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梅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薛家湾供电局 010300
摘要:文化自信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灵魂,而文化产业发展是文化自信的必要支撑。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电力企业为研究对象,从电力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问题,以相关视角分析文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为更多行业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文化建设;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0引言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文化信仰与共同价值追求,是在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企业的灵魂与动力之源。通过企业的文化塑造,能够给予企业长期发展最宏观的目标和方向,让企业文化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发挥企业文化在经营管理中的导向、约束、凝聚、激励作用,激发职工积极性、创造性和进取精神,能够有力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为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1.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1.1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与培育企业文化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同志系统论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企业必须通过对企业愿景目标、存在意义的系统思考,提出符合需要的价值观念,统一思想、统一观念、统一行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体现了企业信念与追求。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通过企业文化顶层设计来引领支撑企业深化改革的方向,需要以第一视角全方位了解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和在行业中的发展现状、优势和主要问题,在长期发展中遵循时代的先进性,经过总结、提炼、顶层设计,形成先进思想成果。通过培育具有鲜明个性和丰富内涵的企业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和职工的发展潜能。企业文化建设需要符合行业特点,挖掘核心价值导向,形成战略共识。不同行业的不同企业文化建设的模式和思路都是不一样的,挖掘其核心价值导向,给予企业文化更多更广泛的宣传和曝光度,得到更多的认知度,才能社会上、行业中建立起企业的良好信誉和形象。同时,文化建设需要在持续发展中积累和创新,结合新时代背景,运用互联网+等新文化宣传形式,结合微信或微博平台,扩展企业文化的思想精髓,与企业职工和会层面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可以通过打造企业文化平台,进行深层信息发布,以及相关公开信息的学习等,以理论奠定实践基础,对企业职工进行潜移默化的信息化传递,对于理论、思想层面的培养和提升都有十分显著的帮助。当然,企业的文化内涵发掘和深入扩展可以调动企业职工的共同提升,当大家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达到一定标准后,可继续推进该文化理念的深入实践。
1.2企业文化建设的课题任务
高质量发展是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的新表述,表明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8年3月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深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9方面的部署,都围绕着高质量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要从“存量、增量、减量”角度出发,不断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外部形势的深刻变化,要求思想观念常新,如何在新形势下搞好规划、立好标准、办好文化传播活动,讲好品牌故事,是贯彻管理者思想,将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衔接融合的重要任务。对于企业的文化建设和发展而言,需要站在行业发展的大空间上,找到未来企业发展的方向,进而给企业文化塑造提出适宜性建议和意见。因此,顶层的文化设计和管理的优先考虑是具有实际意义的。以企业顶层职工率先提出针对企业发展合理的文化建设思路,包括结合新时代的特征,贴合社会和行业的发展方向,更多满足人群需要等。
此外,还包括企业的文化建设具体策略和规范,涉及到的相关制度和措施等,以及建设属于企业内部进行市场接洽和宣传的文化建设队伍。以上都是需要在企业文化建设阶段需要考虑并不断更新的内容。
2.企业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
2.1文化发展的有机性
企业文化是一个整体有机系统,企业文化的各个构成要素以一定的结构形式排列,各个要素相对独立,各司其职。同时,企业文化又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严密有序的有机结合体,由企业内互相联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作用的不同层次、不同部分结合而成。企业文化既然以企业价值实现为最终目标,那么就不可能不涉及到企业的战略规划;既然以人为本,那么就不可能不涉及到人力资源开发;既然是一种管理方法,那么就不可能不涉及到企业的管理制度……可以说,企业文化今天之所以被管理界推崇倍至,与它的这一性质不无关。
2.2文化发展的覆盖性
形成从企业文化建设的顶层管理到基层深入的递进式发展平台,全覆盖的文化建设模式是为了能够让企业职工都能够认同企业文化。体系化、规范化建设是起到规范和管理的目的,一方面企业要从内部加强对职工的宣传、培训,另一方面要通过组织企业开放日、参与社会活动等方式,将企业理念和精神融入实践,指导企业行为,不断培育职工在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的正向态度和行为,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对外形象。
2.3文化发展的创新性
创新也是企业文化发展需要加强和促进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的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思路都是不同的,其各自吸取了行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建设思路。因此,企业之间需要形成合作促进的关系,在行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找到不同企业的文化共通点,找到需要改进的文化劣势,不断改进。企业文化展示和宣传的方式也在不断创新,结合社会新的信息传递接收途径,实现行业内部不同的文化信息交流和传递也是对企业文化发展十分有益且必要的。
2.4文化发展的人本性
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企业文化关注的中心,在于对企业中人的因素的管理与激发,虽然终极目标在于企业价值的顺利实现,但这并不妨碍企业以开发人的潜能为切入点的管理模式为企业带来的巨大张力。一个人一生中最宝贵、历时最长的时间与空间都是用于职业生涯的,所以,企业的成长与发展需求和个人的成长与发展需求在企业文化这个层面达到了完美的契合。
3结束语
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企业的使命、愿景、精神、理念等需要时间的积累和长期生产经营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对企业发展而言,文化发展与系统建设是企业软实力的培养,通过提升文化认同度、创新宣传模式等方式,为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志轩.以文化建设推动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J].当代电力文化,2020(11):14-15.
[2]曾鸿钧,陈沐垚.迈向本质安全——全国电力行业安全文化建设调查[J].当代电力文化,2020(06):17-21.
[3]孙雪丽.新经济形势下对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和文化建设的思考[J].国际公关,2019(09):172-173.
[4]王志轩.新时代电力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J].当代电力文化,2019(04):12-15.
[5]魏昭峰.共谱新时代电力行业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新篇章[J].当代电力文化,2018(10):10-13.
作者简介:姓名:贺梅(1992.10);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内蒙古清水河县,学历:本科;现有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企业文化,经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