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敏
陕西省汉中市洋县金水九年制学校 陕西汉中 723306
摘要:问题导学法指的是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问题开展的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快速的帮助学生走进学习重点,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有着较大的优势,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过度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就像在初中数学这门学科中,问题导学法的运用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逻辑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中必须要具备的技能,再加上数学原本就是一门具有探究性的学科,所以运用问题导学法开展初中数学教学符合初中数学学科的本质特征,那么如何才能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问题导学法呢?下面本文将对此提出几点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导学;方法渗透
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渗透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也因此引起了广大初中数学教师的重视,通过问题导学勾起学生的好奇心,通过问题导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这些正是当前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重点,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式。但是从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现状来看,由于问题导学法运用缺乏科学、有效的方式而导致其优势没有全面的发挥,所以为了提高问题导学法的运用效率,为了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我将根据自身多年教学经验提出几点观点和建议。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影响问题导学法渗透的因素
(一)问题的设计不科学、不合理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问题的设计不科学、不合理,比如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脱离的教学内容,又或者是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没有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等等,所以导致问题导学法的渗透效率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比如有些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会结合自己对学生的了解进行,又或者是结合考试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对考试中不涉及的内容并没有引起重视,这就导致问题的提出不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甚至还会出现脱离教材的现象,这些都是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时候较为常见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无法通过问题导学勾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所以问题导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并不能发挥其优势和作用,最终影响了初中数学整体教学效率,影响了初中数学教学改革和创新。
(二)问题的形式单一,学生的回答积极性低
问题形式和问题内容单一也是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较为常见的问题,但是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能力上和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果采用单一的提问方式和单一的内容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回答问题积极性,甚至还会导致学生因问题难度较大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就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虽然教师有意识的提出问题,但是在提问的时候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差异进行,而是提出单一的问题让学生们回答,但是单一的问题会导致部分学生因为问题难度较大而失去了回答的积极性,还有一些学生会因为问题过于简单而降低回答的兴趣,问题导学法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也会因此受到较大的影响。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渗透的重要性
首先,问题导学法可以避免学生在学习中出现不知从何下手的问题,因为学生可以在教师提出的问题中进行思考和探究,这样就明确了学习的重点和学习的方向。此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渗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因为学生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候需要发散自己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并且需要通过探究和实践去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就是发散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过程,而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正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探究能力,所以这符合初中数学教学的本质特点,也符合新课程教育改革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的教学要求。
此外,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也实现了初中数学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因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会采用题海战术和灌输教学进行授课,而问题导学法是以学生自主探索为基础开展的教学,所以这一点也体现出了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通过这些我们就可以看出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运用的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要严格结合教学内容
想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问题导学法首先需要教师在提出问题的时候严格结合教学内容,避免出现问题不符合教学内容的现象,这样才能发挥问题导学法的优势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开展探究和学习。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严格结合教学内容而导致学生探究的方向偏移,所以导致学习效率较低,这一现象是影响初中数学问题导学法发挥其优势和作用的主要因素,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注意在提问的时候严格结合教学内容。就像我在开展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全等三角形》这节课程教学的时候,在本节课程教学中我为了发挥问题导学法的优势和作用,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发散学生的思维就严格结合了本节课程的教学内容提出问题,比如我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让学生们进行探究和学习:判定三角形全等有哪些条件?全等三角形的三个角一定相等吗?等问题,这样学生们就可以在问题的引导下发散自己的思维和实践进行学习,从而实现问题导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同时我提出的这些内容也是本节课程教学的目标和重点,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问题的提出要注重分层和多样化
问题是引导学生思考的重要途径,所以不同的问题学生思考的方向和角度不同,就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思考的方向。所以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在提问的时候要注重问题的多样化和分层,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这样就可以避免因问题难度较大而打击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同时在多样化的问题中学生的思维也可以得到发散。就像我在开展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二次函数》这节课程教学的时候,在本节课程教学中我为了发挥问题导学法的优势和作用就注重问题的分层和多样化,比如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我可以提出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例如二次函数的计算步骤和公式等等,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我可以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例如让他们掌握二次函数的概念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实现问题的分层和多样化,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发挥问题导学法的优势和作用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三)问题的提出要具有探究和实践性
问题导学法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因为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会开展探究和实践,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的运用问题导学法进行教学,并且提出具有探究性和实践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实践和探究中去证实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在开展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概率初步》这节课程教学的时候,在本节课程教学中我为了发挥为导学法的优势就提出了一些具有探究性和实践性的问题,例如我让学生对生活中某件事物出现的概率进行计算,又或者是组织开展具有实践性的活动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对概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去探究和学习知识,从而发挥问题导学法的优势和作用达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结束语: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渗透不仅可以明确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向,同时也可以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积极的帮助和影响,所以作为教师要加强对问题导学法运用的重视,为开展更高效的教学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卢之良.漫谈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灵活运用[J].神州,2017,(3).47.
[2]邹金贵.关于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运用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4).109.
[3]云俊美.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文渊(小学版).2019,(11).392.doi:10.12252/j.issn.2096-6261.2019.11.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