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优化设计剖析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时代建筑》2021年6期3月下   作者:1.孟链链 2.花蕾
[导读] 温度因素是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必须要做好施工温度的控制管理工作。在本文中,笔者使用数学模型的方法对大体积混凝土温控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分别对模型构建的意义和注意事项、优化模型设计的方法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几点温控优化设计方面的工作建议,以供参考。

1.身份证号码:610523****11082044     1.孟链链
2.身份证号码:610522****09266032      2.花蕾

摘要:温度因素是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必须要做好施工温度的控制管理工作。在本文中,笔者使用数学模型的方法对大体积混凝土温控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分别对模型构建的意义和注意事项、优化模型设计的方法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几点温控优化设计方面的工作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优化设计
        引言
        现阶段,我国建设行业发展迅速,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被应用到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为提高工程质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大规模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工程质量问题,究其原因,在于施工过程中的温控工作没有做到位。为达到工程建设标准,施工单位必须要做好温度控制工作,才能够提升混凝土施工水平。
        1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优化设计模型
        1.1构建模型的意义及注意事项
        混凝土散热不均匀、内外温度不统一会造成严重的裂缝问题,最终降低工程的施工质量。数据表明,温度控制费用占工程建设费用的比例较大,约在以内。如果施工方在温度控制方面使用了过多的费用,会影响工程的正常建设,降低工程的经济效益[1]。因此,设计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模型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模型中,施工单位可以对温控成本、温控效果、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之间的数学关系进行探究,从而得出最佳温控方案。在构建温控模型时,需要注意变量的选择。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酌情选择将“遇冷”、“水冷”、“保温”三种措施作为变量。同时,做好目标函数的构建于运用工作,防止代入数据出现误差,影响模型构建的效果。
        1.2对数学模型进行优化设计
        对数学模型进行优化设计是为了进一步增强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效果,在提高工程经济效益的同时减少工程的质量问题。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做好温控指标的控制工作,并根据相关内容列出数学模型[2]。其中,代表了模型中的温度最大值;代表了模型中的基础温差;代表了模型中的内外部温差。首先,以为根据对温度最大约束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中,将浇筑温度数据代入到中,将水化热温度数据代入到中。通过计算得出施工中最高温度允许值。其次,需要对基础温差约束模型进行优化设计。对模型进行优化,将实际施工中基础块的最高温度值代入到中,将稳定状态时的温度值代入到中,通过计算求出温控的基础温差允许值,从而提高温度控制工作的准确性。
        1.3优化数学模型求解方法
        在对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设计模型进行求解时,网格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种方法具有计算简单、精确度高的优势,常被应用于温控费用模型计算、基础温差约束模型计算当中。网格法可以轻而易举的解决设计模型中出现的连续变量问题、离散变量问题、混合变量约束问题,并得出最优解[3]。在相关工作人员只需要在计算机程需中输入相关数据,就能够直观的接收到模型中混合离散域的最优解。需要注意的时,在使用网格法对温控设计模型进行求解时,需要对模型中的设计变量进行分割。分割模型可表示为。在分割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排查模型中不符合约束条件的数据,并将其剔除在模型计算当中,从而得出计算的最优解。
        2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优化设计策略
        2.1做好混凝土结构设计方面的优化管理
        目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建设工程当中。要增强该技术的应用效果,就需要对混凝土结构进行优化设计[4]。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以往工程中经常出现的施工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思考影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设计方案。


在研究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认真研究工程中出现的圆弧段结构、凹面段结构、裂缝问题等施工问题。了解此类问题的成因,并采取专业的方法对混凝土结构进行优化处理,改善此类施工质量问题。以弧段施工为例,施工人员需要加强对后浇带施工的管理,将后浇带施工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防止温度因素对施工建设造成影响。同时,施工方需要对配筋率进行优化设计,通过调整大体积混凝土的配筋率增强混凝土的抗裂性能。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方式进行了优化调整,降低了温度因素对混凝土施工的影响。通过优化混凝土的结构设计,施工方可以适当放宽温控管理,也能够获得良好的施工效果。
        2.2做好混凝土配置方面的优化管理
        在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技术进行工程建设时,施工方必须要做好混凝土施工材料的质量把控工作和混凝土施工材料配比管理工作。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认真管理水泥、石灰、骨料等施工材料,并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对施工材料进行配比管理。以水泥材料的质量把控工作为例,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标准选择适当型号的水泥。在采购过程中,需要对水泥材料的供应商进行综合调查,确保其供应的水泥质量符合标准[5]。之后,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做好水泥水化热的温度控制工作,并将相关数据记录下来,为后续温度控制工作打下基础。水灰比的比值应该被严格控制在以内,才能够防止出现过多的水热化威胁。同时,粉煤灰的配置管理工作也非常重要。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认真控制粉煤灰的添加量,避免因粉煤灰添加过量影响施工的效果。如果配置过程中出现了温度控制方面的难题,工作人员可以适当添加外加剂,比如碱水等等,提高或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
        2.3做好混凝土入仓温度的优化管理
        入仓温度的把控是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防止因操作不当导致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增大[6]。操作之前,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对入仓环节进行认真检查,如果发现有施工环节存在问题,需要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调整。混凝土材料温度过高时不宜直接被浇筑。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混凝土进行降温处理,将其温度降至标准范围内,才能够进行浇筑施工。降温处理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使用温和的降温方法缓慢降低混凝土材料的温度,避免因快速降温增大混凝土材料的内外部温差。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入仓温度需要被控制在以内。在完成入仓操作后,需要做好混凝土搅拌施工的管理,避免因搅拌不完全导致混凝土结构存在过大的内外温差。
        2.4做好混凝土养护保温方面的优化管理
        想要进一步增强大体积混凝土温控工作的施工效果,施工方还需要做好后续环节的养护和保温工作。将外层保温技术应用到混凝土养护保温过程中,可以减少外界温度因素对施工造成的影响,防止混凝土结构存在裂缝隐患。比如,使用铺设稻草帘的方法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进行调控,尽可能的增强温控效果。稻草帘的铺设厚度需要控制在以内,这样才能够起到良好的保温作用,避免混凝土结构中的热量流失。此外,施工单位需要做好温度监测工作,每隔对混凝土温度进行测量,实时掌控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温度情况,防止因测量不及时造成温控不当问题。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的控制是十分有必要的。一方面,施工方必须要加强对混凝土温控设计的优化管理,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置、入仓、养护温度。另一方面,施工方必须要做好施工中温度隐患的排查工作,认真检查每一个施工细节,确保施工温度被严格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从多方面着手增强温度控制效果,减少混凝土裂缝问题。
参考文献:
[1]冯建勇.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J].建材技术与应用,2020,{4}(06):42-43.
[2]杜长劼,黄玮,杨晨光,李鹏,李心睿.高原混凝土温控防裂与施工实践研究[J].四川水力发电,2020,39(06):97-104.
[3]钱维圣.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裂缝成因分析与防治[J].居舍,2020,{4}(35):23-24.
[4]郝伟.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管理要点分析[J].居舍,2020,{4}(35):137-138.
[5]赵彬,李放,谭博文.大体积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在水运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珠江水运,2020,{4}(23):98-99.
[6]刘小青.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砖瓦,2020,{4}(12):174-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