思政教学质量,并且按照该评价不断的调整教学模式,进而为我国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同时校领导也要构建一个完备的评价体系,并且要完善教学监控信息数据库,密切关注不同主体对于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评价,以此来改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课程思政教育积极性,使得学生们可以利用自己所学的管理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5]。
结束语:管理学这门课程所包含的知识内容是比较广泛的,对此教师在展开应用型高校管理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改革自己的教学模式,将课程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内容结合起来,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可以自主学习与管理学相关的思政案例,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在分享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进行反思,以此来评价自己所学的方法及案所突出的内容。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们对于教师的教学模式进行评价,提高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质量,以此来为我国培养更多的全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国选.以管理学课程为例分析教学效果评价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20(03)196-199.
[2] 尚利强,王智庆.高校专业课教学中的“课程思政”——以“管理学”课程为例[J].德育研究,2019(11):29-30.
[3] 杜芳芳.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研究——以《管理学》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15):148-149.
[4] 赵雅萍,蒋世杰,杨立心,等.《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国际公关,2019(9):66-68.
[5] 赵跃,姜甜甜.应用型高校管理学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教学的路径探究[J].现代交际,2020(9):61-63.
【大创项目】 本文属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2020年度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课堂中“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生主体性研究:以管理学专业课为视角》(编号:S20201037811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