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投交通养护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在国有企业中,党建工作是企业发展的基本因素,也是一种独特的政治资源。党务干部是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党建工作的主要推动者,同时也是党建工作的中坚力量。本文将对影响国有企业党务干部能力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提升党务干部能力提出策略。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务干部;提升能力
引言
加强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从而使国有企业明确发展方向,让企业做得更大、更强。而党务干部是党建工作的主要实践开展者,在理论问题和作风问题上,都直接与国有企业中党建工作的成效有重要关系。由此可见,党务干部的素质与能力提高十分重要。
一、影响国有企业党务干部能力的主要原因
(一)企业忽视对党务干部的素质培养
有些国有企业中领导干部的观点是重业务轻党务、重绩效轻思想,甚至会认为党务干部是企业在生活中的调节者,对企业的帮助没有实质性作用,认为政治思想的塑造对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帮助,只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附属品,不具备决定力量。比如,有部分企业并未按照要求配备专门的党务干部,也没有对党务干部的职能引起重视,因此,很多基层的党组织不具备专职党政干部,导致工作业务做的不到位,经验不足,难以有效开展党务工作。
(二)党务干部缺乏全面系统的教育培训
首先,从教育者角度来看,在大多数的国有企业中,党校和行政学院是党务干部是主要培训基地,培训方式是以传统的授课形式为主。在培训过程中,会出现教育目标与教育层次模糊的情况,难以满足培训目标的多样化。其次,站在受教育者的角度上,党务干部一般没有对新形势和新政策进行及时学习和补充知识能量,始终将工作水平滞留在可以满足日常工作的需求上,这种不够积极的工作态度使党政干部人员的整体素质得不到提高,跟不上发展形势,缺乏在现实中有效解决问题的手段。
(三)党务干部管理机制不健全
在有些国有企业中,对党务干部和业务干部没有一视同仁,领导更加看重的是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业务干部,对业务干部人员的晋升较为重视。但对于党务干部而言,即使自身的能力很优秀,也不会得到岗位晋升的机会,在企业中的发展机会明显很少。基于这种不平衡的工作机制,久而久之党政干部就会失去工作动力,得过且过,工作态度不认真,造成了消极心态,进而会阻碍党务干部提升自身素质能力的发展动力。此外,还有企业将党务工作作为“安稳性”和“照顾性”岗位来对待,因此在安排党务干部时,一般会推举年龄偏大的人,这类人员基本是在其他岗位无处安排的人,不具备党务工作能力,因此会影响党务干部整体队伍的能力。
二、提升企业党务干部能力的策略
(一)加强党政干部业务培训与实践
首先,企业要将培训工作做到位。企业定期组织党务干部到各级党校参加业务能力的培训,为党政干部扩充知识面,既能提高理论水平,又可以提升工作能力。同时,企业还可以召开内部经验交流研讨会和党建研讨会,为企业内部的各个基层的党务干部提供互相学习的机会。同时,还可以制定相关的学习计划,鼓励党务干部要时刻更新学习党务知识,学习与工作相互配合,企业可以根据布置的学习任务对学习效果进行定期检查。除此之外,还应该有计划性的对党务干部工作进行轮岗实践,使其在不同的岗位上实践和体验,经历更多的工作实践锻炼,从而增强自身的能力。其次,要注重实践工作。党务干部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理论知识将其深入基层群众中,勇于创新。善于根据总结的新经验来解决新问题,从而获得新的实践成果。事实上,党务工作在企业中是与生产经营息息相关的,因此在实践工作中,培养党务干部的素质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完善党务干部选拔制度与科学管理
首先,企业应该对党务干部岗位人员实行严格的选拔标准和程序,并且要形成一套择优选拔的制度,具体标准为:德才兼备、高效干练、群众公认,让品德素质高、威信度高、能力强且热爱党务工作的人员进入到党务干部岗位。与此同时,要健全党务干部的储备机制,吸引储备干部多参与相关活动和会议,从中逐渐受到党务工作内容的熏陶,来熟悉工作流程,坚定党政干部的理想信念,通过实践来提高工作能力。此外,企业应该将党务干部的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关注考核结果,奖罚分明。对党务干部进行工作考核时,应格外注重党建工作是否能够推进企业发展。并且在考核指标中,不能只以单项工作的成果来对党政干部进行考核,应该全面反映出党建工作的具体发展情况,由此,通过考核结果来选拔党务干部。
(三)提高知识水平与业务能力
首先,国有企业的党务干部必须要全面掌握党建的基本相关知识,在提高自身思想理论水平的基础上,了解党建的发展及规律,使自身能够站在正确的立场上帮助党员群众明辨是非,正视当前遇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其次,国企中的党务干部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党务工作技能。清楚了解党务工作内容,熟练掌握企业中与党务有关的专业知识;还应该熟悉组织内部的人员设置、管理好各项事务;要满足党员群众需求,加强党课的水平,适应党员群众特点;要对党员进行监督与管理,处理好人员在工作上的意见,避免个人与整体发生矛盾[1]。
(四)增强创新能力,推动企业改革发展
如今的时代处于新的发展时期,国有企业的党政干部要具备未雨绸缪的远见,在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还要实现思想的解放,从旧的企业发展模式与管理体制中走出去,要勇于在实践中探索创新。在党务干部工作中,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创新思维方式。在国企中,当基层职工与中层领导都没有认清企业发展形势和前途时,党务干部自身要将国家发展路线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善于对企业的发展有预见性,只有具备预见能力才能正确引导企业朝着健康发展的方向前进。二是创新工作方法。企业的文化建设、思政建设与党建的核心都是促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同时,党务干部应该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摒弃过时的工作方法,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下,走进企业的基层车间,关照职工的衣食住行,让职工深刻感受到党组织的真诚关怀,这样才能稳住职工的心,为企业提供价值[2]。
(五)增强执行能力,贯彻落实企业改革事项
在一些国有企业中,党委会有只说不做的情况发生,使党组织在企业中丢失了公信力,从而导致如今关于党的政策难以贯彻落实。对此,提高综合素质、执行能力,是党务干部务必要做到的。首先,党务干部要组织有力,坚持党委的绝对领导权,坚决执行国家的基本方针,严格按照宪法与法律的规定,为企业做实事。如果遇到重大决策,企业的党务干部需要避免从前的“一手遮天”现象,落实民主集中制,让人人都有发言献策的机会。其次,企业中的党委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增强党务干部的执行力,预防其对权利的滥用,杜绝腐败现象,全面落实企业的改革发展。
(六)增强协调能力,自觉服务于企业
一名党务干部应该具备的最基本能力就是协调能力。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党委、管理层以及基层职工的共同努力,虽然人员层次分为三类,但是由于所处的工作环境和行使的权利不尽相同,所以三者之间依然会存在很多分歧与难以调解的矛盾。当今的各行各业市场都处于饱和状态,针对此情形,虽然国有企业占据市场中的地位和份额较大,但是与之类似行业的企业也会为其施加一定压力。因此,为了能够在新时代中站稳脚跟,全企业上下要团结一心,不仅能够促进自身发展,还能主动占据市场份额,而党务干部,更应该做好文化建设与思政建设,协调企业内部的各方关系,平衡好各个阶级权益,让企业稳步健康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中的党务干部要参加相关的培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企业应该进一步完善对党务干部的实行标准,根据制度的指标进行严格公平的选拔;党务干部应该着重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与业务能力;增强党务干部的执行力、创新能力、协调能力,贯彻落实企业改革事项,忠于为企业服务和谋求利益,促进企业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斌.如何提高国有企业党务干部素质能力[J].精品,2019:037-037.
[2]卫巍.关于加强国有企业党务干部素质建设的思考[J].现代企业文化,2018: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