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青青
南宁市阳光新城学校 广西 南宁 530200
【内容摘要】情境教学以其直观形象、寓教于乐的特点构建了符合小学生认知需求的新型教学模式。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努力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课堂情境主线和情境链来实现小学生语言学习与知识的迁移,是当前所有老师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以外研社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的一节英语课堂教学为例,阐述教师如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创设课堂情境主线和情境链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语用能力。
【关键词】情境主线 情境链 主题情境 综合语用能力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这就鼓励和要求英语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语境,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反观当前的课堂教学,部分老师仅仅在开篇时引入一个情境作为课堂导入,还有部分老师将每个教学活动版块设置成单独的教学情境,但各活动版块之间的关联性不强。如果情境之间没有紧密的联系,那么学生的思维就容易出现间断和跳跃,不利于学生养成英语学习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思维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将一系列的单个情境进行串联,最终形成一个整体性的、全局性的大情境显得尤为重要。
二、情境主线与情境链的定义与关系
情境包括 “情”和“境”两个部分内容。“情是指具有感情色彩的人物角色;境是指活动的场所、场景、背景和氛围等。”[[[]丁宁. 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情境和情境链的创设[J].英语教师,2010(10).]] 情境主线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贴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一个大的教学主题情境,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大主题情境贯穿始终。紧扣这个大的教学主题情境,创设多个相关联的小情境,并将一连串小情境串联起来的系列情境即为课堂情境链。
三、创设课堂情境主线与情境链的必要性
(一)创设整体课堂教学情境主线,打造高效英语课堂
单个的情境不仅不利于学生整体思维的养成,而且会阻碍学生综合语用能力的提高。教学情境主线与情境链的创设,使原本独立的、零散的、且关联性不强的各个活动版块整合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系统,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二)创设语言教学情境,搭建语言输出平台
小学英语课堂侧重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师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语境,将情境主线贯穿始终,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整体语境中去感知氛围、体验真实、实践参与、运用提升,最后激发学生强烈的口语交际兴趣,实现乐学、趣学的教学目标。
四、课堂情境主线与情境链的创设
本文以外研社(三年级起点)三年级下册Module 9 Unit 1 This is my mother.为例,探究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创设情境主线与情境链,实现整体性教学。
(一)教材分析
Module 9 Unit 1 This is my mother.这一课以“family”为主题,主要内容是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在课文活动一版块展现的是小女孩和Panpan相互介绍自己的家人(如图1)。而在课文活动二版块描述的是Sam拿着相簿向Lingling介绍自己的家人。两个活动版块虽然都与主题“family”有关,但是两个板块之间的关联性不强,如果只是机械性地进行单个语境的教学,不能起到整体优化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对文本进行重构与整合,创设总体情境主线,开展链式教学。
(二)具体课例的应用与分析
Step 1: Lead-in
1)首先由小猪佩奇介绍家人的动画视频作为导入,引出并明确整节课的主题情境: family & family party.
2)创设小猪佩奇一家准备举办家庭聚会,邀请课文活动一中的Panpan、the littile girl及活动二中的Sam、Lingling来参加聚会并拍摄family photo这一大主题情境。此举,将原本毫无关联的两个板块中的人物整合在同一个“整体情境画面”中(如图3),为下面整体情境主线教学做了铺垫。
(图3)
Step 2: Presentation
小猪佩奇介绍完自己的家人之后,再分别让学生分别扮演活动一中的Panpan和活动二中的Sam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人。
Step 3: Consolidation and practice
Task 1: 教师展示Sam的家庭成员照,让学生扮演Sam,完成Watch and match。
Task 2: 教师创设所有学生都被邀请参加佩奇的家庭聚会这一情境,让学生们画
出自己的家人并相互进行展示、介绍。
Task 3: 创设Daming也被邀请来参加家庭聚会,但是Daming留下悬念,请求全班同学帮助他一起呼唤他的家人出现,待所有家人露面后,由Daming的扮演者向大家进行介绍他的家庭成员,最后完成拍摄家庭照的任务。
Task 4: 所有参加家庭聚会的人一起唱响家庭之歌:My family.。
Step 4: 课后延伸:
1) Draw a family tree and share with your friends.
2) Help your parents do the housework.
以上课堂教学内容,主题分明,层层递进。课前先设置整体大情境,再围绕主题情境,在每个教学环节分别设置小情境,大情境与小情境之间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在最后的延伸环节,仍旧紧扣主线,让学生巩固知识的同时进行情感的渗透,感情的升华。
五、创设课堂情境主线与情境链的教学反思
(一)生活经验情境化
语言来自于生活,也高于生活。笔者发现小学英语教材的内容基本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而小学英语课堂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主线及情境链时要以此为基点,将生活经验情境化,帮助小学生根据已有的现实生活情境实现语言和知识的迁移,将生活中的语用环境语运用到课堂中来。
如笔者所举课例,hold a family party、take a family photo、make a family tree等都与真实生活产生了联系,学生参与性更高。
(二)借助信息技术,打造创新链式情境课堂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认为,儿童一般是依靠形、色、声、触觉四个层次来进行思考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将鲜明的图画、逼真的形象、丰富的色彩、美妙的音乐融入课堂大情境中,有利于激发学生产生共鸣。在笔者所举课例中,开篇采用小猪佩奇的视频作为导入;利用超链接,将零碎的情境片段整合到同一直观画面中;插入音乐,渲染氛围,营造家庭聚会这一真实环境,让学生身临其中;使用游戏配对、希沃拍照投屏功能、个人视频分享、绘图技巧等信息技术,将整节课带上了高潮。
结束语
课堂教学情境主线与情境链的创设有助于小学英语课堂的整体性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的养成。教师在平时备课及执教的过程中,应多加思考如何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最终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去感受习得语言,提高整体思维品质,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