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飞飞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枫林镇中心小学 325112
摘要:小学时期是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学生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可以帮助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端正学习态度,养成高效的学习方法,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分析、把握科学课程的特点,把课内资源与课外资源相结合,为学生创造亲身经历科学探究过程的机会,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科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勇于探索的精神。
关键词:科学教学;自主学习;培养策略
引言
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融合了数学、光学、力学和生物学以及电子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学好小学科学课,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还能帮助学生养成科学探究的实践精神,同时还能开阔小学生的视野。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是提高小学科学课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一、新课改形势下对小学科学教学的具体要求
第一,小学科学教学要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传授学生科学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科学课程成为学生接触国外文化,带动国家发展的一把钥匙;第二,让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多样化,比如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方式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适的学习策略;第三,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注重学习结果,更要注重整个学习过程;第四,科学教学相关的配套教学资源要进行充分开发,增强小学科学教学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二、目前小学科学教学中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现状
第一,大部分的小学科学教师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教授学生知识以灌输为主,对于如何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十分清楚的认知以及观念,所以难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大多数的小学科学教师对小学课程的教学特别关注教学结果而轻视教学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的学习认知偏差,即学生过于追求完成科学课程的学习任务,而忽视了科学课程中的探究乐趣;第三,小学生活泼好动,对周围事物充满了比较强烈的好奇心,但是传统课堂以教师讲授知识学生听课为主,这种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
三、培养小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方法策略
(一)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在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中应该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小学科学教师,想要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程的热爱以及学习兴趣。科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全面了解学习新课标中对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要求,从学生的身体特点出发,立足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欢乐趣味的课堂氛围。科学课较之于其他语文、数学课程的不同之处在于,科学课是一门要求以实验探究为主的课程,因此教师在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摆脱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和共同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建一个开放并且轻松的学习环境,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活中可以操作实践的内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制定科学学习策略
传统的教育模式当中,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所能选择的学习策略范围有限。而在现代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要实行自主学习,所能够选择的学习策略范围大大增加。学生刚刚进行自主学习的时候,很容易产生迷茫、困惑的感觉,不能够根据自身的现有水平和能力特点来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这就需要教师来对他们进行帮助。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状况,向学生提出几条学习上的策略,或者鼓励学生向其他同学进行请教,制定符合自身状况的学习方案。
(三)创设质疑情境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
“学起源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探究强调动手做,但更强调动脑筋, 探究学习的重点不在探究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上, 因此,不必对此要求的过高,通过探究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通过探究获得关于身边世界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培养科学精神与态度。初步习得科学方法,逐步获得对科学态度本身及科学本质的理解,学生对于周围的事物是非常好奇的,充满了疑问,尤其是对于一些他们知道而又不太清楚的东西,好奇是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它往往可以促使学生做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究,继而提出探究性问题,进而提出问题,动手解决, 教师应该创设这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
(四)以玩促学,让学生切实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小学生毕竟还是孩子,贪玩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要想让他们规规矩矩地在课堂上坐四十分钟,安安静静地听,对很多孩子来说都很难,一些老师对那些在上课时总是好动的孩子会采取批评的方式,责怪他们“不听话”,其实这样不对,老师也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心理出发,了解孩子们的特点,并且加以利用,这也就是说,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老师不应该再采用老方法,只是单纯地讲课,而可以换一种方式,以玩促学,通过一些小游戏、小实验,让学生得以自己动手操作,让他们切实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这样一来,孩子们就不会再觉得上课很无聊,因为他们不需要一直纹丝不动地坐在凳子上,而是能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动态的学比静态的听有意思很多,只要学生有兴趣,通过主动参与,在玩乐中学习,就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他们对学习、对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会好很多,以玩促学,让学生切实参与到课堂活动。
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主学习习惯是一种具有极强针对性的学习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发展。小学科学教学作为一种综合性较强的教学,非常适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因此,教师要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积极、正面的情感态度,制定适合学生自身状况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芦迪.略论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好家长,2017(29):105.
[2]杨春伟.基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小学科学教学措施探索[J].中华少年,2016(23):176-177.
[3]韩连启.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中国校外教育,2015(3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