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玫
井冈山经贸学校 331603
摘要:中职学校的教育任务,就是培养具有各种专业技能的人才,为社会输送可用之才。随着新时期的发展,人们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多样,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业,更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就需要对心理健康教育形成重视,将其融入中职教育活动之中。基于此,本文将对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对策
1 对中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经过多年的建设,当前我国的教育已经形成了由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层次组成,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和重点,中等职业教育的优势和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但是现阶段部分中职学校把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作为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导致中职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因此,为了有效保障中职教育效果的实现,必须做好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
2.1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突出
通过分析中职学校的发展现状可知,多数学生选择中职院校的原因在于文化基础薄弱,考试成绩低。在进入中职院校之后,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学习习惯发生明显变化,这些变化会相应冲击学生的心理结构。中职院校不太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将工作重心放在学生专业技能训练方面,在管理学生时,主要采用刚性管理模式,对中职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影响,导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突出。
2.2 社会对中职院校存在偏见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观念影响,社会对于中职院校的偏见非常大,将中职院校看作培养工人的地方,认为中职院校学生没有发展前途,从而导致中职院校学生就业择业时遇到严重歧视。正是由于社会偏见影响,中职学生极易出现逆反心理,因此会做出不合规的行为,加重社会对中职院校的偏见,不仅对中职院校教育事业的发展造成影响,还会影响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
3 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3.1 构建专项心理健康课程
承载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需要有专项课程作为依托,对学生进行集中教育,让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方法,正确认知心理健康,这样才能提高其心理素养。因此,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应和语文、数学等课程一样,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来开设,应充分考虑目前中职学生表现出的常见心理问题,结合教材,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应的心理健康内容及环节,并确保心理健康教育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得到落实。在构建心理健康公共基础课程的基础上,还可以针对学校内的不同专业,创设具有专业特色的心理健康课程,因为不同专业的学生,面临的压力及出现的心理问题也可能不同,尤其是将来从事不同行业,心理健康问题会呈现出明显的行业特征。因此,基于专业实际来创设心理健康课程,将其作为专业教育的一部分,能够进一步对学生实现培养。
3.2 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推动多元化构建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确保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为使中职学生接受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还需学校构建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打造立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让学生能够在其中受到全方位的教育。第一,构建线上教育平台。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是教师向学生进行教育,还需要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对于有需求的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心理健康知识,这就需要打造线上教育平台,在其中设置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内容,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可以登录线上平台自主进行学习。第二,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对于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非一夕之功,而是要长期坚持。为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变化情况,就需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档案,从学生进入学校开始,就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做好普查、记录,然后随着教育活动的推进,持续记录学生的心理健康变化,这样就可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实现跟踪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疏导。第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只有亲自参与,学生才会真正获得感悟和成长,各种形式的心理活动是学生参与地最佳契机,所以学校应通过多样有趣的心理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3.3 社会层面
中职院校应当和地区教育部门做好合作交流,大力宣传中职学校的办学理念与教育方针,消除社会对中职学生的偏见与歧视,能够正确看待中职院校与学生,以此为中职学生提供公平就业环境。在开展宣传工作时,邀请优秀的中职毕业生宣传,梳理榜样和模范,确保社会群众可以正确认识中职学生。消除社会对于中职院校与学生的偏见,注重综合型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确保中职学生德才兼备。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应当严格要求学生,定期考核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够高效完成教学目标。此外,注重学生德育教育,大力推行励志教育,指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目标,抗挫折能力强。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实现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3.4 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作为孩子接触最早的教育,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为了促进中职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势必要将家庭教育放在基础地位。只有家庭教育有效地发挥了它的作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才能够顺利地进行。因此,对于采用不良家庭教养方式的父母应该选择一种更为理性化的家庭教育方式,平等地对待子女。在家庭内部要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给予孩子成长过程中应有的关爱与指导,不因为子女一时的成绩落后而冷眼相加。要从根源上杜绝原生家庭给中职学生带来的伤害,帮助中职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应当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指导学生及时处理心理健康问题。在日常教育与教学活动中,注重加强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确保学生可以积极处理各项事务。同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还应当做好学校层面、社会层面与家庭层面的工作,为学生建立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以此实现全面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桂霞.新时期做好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分析[J].公关世界,2021(10):131-132.
[2]央吉.浅谈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与教育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1(09):146-147.
[3]马梦尧.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与教育策略探讨[J].才智,2020(0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