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荣芳
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第二十八学校 571000
摘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改革了很多行业的工作方式,有效提升了其工作质量与效率,教育行业亦不例外。在此环境下,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开始尝试以信息技术来构建高效课堂,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文章就信息技术对于小学高效课堂构建的促进作用、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进行了论述与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引言: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需教师对当前的信息技术发展形势有一个大致的把握,并能综合分析教材教学需求,在适宜的阶段融入信息技术,发挥其最大功效,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高效的数学课堂,降低其学习难度的同时,实现其在数学学习方面的长远发展。
一、信息技术对于小学高效课堂构建的促进作用
1.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具备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运用其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能够给予学生不同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趣味数学学习中,学习积极性得以提升。
2.更加尊重学生主体位置
新课改要求教师能够将学生放在课堂教学主体位置,让学生能够拥有更多的自由度去发挥其自身的潜力与探索意识。而实现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为学生构建相对真实的学习情境,在情境中去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学生主体位置得以显现。
3.拓展教学渠道
借助信息技术,在丰富教学资源的同时,能够实现多元化教学,教师依托于网络空间,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翻转课堂、微视频教学等,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高效课堂中得到对应的教育,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与个性化发展。
二、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1.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进行课堂导入环节优化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环节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数学课堂的高效性,因此要求教师能够给予导入环节足够的重视,以信息技术来实现其优化设计,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为其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进行“多边形面积”课堂教学时,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其一,首先教师可在课前环节搜集一些关于多变性的物体,例如三角形支架、四边形桌子、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以及其他各种图形等,并将各种图形的具体计算方式进行一一对应,可以卡通对话的形式进行一一展示,例如“长方形面积如何计算?”、“长方形面积S=长×宽”,将其以短视频的形式进行录制;其二,在课堂上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短视频,这种别具一格的教学方式能够极快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通过这种清晰的展示方式能够使得学生快速的掌握各种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式[1]。
2.构建教学情境以提升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原动力,且因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较小,在课程学习中很容易因被其他事情吸引而分心,导致其学习效率与质量下降。基于此,教师可选择借助信息技术构建相对丰富、有趣的情境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此能够较大程度的保障学习效果。例如在进行“圆”的课堂教学时,即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来构建情境:
其一,首先教师可借助口袋鼠、小学数学学习等一些简单的app来演示圆的成形过程,再将其投屏到大屏幕上,具体过程:以一点为圆心,以不同直径来进行重叠画圆,再将圆进行折叠与“剪断”等操作,让学生能够清晰的认知到圆的各种变化,根据这些变化来逐步掌握关于“圆”的各项知识;其二,根据展示的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来引发学生思考,例如:“同一个圆内所有线段中哪一条线段最长?为什么?”、“怎么求圆的半径?”以这种方式提升学生的思维意识,让其在问题驱动下对圆进行深入的探析,再结合教材知识与教师的讲解,逐步掌握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的基本含义等[2]。
3.化抽象为直观协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
小学阶段学生思维能力较弱,数学理论知识中一些抽象内容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很难理解,而借助信息技术,可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形象、直观的观看到相关数学知识的本质,让学生能够更加轻松的掌握相关数学知识,并利于学生思维意识的发展。
例如在进行“圆的周长”课堂课堂教学时,教师通常只会简单的说一句:“围成圆的曲线长度就是圆的周长”,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讲述去死记硬背这项概念性知识,并未对其真正含义进行了解与把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展示出不同大小的圆,然后沿着各个圆的边缘画出相应的曲线,然后将该曲线展开-还原,反复进行,如此能够以生动的过程来协助学生快速学习圆的周长,其相对与传统教学模式来说,不但让学生快速掌握了该项知识,而且能够对其进行灵活运用。
4.以信息技术来简化重难点学习
信息技术有着较大的先进性与有效性,但并非所有的理论知识皆适宜运用信息技术,因部分知识或简单、或适宜实践,若是一些较为简单的知识强行使用信息技术,不但不利于高效课堂建设,而且会起到反作用结果,因此要求教师能够选择合理的信息技术去解决相应的重难点学习。这要求教师能够把握各个阶段教材知识的重难点,并以此为基础来制定科学的信息化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优质的学习环境:比如在进行“小数加法与减法”课堂教学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多加练习小数之间的运算,从而让学生掌握各种小学的加法与减法方法,据此教师可引入一些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内容,比如以信息技术来展示奥运会跳水比赛,让学生能够记录中国对每轮获得的成绩,再进行计算,最后对比计算结果,如此能够联系学生较为熟悉的内容来让其逐步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侧重性的学习,能够利于学生合理分配时间与精力,降低其学习压力,这对于其高效学习及其重要[3]。
结语:综述,文章就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进行了论述与分析,强调了信息技术对于学生学习学习的重要性,要求教师能够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不断的更新与完善当前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发强.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8):179.
[2]许展纶.巧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 (3):162.
[3]郭述桂.浅谈信息技术对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12):189-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