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如何提升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11期   作者:李玉兰
[导读] 德育是对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玉兰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蒙古族实验小学
        摘要:德育是对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接班人。他们的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未来,是否能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关键。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深化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强调要切实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和主动性。
关键字:小学课堂;德育教学;有效措施
        德育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教育的过程。小学阶段是素质教育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也是至关重要的阶段。道德教育的培养非常关键。小学德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小学德育不仅要适应学校的教学活动,而且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德育。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才更加科学合理。因此,小学德育负责人可以根据以下建议开展教育工作。
        一、小学德育教育现状
        德育是我国各大学校的首要教育工作,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居核心地位。小学生是建设祖国的栋梁,是发展中国的基石,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不成熟、不理性,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待进一步强化。小学德育教育作为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素养的重要环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小学德育教育现状极不乐观,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教学途径单一。本人经过多年工作,发现我国小学德育教育的方式十分单一,小学德育教育主要是以思想品德课形式存在,它没有渗透到其它学科教学中,导致小学德育教学内容与其它教学内容相脱节。学生只在德育课上培养德育素质,但是在其它科目教学中,接触不到德育教育相关内容,使学生不能真正从心底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第二,德育教育环境差。小学生作为未成年人,思维很不成熟,极易受到一些不良风气影响。一些小学生以自己从网络上见到的“网红”、“明星”作为模仿对象,从网络上学习到一些暴力思想以及黄色思想,导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出现行为偏差。第三,学生集体意识淡薄。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和爱国主义意识是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以后都要步入集体社会生活,集体意识关系到学生社会适应性。但是纵观现如今小学校园,学生集体意识都比较淡薄。小学生是家中的“公主”、“王子”,受到家长溺爱,他们大部分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他人,不会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未树立集体意识,这些问题为以后学生人生发展埋下祸根,导致很多学生在工作中屡屡碰壁,不受用人单位重视。  
        二、强调德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投入足够的时间和资源
        如今,社会发展的步伐加快了,人们拥有越来越多的从手机,计算机和电视获取信息的渠道。并且有越来越多的有吸引力的渠道。但是,由于年龄小,生活经验有限,识别能力弱,小学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学校必须做好引导学生正确识别不良信息的工作,避免使学生对不良信息感到困惑和误入歧途。此外,在小学,学校德育与学生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有很大关系,对学生的生活起着指导作用。因此,学校和教师必须重视德育的发展。开展各种集体活动,不仅是通过集体学习对个人进行教育,而且是学生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特别是,课堂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力地推动了小学生德育行为的转变,使他们向健康的方向发展。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可以要求彼此加深情感,建立友谊,并使同学之间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彼此相爱和相互理解。为了使德育工作更加集中,有针对性和有效,法定节假日,传统节日和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可用于开展各种生动的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例如“向雷锋学习”,以“博士教育活动月”和“文化艺术节”为主题的“爱国”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不要错过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有意识地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


        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小学负责道德教育的教师必须具有最基本的欣赏,关爱和尊重学生的素质。因为现在小学生的生活更加现代,所以学生变得更加敏感,并且更有可能变得极端。因此,老师和父母需要更加注意成长中的孩子。例如,在课堂上进行德育的过程中,班主任必须有责任心和爱心,以建立和谐,良好和平等的师生关系。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无论是在特定的课程教学中还是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必须平等对待所有学生,同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生的表现给予不同的关注。优秀学生受到称赞,表现不佳的学生受到鼓励和帮助。其次,对于教师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必须敢于以身作则,树立学生的正面形象,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使学生尊重老师。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学生正处于其品格刚刚形成的重要阶段。学校必须继续加强德育工作,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正确地教育和指导学生,使学生朝着更健康,更积极的方向前进学习。因此,小学教育不仅要教授相关知识,还必须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的位置,使小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思想道德的重要作用,必须让学生了解对与错。
        四、对教育的合理批评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考虑时间,人员和环境,并在适当的情况下做出合适的举止。在小学德育中也是如此。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场合用适当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教育。由于教育本身包含消极和批评,如果教师找不到合适的平衡点并盲目批评学生,就容易引起学生的情绪波动和反感,不仅不利于学生的教育,而且也产生负面影响。在学校里,当班主任教育学生时,应注意与学生沟通的方式,批评的语气不要太弱或太强。教师还应善于组织语言进行学生教育。一些学生经常犯同样的错误。尽管他们正在积极纠正错误,但他们无法完全纠正错误。对于学生而言,教师需要保持足够的耐心进行教育,并结合学生的个人情况和特点与学生进行私下交流,并询问他们为什么会犯错。听完学生的解释后,老师应对他们的行为进行适当的评估。正确指出学生的错误,并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
        五、班主任要注意学生的德育
        开展德育工作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德育是系统的,长期的教育,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今,学生的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也是德育的一部分。素质教育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处事方式,而且会影响他们的生活习惯,情感态度和未来发展。人与人之间有很多差异。努力学习可以改善不良表现,但是一个人的生活习惯,行为和思想都是质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很难纠正。小学是接受启蒙教育的最佳时期。周围的人和事物会对其人格,行为和思想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负责任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避免走错路。负责小学德育工作的小学教师可以根据了解到的学生情况,并向班上的学生讲解与德育有关的一些基本知识,给出一些适当的例子,听取学生的意见,并让学生做出适当的评估。另外,德育具有长期性。这项工作的发展不仅需要学校和学生的参与,还需要父母的支持。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家访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与父母详细交流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并充分了解学生父母当前的问题。邀请家长协助学校进行道德教育,并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道德教育的完善,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少年强,则国强。”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成败与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因此,教孩子如何做人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使命。学校德育不仅要停留在学校和书本上,还应充分利用国家和社会的力量,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德育平台。例如:通过普通教育的各个方面,成立家长委员会,聘请外部咨询师等,使小学生的教育范围得到扩大,学生接受不同层次的教育,对社会有比较充分的了解。同时,名人和专家的形象也形成了学生间的偶像效应,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内在动力,从而获得了自律,自我完善和进步的精神动力。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任重而道远,因此,小学的道德教育老师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小学教师必须始终保持工作积极性,积极关心学生,总结教学中的问题,不断改进,然后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与学生沟通。此外,在批评学生的错误时,必须用适当的语气和态度进行批评,并通过与父母的无缝沟通,促进与父母的道德教育的完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