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学生拖欠作业的原因及应对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8/5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8月   作者:陈琼超
[导读] 一、 学生拖欠作业原因分析 :1.缺乏学习的兴趣;2.学习成绩差;3.父母教育、监管的严重缺失;4.父母思想扭曲,学生缺少勤学精神;5.“读书无用论”的负面影响;6.教师关爱少,处理方法不得当。二、 解决问题的策略: 1.做好家长和学生的思想教育,形成正确的学习观;2.教师的责任心与爱心要共存;3.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习兴趣;4.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5.做好家校合力共育工作。

陈琼超  广西省玉林市容县十里镇黎读小学  广西  玉林  537500
【摘要】一、 学生拖欠作业原因分析 :1.缺乏学习的兴趣;2.学习成绩差;3.父母教育、监管的严重缺失;4.父母思想扭曲,学生缺少勤学精神;5.“读书无用论”的负面影响;6.教师关爱少,处理方法不得当。二、 解决问题的策略: 1.做好家长和学生的思想教育,形成正确的学习观;2.教师的责任心与爱心要共存;3.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习兴趣;4.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5.做好家校合力共育工作。
【关键词】剖析   拖欠作业   原因   应对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8-246-01

        正文:
        所谓“拖欠作业”是指学生对任课老师、学校领导布置的以书面形式完成,背书、预习新课,上网搜索资料,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或进行一些社会现象调查等一切与教育教学有关的作业,无法按时、按质按量去完成的,统称为“拖欠作业”。
        “拖欠作业”一直是我们小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也是令任课老师、学校领导最为头痛和纠结的事。而这一现象的存在对于我们学校以及班级、学科的管理、教育、教学等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一个班里,如果今天有一两名学生拖欠作业,教师未恰当的处理,明天就会有更多的学生加入到拖欠作业的行列,对提高学科、班级、学校的总体教学成绩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每天按时完成作业是每一位学生必须做的一件事,是学生学好文化知识的最基本保障。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当自己任教的学生中出现这种现象时,一定要深入剖析,正确对待,及时应对化解。
        一、 学生拖欠作业原因分析
        1.缺乏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一点求知的欲望都没有,那么,一切与学习有关的活动,特别是做作业这一项他都不会自主参与。我现在教五年级这班的彭达联同学就是这样的典型例子,从读一年级开始,上课就很少听课,作业基本没做过,每次考试成绩都是个位数,有时甚至一题都不做,拿个“鸭蛋”回来也不感到羞耻。好似一切与学习有关的活动都与他无关,纯粹是来学校混日子,找伴玩的。
        2.学习成绩差。其实学习成绩差是拖欠作业导致的最大原因之一,两者是互为因果的,有一部分的学生在一二年级时学习成绩较好,基本没有拖欠作业的现象,但随着年级的升高,知识难度的加大,再加上上课时不认真听课,脑子也不够灵变等诸多原因,成绩直线下滑,老师布置的作业这也不懂,那也不会,自然而然地就无法按时完成了。
        3.父母教育、监管的严重缺失。现在的农村家庭,大多数年轻的爸爸妈妈外出务工挣钱,孩子就交给爷爷奶奶在家照看或寄养在亲戚朋友家,这些孩子就成了“留守儿童”。很多孩子的父母年头出去年尾才回来,一年难见父母一次面,由于亲情的严重缺失,再加上爷爷奶奶年老体弱,监管不到位,直接导致了孩子情绪不稳定,缺乏学习的自信心,纪律上往往自由散漫,对自己要求不严格。
        4.父母思想扭曲,学生缺少勤学精神。


随着计划生育的有效实施,现在的家庭很多都是养一两个孩子,由于孩子少,家里人都把孩子当成少爷、小姐般溺爱,生活中孩子能做的事都由父母、爷爷奶奶们代办,他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无忧无虑的日子,这些孩子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意志非常薄弱,学习上常有畏难心理、怕吃苦,懒动脑,作业更是完成不了,我任教五年级的彭禹霖同学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每次不按时完成作业,被老师留堂,家长就会打电话来投诉老师说:“我的孩子做不做作业不要紧的,老师你不要为难他,只要他能平安长大就行了,我们家不愁吃不愁穿的”。
        5.“读书无用论”的负面影响。现在农村中大多的青年初中毕业后就外出到广州、深圳、珠海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打工,进入效益好一点的工厂或公司工作,一个月下来也有五、六千的工资,比起小县城的公务员和学校老师的工资要高得多,还有现在社会的竞争力大,有部分大学毕业的人一样找不到单位。在这种情况下“读书无用论”“挣到钱才是真本事”严重充斥着他们的思想,哪里还有心思去学习?
        6.教师关爱少,处理方法不得当。拖欠作业的学生多数是班里的学困生,有些教师因为工作责任心不强,对学困生缺少关爱和鼓励,有时甚至严厉批评和辱骂。这让学困生感觉到自己在班上、在老师心中不被重视,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使得他们在学习上自暴自弃和产生逆反心理,就是要跟老师对着干。
        二、 解决问题的策略。
        1.做好家长和学生的思想教育,形成正确的学习观。班主任要协同其他任课老师在班里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驳倒“读书无用论”;教师平时要多与家长沟通,对于过分溺爱孩子的家长要敢于否定他们的做法,把问题从源头处落手解决,再教育学生,端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态度。还要充分挖掘现用教材及身边的事例展开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获得启发,受到鼓舞,潜移默化,争做一个有理想、爱学习的好孩子。
        2.教师的责任心与爱心要共存。教师在工作中除了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之外,还必须要有爱心,在课堂提问,自习辅导,以及日常生活中要多关爱学困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鼓励、重视,感觉到自身被尊重,慢慢从自卑的阴影中走出来,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老师的关爱和帮助,也一定会唤起他们的尊重和敬意,师生关系越来越融洽,按时上交作业已经不是难题了。
        3.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习兴趣。上课前教师应做足课前准备,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学情,精心备课,运用高效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让学生学的容易、学的轻松,学习的兴趣来了,下面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4.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因材施教”是最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根据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学习能力强弱的不同,可采取分层次布置作业的方式。对学困生应布置一些难度低些,重抓“双基”的作业,使他们在已有的基础上有所收获,加上老师的适时表扬和肯定,让他们有一种满满的成就感,这时还愁他们会拖欠作业吗?
        5.做好家校合力共育工作。家校合力共育是教育成功的决定因素,没有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学校的教育显得苍白无力。所以,教师在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之外,还应时刻关注学生在校的思想倾向,学习表现等,多与家长沟通,及时反映情况,共同探讨管理学生的策略。
        每一位学生都是可塑之才,只要老师能给予他们多一点关爱和鼓励,少一点责备和批评,他们定会发出异样的光彩。
参考文献:
文章来源:《谈有效应对学生拖欠作业现象》
作者单位: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骆家坝镇钟家沟小学  张承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