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差异探析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中国电气工程学报》2021年第六卷3期   作者:刘明真、阮洲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科学技术进步迅猛,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国民生产力逐渐提高,电力已成为各行业生产力提升的首要源动力。
刘明真、阮洲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科学技术进步迅猛,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国民生产力逐渐提高,电力已成为各行业生产力提升的首要源动力。同时,电力市场逐渐趋于信息化与商业化,人民对电力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为满足现代社会生产生活的电力需求,我国变电站项目开始走向一条智能化道路。当前,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内容,已广泛应用其于电力系统中,成为实现我国电力行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石,电力从业人员应不断实践、探索、创新、深入研究智能电网及维护管理,熟悉智能变电站应用形式,力求保障智能变电站稳定运行,以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质量,推动我国电力行业高效、稳步发展。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常规变电站;差异;探究
        随我国国民经济逐步提升,各领域对电力的需求也随之提升,电力已成为各行业生产力提升的首要源动力,而智能化、信息化技术随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逐步显现出其技术性优势,进而被广泛应用至社会各个领域中,助力了各行各业管理、运行模式得以有效升级转型,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与质量的提升予以较为显著的技术性支撑。目前我国电力行业对智能电网的需求越发显著,智能电网涉及领域广泛,涵盖电力自动化、网络通信、计算机技术等多个方面。为顺应信息化时代背景,我国已确定相关智能变电站运行标准及规范,并不断强化我国智能变电站示范工程,为我国电网组成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同时,我国相关电力单位及电力领域学者已对智能电网进行深入实践探索及分析,进而为我国经济水平提升予以有力保障,助力我国电网早日实现全面智能化。
一、智能变电站应用概述
        较于常规变电站,智能变电站所应用设备及技术更为先进,全面展现了智能化设备及信息化、数字化设备的技术优势,有效降低了人力资源消耗及运营成本,减少了变电站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助力我国电力系统工作效率及变电站运行效益显著提升。智能变电站应用传感器、接收器、交换机等智能设备强强联合、相辅相成,实现了自动化收集变电站运行信息及数据,并应用自身智能化系统分析、处理、整合所收集运行数据,进而予以从业人员相应决策支持,同时,智能变电站可对自身运行流程进行实时监测、保护、调控、管理,为变电站间的协调配合予以技术保障,提高了调度的科学性及合理性。
(一)GOOSE
        面向通用对象变电站事件可简称为GOOSE,作为智能变电站运行的基础,是基于IEC61850标准、具有运行维护及时性、高效性特点的自动化系统报文机制,该机制能够高效快速的实现智能变电站开关能量、跳合闸以及元件温度、档位、运行情况等检测设备中电子元件性能参数信息传输,其客户端能够迅速发现并上报变电站各元件、设备异常运营情况,助力了智能变电站的检修、维护效率的提升,对智能变电站使用寿命增加予以相应保障。
(二)智能终端
        智能终端通过连接电缆与一次设备,再进行设备的尽心二次连接,实现了二次连接间的实时监控,予以了智能变电站相应运行保障。
(三)合并单元
        合并单元作为一个物理单元,一般应用于二次转换器的电流及电压信息道德相关时间组合。同时,合并单元可独立作为智能变电站中的独立运行元件,也可应用于互感器中的零部件使用,具有较广的应用范围。
(四)智能电子设备
        智能电子设备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组成,其在智能变电站中应用广泛,具有传递及接收数据、控制系统运作的功能。
(五)全站系统配置文件
        全站系统配置文件也可称为QSCD文件,其对于智能变电站中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全站系统配置文件涵盖了智能变电站中所有智能电子设备的配置、通信数据、系统结构信息、版本型号、版本修改信息等内容,对维持智能变电站的稳定运行具有关键作用。
(六)通信规范化
        较于传统常规变电站,智能变电站具有通信规范化的特点,极大程度为变电站的检修、维护提供了便利,其广泛应用自动化系统,并在系统内部从设计到后期检修、维护都建立了相应统一规范。

其次,智能变电站系统应用面向对象与一个独立网络结构的接口进行连接,提高了系统通信的标准化及规范化,进一步提升了智能变电站的运行效能与维护效率。
(七)电子式互感器
        作为实现智能变电站维护动态化的核心,电子互感器在智能变电站的运行中具有无可获取的作用。合并单元及传感模块是电子互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能够有效实现变电站系统各项数据的实时监测,具有敏感度、精确度高,传输性能优良、体积小、重量小的特征,为智能变电站的安全运行予以了相应保障。
二、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差异?
        智能变电站以现代信息化技术、网络技术、智能化技术为支持,充分利用了现代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优势及特点,形成了设备之间、设备与变电站之间、变电站与变电站之间信息数据的高效传输以及智能体系,实现了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利用数字信息形式的数据高效、稳定传输、传递以及转化。较于传统常规变电站,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较为复杂,并与前者存在显著差异。
        (一)保护功能压板的改变
        传统常规变电站一般通过后台界面以硬压板形式实现后台应用系统的保护,而智能变电站将一次与二次设备趋于智能化及网络化发展,并将传统设备连接媒介转化为双绞线,同时改变传统硬压板保护形式,利用软压板实现后台应用系统的保护,较于常规变电站的保护屏作业更为便捷,从业人员仅需在屏幕控制台上便可完成系统运行的保护工作,降低了变电站的人力资源消耗及成本。
(二)开关跳、合闸压板的改变
常规变电站的跳、合闸压板是在其进行继电保护时自动化处理系统故障的行为,其难以实现统一管控。较于常规变电站,智能变电站在跳、合闸压板结构方面进行了相应改善,其利用计算机操作软件简化传统跳、合闸压板,实现了跳、合闸压板的后台实时监控、操作及保护,极大程度的便利了从业人员的相关操作,提高了变电站运行效率及准确性,予以变电站稳定运行相应保护。
(三)检修状态下压板的改变
        常规变电站中,其装置检修压板一般用于屏蔽、监测装置故障及工作信息,以避免故障信息干扰控制系统,阻碍系统故障的排查,但其不具备上传控制层的功能。智能变电站中的压板对从业人员进行设备检修提供了极大便利,其核心功能为保护检修设备不发生错误操作,避免电闸的错误操作情况,提高了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同时,检修状态压板处于正常状态时,利用网络数据功能还能够标记检修板,为从业人员取得装置内部件提供了便利。
        (四)信息共享更为便捷
        智能变电站较于常规变电站设置了数据的保护、共享设备,若智能变电站中数据保护、共享设备出现异常情况,智能变电站整个保护系统将及时反馈故障信息,提高了信息数据传递的时效性及准确性,为从业人员进行检修、维护提供了相应技术支持。
        (五)GPRS对应的时系统作用的改变
        常规变电站中的GPRS系统一般应用于确定变电站内部完成时间,以提高发现、解决问题的时效性,而智能变电站中的GPRS系统具备同步变电站内部完成时间的功能,实现了变电站内部运行的统一操作及规范,提高了数字信号保护功能的性能。同时,智能变电站的GPRS系统能够实现变电站间的数据传输,提高了电力调度的效率及准确性。
         结语
        ?随时代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变电站向智能化转型已是提高电力系统传输效率及准确性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工业生产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作为智能电网的基础,智能化变电站是其无可或缺的核心组成部分,电力从业人员需不断深入研究及实践探索,以提高智能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及稳定性、精确性。
参考文献:?
[1]牛东晓,曹树华,等.电力负荷预测技术及其应用[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2]李瑞生,周逢权,等.智能变电站功能架构及设计原则[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21).?
[3]庄文柳.智能变电站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设计和应用[C].2010输变电年会论文集,20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