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措施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9期   作者:李满生
[导读] 文中通过分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现状,提出了施工质量管控措施。

        李满生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公司  上海市 200000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对建筑物投入使用影响很大,要制定管理与控制方案,解决常见施工技术质量问题,提高施工水平。文中通过分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现状,提出了施工质量管控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与建筑物整体使用效益密切相关。但是建筑工程施工环节众多,涉及材料、进度、人员和机械设备等因素,专业性较强,施工流程也很复杂,若是存在疏忽容易引起质量问题。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该做好质量管理措施,合理采取控制手段,从整体上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现状
        一方面,材料选用不合理。若是建筑材料质量不达标,将引起施工质量问题,如防水施工中的沥青品种、油毡品种、抹灰用砂含泥量、木门窗材质选择等,都与施工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以某工程为例,在竣工后发现内墙装饰涂料质量不达标,短时间内将发生脱皮、变色等现象。部分饰面砖吸水率较大,超过了10%,外形规格不整齐,施工时也疏忽了这一点,导致外墙饰面釉面爆皮、空鼓、脱落和灰缝不均匀等质量通病,引起外墙渗水现象。结构板面施工中,提升架口处板面浇筑过于马虎,未关注板筋位置,引起架口处板面发生结构裂缝问题。另一方面,施工方法不当。分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可知,通常不会表现在技术过于复杂的工程中,这是因为重点工程历来受到建筑企业的高度关注,在人员、材料、资金、技术和机械设备上有足够保障,采取了多种措施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而质量问题一般发生在隐蔽工程中。
        2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监管体系不够完善
        近年来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建筑行业现存的部分企业中,依然存在管理模式松散、员工能力欠佳、内部管理混乱的问题,很多标准严格的规章制度缺乏执行力,有制可循但没有严格遵守,而有的企业则是因为缺乏相关的规章制度导致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很多不良行为,同时,对制度的监督执行力度不足,导致标准和规定失去效力,使得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因为缺少建筑管理工作而降低。
        2.2 建筑材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所使用的材料关系到建筑完成后的具体质量,建筑材料质量的缺失容易在建筑过程中造成严重的工程问题。同时,建筑材料有着不同的特性,需要采用有针对性的储存手段,如钢材需要遮盖防潮,避免锈蚀氧化,如果储存方式不当,会严重影响建筑材料在工程建设中的使用效果。如果建筑材料出现质量问题、储存过程中出现损失、建筑过程中受到损坏,要及时更换材料,保证工程建筑材料的质量问题不会影响整体建筑质量。
        2.3 设备管理存在问题
        2.3.1 部分器械的操作人员素质较低
        建筑工程中使用工程器械需要专业水平高的操作人员,且器械操作难度较高。相关使用者必须具备相应的操作或驾驶资格,才能了解如何操作工程器械,同时,具有相关驾驶操控资格的工程器械驾驶员才能完全地发挥工程器械在建筑中的最大作用。操作人员应对器械进行保养和养护,减少工程建设使用过程中对其造成的损耗。除了驾驶型设备以外的其他工程设备,往往没有设置相关器材的操作许可或使用资格证明,工程中的使用者往往通过长期的建筑经验来操作如搅拌机、打桩机等器械,工程建筑方也没有对这类经常进行器械操控的人员进行相关的专业设备知识教导和普及,导致工程建筑中会有一些不规范操作,对工程器械造成损耗,减少其使用寿命。


        2.3.2 器械保养和维修工作不到位
        由于很多器械使用者或管理者对器械不够了解,因而在器械的日常养护方面便存在漏洞,很多器械的使用寿命其实很长,但由于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不专业,器械经常保持长时间、高强度的作业,并缺少润滑液补充、关键部位清洁等养护工作,容易出现设备失灵或是损坏,不仅耽误工程进度,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不必要的工程成本损失。
        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与控制措施
        3.1 完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在施工组织设计上要做到合理性,明确施工与进度计划,加强施工人员管理,避免发生追求进度忽视质量的现象。施工现场要将技术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加大对各施工环节的监督力度,保证施工符合相应规范与标准,避免因质量缺陷引起返工,提升施工质量与效益。要成立专门的管理组织,项目经理和监理人员、质检人员、施工人员等一起参与施工质量管理中,形成多层级的管理模式,让所有施工流程质量得到有力监督。此外,要在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等绩效考核中纳入质量管理内容,与奖金直接挂钩,增强参建人员质量意识,提升施工规范化水平。
        3.2 加强施工材料与设备管理工作
        第一,施工企业应该在建筑材料采购、进场等方面加强管理,采购结束后所有材料需要严格试验,防止出现偷工减料、以劣充好的现象。第二,建筑材料在采购后应该妥善保管,在库房中存放,定期检查与记录,保证建筑材料质量不受到影响。第三,材料采购员应该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了解所有建筑材料的性能,具备较强的建筑材料质量鉴别能力。要将材料试验与检验程序落实,防止低劣材料进场。由于机器设备出错率较高,远远超出人工操作失误的概率,因此在机械设备进场以后,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操作,对各项参数进行有效调控,维持其正常作业状态。
        3.3 提升混凝土与钢结构施工质量
        对于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要求施工人员对混凝土配比进行准确把控,结合实际施工环境与条件,适当调整混凝土配比方案,技术人员要避免盲目根据已有经验开展混凝土配比工作。对混凝土搅拌来说,应该掺入一定量的减水剂,促使混凝土维持最佳状态,在混凝土浇筑、振捣等过程中,也要通过具备丰富经验的施工人员完成操作,做好质量检查工作。混凝土施工结束后应采取先进仪器完成检测工作,让所有指标满足规定标准,提升建筑工程稳定性与安全性,避免混凝土结构发生裂缝、变形等现象。为保证钢结构施工质量,需要在吊装、螺栓、焊接和塔吊等环节加强控制,在吊装钢结构的过程中应该做好柱体防护工作,对所有螺栓均要求紧固,认真检查确保所有螺栓处于最佳安放位置,提升螺栓结构的稳定性。施工中也要采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若是螺栓安装出现问题,应该明确具体的责任人员,重新对螺栓进行调整,促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升。
        3.4 通过培训提升人员素质
        对现场管理人员来说,需要定期接受施工管理知识的学习,了解施工的各个关键流程,熟悉新技术、新设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情况。提高管理人员的组织与协调能力,保证建筑材料、人员、机械等组织更加科学合理,让现场施工得到有效协调,避免出现交叉施工的情况。要注重提升管理人员看图纸能力,将施工重点区域确定下来,并通过加强管理工作,特别是在隐蔽工程方面加大监督力度,并重视竣工验收管理,从整体上促使施工质量提升。要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建筑工程中重点项目包括混凝土浇筑、防水、模板和钢筋等,要求施工人员结合具体流程与项目设计要求,合理采用施工技术,增强质量控制意识,才能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打牢基础。
        4 结语
        总之,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很多质量隐患,这需要管理人员、施工人员都引起足够重视,增强自身的质量意识,能够运用多种手段解决质量问题,提升混凝土、钢结构等施工质量。同时要在建筑材料采购中就把握好资料,做好进场检验工作,并明确各环节施工要求与标准,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映固.浅谈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文学教育(上),2020(06):98-99.
        [2]廖蓓蓓.简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要点[J].绿色环保建材,2020(05):178-180.
        [3]张贤龙,丁庆松,张晶.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措施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05):171-172.
        [4]李忠胜.关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对策的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20(01):117-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   ...
•   ...
•   ...
•   ...
•   研究...
•   ...
•   ...
•   ...
•   ...
•   ...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