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国静
广西超源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广西贵港 537100
摘 要:本文主要围绕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施工的关键技术展开研究,并对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和优化措施展开探讨,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配网架空线路;线路工程;问题;措施
0 引言
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架设在较为空旷的野外环境中,且施工环节较多,若未能科学应用施工技术,可能会使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在运行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进而降低地区电力输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 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施工概述
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施工中涵盖内容较多,如环境勘察、材料准备、复测分坑、材料运输、杆塔组立、导线架设等[1]。其中导线材料的施工不仅在工程总施工量中占据较大比重,也是保证电力输送的核心设备,导线材料的选择应以绝缘、耐久、抗腐蚀、电能损耗小等特性为基本原则,才能保证电能传输过程的安全性和高效性。杆塔(电线杆)在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中主要起支撑作用,不同杆塔之间的距离成为档距,档距数值设置的科学性会直接影响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的经济性和电路运营的安全性,需要根据工程的建设要求和建设环境采用合适的档距,具体参数如表1所示。另外,在规划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的路径时,需要全面的考察当地地形、地貌、建筑、树木等环境因素,提高监控线路路径的科学性,使完成架设的电力配网线路能与其他环境因素和谐共处,并且保持平直状态,不仅能满足当下电力架设需求,还能满足环境因素的发展需求。
表1 电力配网架空线路档距常用参数
施工区域 电压
≤3kV 3kV~10kV
城镇 40~50m 40~50m
郊区 40~60m 50~100m
2 电力配网架空线路施工的关键技术
2.1 基础施工
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正式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环境进行深入勘察,全面掌握施工环境中的地址、地势、地貌、土地属性等数据,才能有效提高路径规划的科学性。
在架设杆塔时,通常需要下设坑道,需结合施工环境的实际特点选择合适的坑道设置当时,如联合技术施工技术、掏挖技术等[2]。当杆塔设置位置土壤较软时,可采用掏挖技术下设坑道,先根据路径规划方案确定开挖位置,开挖后对坑道进行混凝土浇筑加固,最后架设杆塔。浇灌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基础处于稳定状态,完成混凝土浇筑施工后用振捣器进行充分振捣,以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若杆塔设置位置为土质岩石环境,可直接在岩石结构中钻孔,然后浇筑混凝土并架设杆塔,但应控制钻孔深度和质量,避免对岩石结构造成破坏。若施工环境挖坑难度较大,可通过混凝土浇筑技术直接浇筑基础底板并假设杆塔,使其与地基形成稳定的整体结构。
2.2 线路铺设
①布线。根据架空线路的建设要求选择相对应的布线方式,如跨越电压超过3.5kV时,可采用高空度线法,该方法又细分为拖地展放和张拉展放两种方式[3]。但二者在实际应用时,拖地展放方式需要大量施工人员配合作业,施工质量控制难度较高,经济性较差,所以实际施工中张拉展放的应用范围更广。施工中严禁线路接地,必须做好线路的防护工作,避免施工前出现不必要的设备损耗。施工过程中应有效落实设备管理工作,及时处理或更换出现破损的导线等设备,延长电力配网架空线路相关设备的使用寿命。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会受到自然环境的侵蚀,线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老化,甚至断裂,在架设导线时,应将导线的水平张力控制在导线可承受最大拉力的20%以内,该数值能有效降低导线的断裂风险。
②紧线。
紧线前应确认子导线已经在滑车中就位,避免紧线施工中发生出槽现象;理顺所有导线,使其保持平直状态;结合设计方案检查压接管设置位置是否存在偏差;根据工程需要预先准备数量充足的接地线设备。确认各项环节质量合格后,才能进行紧线作业。
3 电力配网架空线路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①施工规范性有待提高。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多架设在条件恶劣的野外环境中,场地较为空旷且架设高度较大,在日常运行中经常会受到强风、雨雪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对导线的抗风能力要求较高,一般需按照10级以上强风标准进行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的施工作业。但在实际工程中,很多地区历史风力等级较小,施工单位为降低施工成本、追赶施工进度,会对施工工艺和施工材料进行调整,使得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良莠不齐,一旦出现极端天气情况,很可能出现导线断裂的情况,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发生杆塔倒塌的情况,不仅会影响电力资源的稳定传输,还会大幅增加维修成本,得不偿失。
②避雷措施不到位。除强风、降雨、降雪会加速设备老化、造成杆塔失稳或倒塌外,雷电也是自然界中对电力配网架空线路设备造成危害较大的因素之一[4]。雷击破坏威力大,影响范围广,且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的架设高度达,若未能在施工中做好避雷措施,会大幅增加设备遭受雷击的概率,既会影响线路供电的稳定性,还可能出现漏电现象,威胁往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设计人员应重点关注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的防雷能力,严格遵守相关规范的要求设置接地导线,能将雷击电流及时导入地下,避免线路工程在雷击的影响下发生短路。
4 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施工优化措施
4.1 杆塔施工优化措施
①加强材料运输过程管理,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磕碰,造成材料损坏。
②杆塔安装时必须保持与水平线垂直,杆体横向偏差应在5㎝以内[5]。
③杆塔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塔基基坑进行精准定位,将直线杆的横向偏差控制在5㎝之内。转角杆、分支杆等支撑设备的横向偏差和顺向偏差值也需要控制在5㎝之内。若既定支撑杆施工中存在难以移除的障碍物,使杆塔的设置位置超出可允许误差范围,则应对杆塔设置位置进行重新规划定位。软土地基在杆塔施工中较为常见,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才能最大化保障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的稳定性。
4.2 避雷设备安装
避雷设备的安装质量对提高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运行的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6]。刀闸、开关、跌落式熔断器等位置是安装避雷设备的最佳位置,核心原是使避雷设备能紧邻被保护设备,才能最大化发挥避雷设备的应用价值。当线路运行电压超过10kV时,可选用的避雷措施有两种,一种是在线路末端安装外间隙氧化锌避雷设备,一种是安装双向穿刺型放电线夹,若采用该种避雷措施,需要结合线路工程施工环境的气候特点选择合适的零部件。将塔杆的接地电阻设置在10Ω之内,能有效降低电力配网架空线路设备发生跳闸或闪络的概率。
5 结语:
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作为电力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其安装质量会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运行效果。本文通过梳理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和优化措施,希望能对国家电力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黄馨,李喜龙. 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 科技风, 2020, No.429(25):138-140.
[2] 杜泉宇. 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 南方农机, 2020, v.51;No.344(04):170-170.
[3] 梁巍. 简析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施工技术[J]. 建材发展导向(下), 2020, 018(001):385.
[4] 黄文武. 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施工技术的相关研究[J]. 科学与财富, 2019, 011(028):277.
[5] 顾振豹. 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施工技术[J]. 中国设备工程, 2019, 000(006):225-227.
[6] 潘鸿. 浅析电力配网架空线路工程施工技术[J]. 科技创新导报, 2019, 016(020):48-49.
作者简介:谢国静(1983-7-29),男,汉族,广西贵港人,大专,主要从事项目前期技术方案的形成、设备选型,审查和校对设计图纸;工程施工项目标施工现场勘探、测量、施工组织和现场交通平安防护设置等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