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倩倩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60
摘要:机械设备的运行质量与日常生产安全直接相关,通过机械设备管理能够及时找出和处理机械设备在运行中的异常和故障,提高机械设备运行质量和运行效率。但是在具体机械设备管理中,依然存在着部分问题和不足,严重影响了机械设备运维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机械设备管理;问题分析;解决方法
1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科学管理制度体系。矿产与地质资源开发部门在开展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时,必须根据矿产与地质资源开发的特点,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和规范,才能达到有效提升,机械设备管理标准化程度的目的。就目前而言,很多企业在使用机械设备时,不仅没有按照要求建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制度,而且在设备操作规程、维修保养、故障处理等各方面都存在着职责分工不明确、流程与标准不清晰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而且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1]。
(2)设备维护管理不到位。是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落实不到位,甚至存在设备管理盲区,不做台账登记与数据记录而随意使用设备,最终导致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同时在生产中还存在机械设备持续超负荷运作、违章操作等问题。
(3)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不能满足新时期生产要求。为了达到有效提升机械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设备操作人员必须严格地按照操作规范开展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机械设备始终处在最佳的运行状态。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具有流动性较大、从业时间段、专业技能水平较低以及岗位培训不系统等特点,不仅对机械设备使用性能的发挥以及使用寿命的延长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而且制约了日常生产经营效率及质量的提升。比如,机械设备日常检修不注重细节,日常保养操作不规范,机械设备维修预算不科学、维护保养成本控制不严密等问题,不仅增加了机械设备安全隐患发生的几率,而且不利于机械设备维修质量和水平的提升[2]。此外,操作人员对新旧设备更替缺乏科学认知,忽略了老旧设备报废工作的重要性,导致大量老旧设备被应用于实际的生产中,不但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同时也不利于企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4)专业化操作和维修力量薄弱。专业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数量少,经过深入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企业为了完成生产任务,往往聘请外来人员操作机械设备,由于外来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较低且不了解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不但导致违规操作现象频繁发生,影响了设备使用性能的发挥,同时也增加了机械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
2机械设备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法
2.1不断完善设备管理体制
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快速提升,机械设备的更新迭代,机械设备管理方面必然面临更多的问题,但这些问题体都需要积极解决,仅依靠传统经验和工作方面的努力,这样不能有效解决问题,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还会在日常工作过程中造成更大的问题。所以,机械设备的管理问题,需要从设备管理机制方面入手,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在遇到设备管理问题的时候有据可依,责任到人,有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机械设备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决定了机械设备的管理不能一刀切,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设备的状态进行细分化、垂直化。让每个设备的管理都能责任到人,无论是设备的操作、维护等方面,同时将设备管理纳入到工作人员的绩效当中,员工就能积极面对设备问题,并且在日常使用当中积极地检测机械设备的性能、精准度、隐患等等,每天机械设备使用完之后做使用记录,遇到问题及时地进行处理并向企业反映,让企业能够及时积极地规避风险。通过不断完善设备管理体制,企业能够有效提升管理质量、效率等,从而积极面对问题,解决问题[3]。
2.2加强机械设备的养护
在企业日常运行当中,为确保企业运行的稳定性,要不断强化机械设备的养护工作。企业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养护,同时也制定相应的养护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并切实落实到人,这样就能避免工作人员之间职责相互推诿。另外,在企业日常交接班过程中,实行交接班工作记录的制度,从而确保工作记录的真实性和全面性,有利于机械设备的检查和维护。一旦设备出现各种问题能够及时处理,从而避免机械设备在运行中存在隐患。另外,还需要根据交接班记录制定相关的养护计划,对企业当中的机械设备运行进行归纳,并按照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检修,同时相关工作人员也要参与到这个工作当中,从而确保机械设备养护质量和效果。所以,在机械设备管理中,企业要加强设备的养护工作,责任落实到人,提升养护工作的质量、效果和效率。
2.3强化设备管理的规范化
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中,要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就需要管理工作具备相应的规范性。首先,设备管理工作人员要将机械设备做好登记,将所有的机械设备的性能、型号、种类等进行记录。同时还需要掌握这些机械设备的具体使用状况和维修情况。管理工作人员要根据这些记录,编制出一份有关机械设备的信息档案,并将其不断地完善,这样能够让企业及时、全面地掌握机械设备的状况。其次,持续优化管理计划。装备管理过程中,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以往管理和维修中遇到的问题,优化调整装备内部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并根据设备维护管理的要求进行动态调整,确保设备得到有效保护和控制,为企业生产提供可靠保障。与此同时,持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到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该以企业生产目标为导向,全面分析和考虑机械设备运行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从工作目标、作业内容、操作流程、员工职责分工等几方面着手,全面排查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针对违反规范的操作行为必须追溯其责任主体,然后按照相关制度给予相应的惩罚[4],并引导其完成相应的整改工作,为后续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4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随着我国机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创新,机械设备也在不断更新,设备的安全自动化管理程度也一定会越来越高,技术含量也一定会越来越高。这对企业有关技术管理人员上岗提出了严格要求,所有新型机械设备的专业操作管理人员和
技术管理人员都必须持证上岗,杜绝一切无证人员上岗或者超出有关操作人员范围上岗的现象,应严格实行岗前岗后培训考核制度,所有培训人员必须在完全掌握机械操作管理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机械技术之后,才能正常进行工作。企业可
以通过开展参观体验学习等不同的活动形式,不断宣传和推广行业经验和技术创新,逐步提高企业所有技术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
结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设备发展非常快速。在具体的运行当中,各种问题、故障的发生也是无法避免的,企业工作人员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要正视这些问题,通过规范机械设备操作、强化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等,保障机械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掌握问题发生的规律,提升机械设备运行效率,确保机械设备运行安全。
参考文献
[1]杨斌.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0(06):37-38.
[2]彭学清.浅析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科技风,2019(24):153.
[3]陈聪.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J].中国高新区,2018(05):256.
[4]王育蔡.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7):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