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彤霞
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柴沟堡第二中学 河北 张家口 076150
摘要:微课资源融入多样化元素,带给学生丰富的感官刺激的同时,还具备突破教学重难点和支撑翻转课堂、分层教学等优势,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引入微课资源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本研究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资源的应用路径展开分析,旨在高效推动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发展。
关键词:微课资源;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引言
微课教学模式下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打破了传统课堂形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有了不同程度的创新和转变,让信息技术课堂更具活力。微课作为辅助教学的重要工具,其应用方式灵活、应用范围广阔,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围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目标展开,学科教学内容与方法都与微课存在契合点,只需要教师合理制作和选用微视频,构建更加多元的信息技术课堂。
一、利用微视频解说概念知识
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中涉及的概念知识也比较多,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理论概念知识的学习过程是比较枯燥的,微视频应用于概念知识教学中更利于配合概念说明实操方法,强化对概念的解读,化解传统概念知识教学的抽象性[1]。此外,微课资源能够作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补充,结合生活化案例解释概念知识,可以降低理论知识的理解难度[2]。例如,《计算机安全与防护》的课程知识教学中,以对“杀毒”含义的解释教学为例,我们就可以利用微课资源,首先把电脑病毒比喻成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生物病毒,互联网则被比作空气,电脑被比作人体,杀毒软件就是用来抵御病毒的疫苗;然后制作视频展示病毒分裂之后进入空气中,感染人体的过程,直到人体受病毒影响逐渐丧失机体功能,以此过程类比电脑受病毒入侵的过程,人体用药或者注射疫苗建立起免疫屏障就相当于安装杀毒软件的电脑建立防火墙一样。以直观的微视频作为教学资源,可以改善传统概念知识教学过程过于抽象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概念理解能力,进而迅速达成教学目标,为后续的实践操作教学环节奠定坚实基础。
二、利用微视频演示技术操作步骤
学生获得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才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教学目标,在新型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需要强化实操教学指导,演示信息技术应用方法是常见的实操教学方式,学生依据教师演示的操作过程自主联系后获得技能,教学指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相互结合起来[3]。这种实操教学形式下,学生可以获得无差别指导,但可能对学生的个性化操作学习需求无法及时满足,这时候需要教师利用微课资源支撑构建翻转课堂,让学生有机会按照自己的需求查漏补缺,弥补传统“一刀切”教学模式的缺陷,可以帮助学生精准突破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应用方法的效率。微视频发布到学习平台上,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需求下载观看,重复训练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难点,练习时间和频率都可以自己调节控制。如,教学《数据统计与分析》一章时,很多学生在学习应用Excel表格的过程中都存在难点和疑点,我们可以针对这一问题建立专题微视频,视频内容涉及Excel表格创建方式、功能用途等相关的操作技巧,学生可以反复观看,把握Excel表格的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素养。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无法掌控的要点,可以反馈给老师,老师参考学生的反馈信息设计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指导针对性,构建有效的信息技术课堂。微视频参与信息技术演示教学过程,可以减少老师口头描述操作方法的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实操的时间,让学生在更加充分的实践活动中迅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成为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和中心。
三、利用微视频开展分层式教学
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应用分层教育理念指导教学更利于提升教学有效性[4]。由于学生在思维能力、信息素养、动手能力和基础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导致初中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可能体现出差别,这就要求差异化教学模式参与指导教学活动。而传统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精准的个别指导的可能性不大,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我们可以通过制作教学视频的方式给学生提供差异化学习方案以及差异化练习任务,在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清单下,各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5]。例如,《数据处理与统计》章节教学活动中,教学重点和难点分布较为密集,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制作含有Excel表格中公式、函数的应用以及数据的排序和筛选等内容的微视频,把各个知识点拆分讲解,按照高、中、低的难度分级制作分层的微视频,高层次学生可以直接选用高难度的微视频素材,中层学生可以选择现观看学习中等难度的视频,在完成这部分学习任务之后,可以尝试参与高等难度的微视频学习,低层次学生按照中层学生的学习思路,以对应的低难度微视频为基础,在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之后,可以尝试参与中等难度甚至是高等难度的微视频学习过程中去。通过这种方式给各层次的学生提供与之能力相匹配的微视频学习资源,避免挫伤学生自信心,或者难度过低的学习任务可能影响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分层教学活动中,教学难度从简到难,知识呈现由简单到复杂,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制作分层教学视频的过程中,要激励学生跳跃自己原本的阶层,尝试不断跨越阶层,实现进步,在完成一个层次的学习任务之后,要勇于尝试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活动中去,这才是我们建立分层教学模式的根本目标——让所有学生共同进步、持续进步。
四、利用微视频支撑学生协作学习
集体教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意识非常重要,关系着学习活动的质量。微课资源能够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素材,营造活跃的合作学习氛围。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课后合作学习任务,把关于本课时的理论知识与实操任务制作成微课以供学生参考和学习,然后布置团队合作任务,学生需要相互写作完成团体任务,并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协作能力,提高任务完成效率。以《Powerpoint封面演示页的制作》的教学内容为例,在微课资源中我们可以集中展示关于创建演示文稿、添加文字、文字格式化等操作步骤的相关内容,课上教学内容都总结在微课中,学生在课上以及课后都可以参考学习,以此作为基础,布置“以‘我为世博作贡献’为主题制作Powerpoin封面演示页”合作的任务,课上展示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参与小组合作评价过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结束语
基础教育深化改革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面临重构的重大挑战,结合互联网环境以及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课程改革要求,微课资源引入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成为必然。微课资源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可以有效补充教材内容的不足,同时突破重点和难点,构建学生为本的翻转课堂,还能够推动学生团队合作,整体来说符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需求,具体的教学应用策略也值得继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吴蔚.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6):97-97.
[2]何玲,陈芝丽.微课在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贵州省某乡镇中学为例[J].科教导刊,2018(03):125-126.
[3]宋庆红.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0):122.
[4]许庆.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170-171.
[5]姚晓峰.初探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8(01):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