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政远
兰陵县消防救援大队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城市化建设脚步的不断加快,城市建筑面积越来越少,使得城市建筑必须通过建设高层建筑来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居住需求。随着高层建筑的建设与投入使用,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给人们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由于高层建筑自身建筑特点容易引发火灾的发生,且在火灾发生时人员的疏散逃生及灭火救援都有着较大的困难,严重的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必须针对高层建设的建设特点及建筑结构等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疏散逃生计划和灭火救援的方法,来保证高层建筑中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
关键词:高层建筑;疏散逃生;灭火救援;对策
引言:为我国满足城市化建设和人们生活质量的共同需求,建设高层建筑对减少使用建筑面积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随着高层建筑的高度不断的增高,其安全隐患也随之加大,在高层建筑中一般用于大型写字楼及商厦中,人员比较密集,电器较多再加之高层建筑自身的建筑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火灾隐患不断增大。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疏散逃生及灭火救援面临着巨大困难。本文主要针对高层建筑中火灾特点、高层建筑火灾逃生及救援中面临的问题及挑战、高层建筑疏散方案及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对策等问题进行阐述分析。
一、高层建筑中火灾特点
(一)易燃易爆物品及火灾隐患较多
高层建筑建成之后一般都用于写字楼及大型商厦或居住住宅之多,人员相对比较聚集,用火用电较多,增大了火灾的安全隐患[1]。其次是在大型商厦中例如餐饮部分或居民住宅的厨房中就存在的使用明火的现象,或者是办公区域有较多的大型电子设备线路较多也会出现线路问题所带来的火灾隐患。
(二)自身建筑易引发火势的加大
在高层建筑中,由于楼层较高,每一楼层都设计相应的电梯,其次,高层建筑中的煤气、水管及垃圾处理等都是一些管道设施。而这种管道设施在火灾发生时烟雾蔓延容易在管道中快速流传,使得烟雾蔓延的速度急剧加快,发生烟囱效应。而管道设计确实高层建筑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结构特征,同样也是由于管道的设计会加速火势的增长,给灭火救援带来较大的困难。
(三)人员疏散困难
一般高层建筑都是楼层相对较高,在火灾发生时,一般电梯是禁止使用的,因此,所有人员逃生只能选择楼梯步行进行逃生。在高层建筑中由于人员众多,其中不乏一些老幼病残孕等人员,这更是大大加重了疏散逃生的难度。其次在火灾发生时,人们由于受到惊吓内心非常恐慌,在楼梯逃生过程中由于过度慌乱容易发生踩踏事故,容易给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二、高层建筑火灾逃生及救援中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一)高层供水问题
首先高层建筑高度较高,由于压力问题,所在楼层越高,水压越小,一旦楼层较高的地方发生火灾,水压达不到,给灭火救援增大了较大的难度。一般在高层建筑中都建有一些消防救援措施,但是这些消防措施在一些小的火灾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在面对大型火灾现场时根本手无缚鸡之力。其次是一些消防设施由于缺乏及时的维护与管理导致消防设施出现故障,无法供水,存在只是摆设。其中我国灭火救援设备与高层建筑的楼高建筑不相匹配,消防车的射水距离达不到楼层的高度,这同时给火灾救援加大了难度。
(二)通风排烟问题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造成人员伤亡除了明火烧伤以外,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物体燃烧所释放的烟雾吸入人体的肺部,造成呼吸系统的损伤,严重的话会导致窒息。而在超高建筑中,自身建筑结构中首先考虑安全问题,对多数区域进行封闭式处理。同时通风装置的设置例如窗户的通风口较小,一旦火灾发生无法保证建筑中的空气进行有效流通,产生的烟雾无法及时排出,使得大量烟雾在建筑内,给人们的呼吸系统带来严重伤害。
(三)电气设施的应用增加了安全隐患
由于我国科学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遍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较大的便捷,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2]。在高层建筑中,为满足人们多元化的需求,多数地方都应用了自动化智能化的设施。但是由于自动化实施用电量较大,其中存在一些不可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为高层建筑增加了安全隐患,使得火灾发生的几率也在不断上升。
(四)火势增长速度较快
由于高层建筑设计中设有较多的管道及电梯设备、电缆设备等等;使得一旦高层建筑内发生火灾,火势蔓延管道及电梯快速蔓延,加速火势增长速度,使得火势在短时间内蔓延至整个建筑当中,在灭火救援人员到来之前,火势已经无法进行有效控制。
(五)缺乏相应的灭火保障
在高层建筑中,多数楼层及地下室区域都有网络信号的屏蔽。在火灾发生时,由于没有网络信号,被困人员不能及时向外界进行求救及时的着火原因及着火点进行准确的表达,这会使得救援人员错过黄金救援时间,从而影响救援的方案设计。其次,是在高层建筑中,一旦发生火灾,电梯禁止使用,一些救援应急设施不能及时输送到高层建筑中,大大影响了救援质量。
三、高层建筑疏散方案
(一)合理利用消防电梯
在高层建筑中一般都设有相应的消防电梯供紧急时代使用,在火灾发生时,其他客梯与货梯的电源会自动断电,而消防电梯和其他电梯的线路不在同一线路中,一旦发生火灾,消防电梯就会自动启动自身备用电源,供被困人员疏散逃生使用[3]。因此,在设计高层建筑疏散方案时应合理利用消防电梯进行人员疏散逃离。一般消防电梯与其他客梯货梯相比,内部空间较大,且运行速度较快,能够使被困人员在最快的速度内进行疏散逃生,其次消防救援人员在进入建筑内进行救援时相关救援设备也能通过消防电梯快速进入着火区域投入救援。其次在实用性消防电梯时应首先与消防电梯控制室及时联系,保证消防电梯的运行与救援人员有效的配合,较少救援时间,提升救援质量。
(二)合理利用辅助安全疏散设施
在高层建筑中,建筑在施工中都建有相关的辅导安全疏散实施,例如避难层等等;因此,在疏散救援时应合理利用辅助安全疏散设施进行有效救援。在比避难层相隔较近的楼层中,引导被困人员进入避难层然后利用消防云梯将被困人员有效的运输至安全地带,能够有效的加快人员的疏散速度,避免救援时间过长给被困人员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四、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对策
(一)加强对群众预防火灾的宣传及防范责任意识的建立
首先,要加强对高层建筑内群众安全意识的提升,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认识到火灾的危险性,在日常生活中减少明火和大功率电器的使用,减少相应的安全权隐患[4]。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防火的宣传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并对一些基本的疏散逃生及灭火方式进行相应的学习与培训。
(二)加强消防演练工作的开展
由于高层建筑自身机构特点相对比较复杂,在紧急情况发生时由于对高层建筑内的设计不熟悉,导致逃生路线混乱等等;因此,应加强对群众的消防演练工作,加强群众心理的建设和应急处置能力的建设。
(三)保证现场救援充足的供水
只有在火灾救援时保证充足的供水量,才能为救援提供质量保证,减少相应的救援时间。首先要保证高层建筑中供水压力,只有充足的压力才能保证水的射程能够有效的进入着火点进行灭火救援。其次应充分利用周边设施的供水系统为消防救援车提供充足的水量,满足救援需求。
结语:综上所述,我国高层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加,在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和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应针对高层建筑防火疏散逃生及灭火救援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1]徐元元. 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高层建筑火灾应急决策研究[D].郑州大学,2019.
[2]慕睿鹏. 基于消防救援工作实际探究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中的不利因素[J]. 今日消防,2020,5(02):85-87+123.
[3]吴林洁. 关于城市高层建筑火灾消防及安全逃生策略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20,17(18):133+135.
[4]张海涛. 关于加强高层建筑火灾灭火救援行动的几点思考[J]. 今日消防,2021,6(02):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