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荣庆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第二初级中学 江苏常州 213200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加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帮其形成物理概念,培养其各方面能力,也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关键词:物理实验;课堂教学;教学效率
对于初中生而言,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的初中物理课堂,不仅枯燥、乏味,而且抽象、难懂。因而,其物理学习兴趣缺乏。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影响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打破了以前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初中生物理实验积极性为教学目标的新模式也逐渐得到了教师与学生的重视。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动手与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在学生的探究中完成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归纳、掌握与运用。以下是我个人对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几点认识,与各位同仁交流探讨。
一、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中已明确指出:观察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这是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必要基础。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兴趣,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可见没有物理实验,很难达到物理教学目的。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所有的物理知识,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基本手段,有其特殊的教学功能。
1.通过实验可以使物理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掘问题,激发其求知欲望,从而调动他们学好物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热爱科学。
2.通过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方法以及基本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重视学生实验,让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有些知识教师虽然讲了多遍,可还有一些学生对原理的认识有些模糊。物理学中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是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概括出来的,而物理实验对于建立物理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加强对概念、理论的理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初中学生刚开始接触物理,学习方法比较简单,抽象思维能力也不够强,因而,加强实验教学,让学生走进实验室,鼓励每个学生亲自动手,用小实验说明大道理,即可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学习物态变化时,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可能会认为霜的形成与冬天雪的形成是一样的。这时可让学生做“人工制霜”的实验。通过实验,学生清楚地认识:霜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人工制霜”的小实验让学生明白了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原理,让学生体验因实验成功而带来的喜悦。
三、针对于改善学校实验条件来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分析
教师还可以通过改善教学实验条件来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具备完善的物理实验器材是确保教学质量和效率提升的基本保障,同时实验器材也决定着教学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由于一些学校存在实验器材落后和不完善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提升。这就要求物理教师及时和学校相关管理人员进行联系和沟通,及时地了解物理实验器材的实际情况,为教师配备专业的实验员和加强对物理实验器材的资金投入,从而提升实验室的管理水平以及完备物理实验器材,促使物理教师能够更好地为学生上好每一节物理实验课,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感受到物理实验课程给他们带来的无穷乐趣,最终达到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目的。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我们意识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提升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针对于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来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分析
教师还可以通过转变教学观念来有效地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因为在实际的初中物理教学中依然有一些教师认为物理实验可有可无,习惯在教学中运用讲授来代替物理实验,认为通过做题和讲解的形式将会更好地提升学生物理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但是这种教学手段不仅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还忽略了学生为课堂的主体,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物理学习产生懈怠感,从而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在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师的教学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及时地转变教学观念,重视物理实验教学课堂的开展,倡导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物理实验课堂教学模式,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更好地融入物理实验的过程当中。
五、做好演示实验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的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通常是由教师在讲台上进行演示实验,学生坐在下面观看,学生没有动手的机会,这样就阻碍了学生智能和潜能的发展,又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新课改下,初中物理的演示实验教学要在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猜想、分析、归纳总结的同时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得出实验结论,总结出知识点:从而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培养其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科学方法,如,在“电磁感应”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在做演示实验前,给学生分发实验器材:干电池、电流表、原线圈、条形磁铁、导3线,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先观察电流方向与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再观察原线圈的电流方向与磁铁运动方向的关系,然后引导学生讨论、研究、对比、总结出产生电流所引起的磁场方向与磁铁运动方向的关系,最后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语言描述、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归纳得出结论。
要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不但需要学校加强管理,更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并付诸于行动,有计划地开展和实施物理实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实验中真正获取到知识,才能通过实验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水平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秀飞.效果: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J].教育教学论坛,2011(5):154-154.
[2]李勇.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4,20(32):38-38.
[3]刘勇.有效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策略[J].新课程(中),2015,000(005):120-120.
[4]韩亚群.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5.
[5]孙敦福. 论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J].才智, 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