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赋能风景园林建设多元化研究 邹炯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邹炯
[导读] 随着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风景园林受到人们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数字技术应用于园林建设

        广州山水比德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0308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风景园林受到人们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数字技术应用于园林建设。基于此,为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优势,本文探讨了风景园林建设中数字技术作用,重点研究该技术的多元化赋能,掌握使用要点,以期提升建设质量及效率。
        关键词:数字技术;风景园林建设;数字孪生技术


        引言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与领域,其中包括风景园林建设领域。为掌握数字技术的应用要点,应对数字技术赋能风景园林建设多元化途径进行分析,以此优化园林建设效果,促进园林事业更好发展。
        1.探讨风景园林建设中数字技术的作用
        对于风景园林工程项目而言,在其建设过程中涉及较多内容,例如景观、审美、节能等,通过应用数字技术,能够有效简化设计、建设流程,提高建设质量与效率。具体作用有:第一,通过物联网相关设备和技术,能够实现园林相关信息资料的快速、准确收集与处理,为后续设计和可行性推敲工作奠定良好基础。第二,通过使用3S等技术,能够实现园林空间的分析和各领域信息的提取分析。第三,通过使用虚拟现实等技术,能够以动态方式展现建设内容与景观,提高园林建设的科学合理性[1]。
        2.研究风景园林建设中数字技术的多元化赋能
        2.1数字孪生技术赋能
        所谓数字孪生技术,主要指的是通过物联网设备和技术搭建一个与现实世界相互映射的虚拟世界,通过结合多学科知识、技术,模拟并仿真现实世界,能够为风景园林建设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技术基础。相较于BIM技术,数字孪生技术能够更好的体现园林景区内部水体、植物等景观配置的变化和人与环境间的关系,这主要依赖于物联网技术实时采集的信息数据。以数字孪生技术为基础的风景园林建设模型如图1所示:

        图1数字孪生风景园林体系
        数字孪生风景园林体系建立在现有风景园林信息模型的基础上,且进行了相互融合。风景园林信息模型主要是应用于风景园林建设中项目设计、工程施工方面,是一种信息建模技术,通过三维可视化满足相关工作人员对园林项目的管理与考量。而以数字孪生技术为基础的风景园林体系则是实现了更多方面的管理,有园林施工、项目设计以及后续运营等,是一种一体化信息管理体系,极大的提升了园林建设效率。在数字孪生风景园林体系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发挥其闭环管理、实时交互等优势,能够实现虚拟、现实世界的相互映射,并通过物联网设备和动态交互设备提高系统运行可行性。
        从当前应用现状来看,数字孪生风景园林体系主要应用于项目总体规划水平提升、建设过程优化、建设效果与质量评估、模拟仿真推演等方面,加深了风景园林设计的人文要素,相较于以往传统的风景园林建设,以数字孪生技术为基础的风景园林建设工作能够优化人居环境。同时,通过与人工智能管理系统相结合,能够实现该体系的自主决策,并在相关数据库和学习库中搜索项目建设问题的解决方案,在问题解决后,还能够在库中进行自主学习,实现整个系统的自我优化,提高解决能力。另外,扩展性高是该技术的重要特点,所以,在数字孪生风景园林体系中,通过融合CIM平台,能够助力智慧城市发展,满足风景园林模型模拟及后续建设需求。
        2.2虚拟现实技术赋能
        所谓虚拟现实技术,主要是指将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等技术进行有机整合的一种综合型信息技术,通过准确数据,能够进行虚拟空间的构建,提供沉浸式体验。在数字技术赋能风景园林建设中,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整体展现园林设计空间,以真实、沉浸式的方式开展园林设计与建设工作,增加工程师与园林交互性的同时,还打破了以往传统的设计模式,极大的创新了风景园林的设计与建设[2]。
        虚拟现实技术在风景园林建设项目中,其应用过程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园林建设初始阶段的可操纵性分析应用。在风景园林整体设计过程中,通过开展高质量的数据采集、汇总处理工作以及比例建模渲染,即可在设计初期和合成环节对整个风景园林设计效果与可行性进行模拟,便于相关工作人员对方案合理性的把握。在实际操作中,主要将前期收集的资料载入到系统中,该系统能够自动生成模型,设计人员和工程师直接使用该模型即可完成推演工作,捕捉园林内部元素,从而对工程建设可行性进行精准判断,保证设计的可操纵性。二是设计理念的有效落实方面。对于风景园林建设而言,建设理念是核心,无论是景观的布设还是位置的选择,都是由建设理念决定的,设计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通过以设计理念为技术,结合计算机等技术构建模型,增强模型现实效果,能够通过沉浸式的体验落实设计理念,甚至促进设计、建设理念的更新,帮助设计师掌握转瞬即逝的构思和想法,一方面提高园林设计与建设的完成度,另一方面促进风景园林事业更好发展。三是主体构思工作。该工作主要体现在风景园林建设的发展环节设计,相关设计人员通过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对设计场景进行精准描绘,并形成三维图像,在图像场景变化过程中,能够展现真实的形态和特征,以直观、直接的方式将风景园林建设环境展现给设计人员和工程师,再现园林艺术氛围,从而实现建设方案的优选。
        2.3智慧城市下园林景观智能化设计
        智慧城市下的风景园林建设主要是对景观空间、视觉效果等进行处理,生态实践是其载体,具体应用如下:
        第一,以自然地形为基础,开展风景园林景观规划工作。由于地形处于变化状态,为充分体现风景园林景观的自然特色,在对景观进行规划时,往往会使用智能化技术对景观进行自然推演,以此判断景观规划可行性。第二,智能化照明系统的设计。风景园林景观不仅具有可欣赏性,还需要通过景观夜景照明体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为此,在智慧城市下的风景园林景观照明系统设计中,主要使用感应等和LED等,分别改变光源体、增加光的亮度与多样性。相较于以往传统的照明系统,智能化照明系统将云技术、大数据库以及通信等技术进行有机整合,满足城市照明与夜景照明设计的同时,不会产生光污染和电磁污染等情况,达到节能、降耗、减排标准。第三,公共设施的智能化设计。在风景园林中,公共设施包罗万象,通过使用智能化设计,能够很好呈现多层次的空间效果,同时,通过与人体工程学相结合,能够展现浓厚的人文关怀,在营造舒适、美观的公共环境的同时,实现安全、节能等建设理念,进一步促进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
        结论
        综上所述,数字技术对风景园林建设方式、公共设施、景观等方面具有极强现实意义,促进了园林建设的多元化发展。因此,应对数字孪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智慧城市智能化技术等进行分析,掌握其特点及应用要点,以此实现风景园林建设的现代化技术赋能。
        参考文献
        [1]师卫华,郑重玖,申涛,等.全国园林绿化数字化管理体系及平台建设研究[J].风景园林,2019,26(8):39-43.
        [2]倪宝根,褚忠明,张兴建.数字技术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