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乐成 张琳
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00
摘要:现如今,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促进高层建筑事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各种高层建筑物林立不穷,这就使得高层建筑质量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为了提高高层建筑物的耐用性,高层建筑工程中会使用到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有效提高了高层建筑物质量及性能,但值得注意的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在实际施工中浇筑土体量大,发生水化热后释放大量的热量,从而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快速升高,内外形成温度差,最终导致裂缝,因此施工单位必须提高管控力度,有效提高高层建筑物质量。
关键词: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基础施工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施工环节,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每一个环节的施工质量进行针对性控制,以有效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防止出现大体积混凝土表面产生严重的裂缝问题,提高高层建筑基础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大体积混凝土结构
1.1概念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指的是以规范要求为基础,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超过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是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现代高层建筑工程多为大规模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施工中使用得极其广泛,还能提高工程进度。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传统高层建筑施工,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质量的控制力度;尤其在高层建筑中,控制好质量可以更好地实现建设需求,提高高层建筑物性能,降低投资及使用期维护成本,还能延长高层建筑物使用周期。
1.2特点
容易产生裂缝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特点之一,其体积相对较大,出现裂缝的几率也不断上升,混凝土体积变大后,环境温度对其影响极为显著,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其内部水化热累积的热量就越多,实际施工中难以将这些热量全部释放出去,如果操作不当,就极容易产生温差问题,进而导致裂缝问题。对比普通混凝土结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控制裂缝的要求更高,因为一旦裂缝严重将无法修复。工艺复杂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另一个特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增加了不确定因素,进而影响到混凝土施工质量。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必须控制温度,确保细节操作;混凝土材料质量变得更高,品种更加多样,进而要求具有对应的施工工艺。最后一点,大体积混凝土受制于结构必须开展连续浇筑,浇筑量需求大,对整体的结构性要求高。
2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问题的主要原因
通常情况下,在高层建筑技术底板施工当中,大体积混凝土经常会产生各种裂缝现象,其中还存在一种原因就是大体积混凝土周围的混凝土结构相互之间会形成一种制约性的效果,混凝土结构内部会产生较大的拉应力作用,在施工当中如果没有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很容易造成混凝土产生更加明显的内部收缩状况,进而混凝土所产生的拉应力会明显增加。在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混凝土的体积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混凝土内部的拉应力可以和混凝土形变,所受到的变形力形成一种对抗形态,使其保持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同时因为混凝土施工当中,水泥材料会产生水化热现象,同时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水化热温度较大,并且放热的位置比较集中,因此在短时间范围内,无法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可以快速得到快速释放,而水化温度和浇注工作过程中外部环境温度等,通常情况下不会对混凝土内部温度大小产生严重的制约性影响,同时因为混凝土在受力方面问题的影响,也容易造成大体混凝土表面以及其他部位出现裂缝情况。由于混凝土材料本身属于一种脆性程度相对较高的材料,同时外部抗压性能良好,但是实际的抗拉性能相对较弱。
很多工程施工人员具体施工当中,为了全面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抗压性能,通常情况下将钢筋材料直接加入混凝土结构当中,通过这种施工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混凝土构件的抗拉效应,同时不同类型的材料由于性质方面的不同,在混合使用之后所形成的稳定性更高,可以进一步提高高层建筑整体的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
3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3.1底板钢筋工程的施工要点
对高层建筑进行底板施工,由于采用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方式,因此要选择较大的钢筋型号。这种钢筋的型号相对普通混凝土要更加密集,且上下层之间存在差异。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依照施工图的指导,绑扎好钢筋。这一过程中要确保钢筋的各类参数能负荷设计图纸的要求,也要确保质量能够达到规定的标准要求。为了使钢筋绑扎具有一定的整齐度,施工人员通常会用卡尺对钢筋的参数加以限定位置。而对于那些需要相互连接的钢筋,则通过气焊的方式来对钢筋搭接的长度加以控制。
3.2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是确保工程结构的外形和尺寸符合预期的重点环节。一般根据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来确定模板的尺寸。大体积混凝土一般使用泵送混凝土的浇筑工艺,这种工艺的浇筑速度较快,且浇筑面较为集中。混凝土在操作中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同时将混凝土均匀分送浇筑的部位,常常容易使得某一部位的混凝土出现明显的升高。如果使用的是泵送工艺制成的大体积混凝土模板,不能按照常规的方法进行配置,而要根据实际受力来计算出模板和支撑系统,确保模板的强度和刚度。计算大体积泵送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应当依照现行的公式来进行,并取其中数值较小那个值。经过确定混凝土的最大侧压力值之后,要确定模板中各部件的横截面和尺寸,然后安装好模板。在立模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弹好底面立模的线之后,在模板上口或者底面做好标记,也可以将表现放置在竖向做支撑,使混凝土的表面具有标准的统一高度。要固定好焊接在钢筋的支架上的模板,在支护结构上的模板外侧要适当加以斜撑或顶紧。
3.3混凝土的浇捣控制
在浇捣混凝土时要将施工地季节考虑进来。根据后浇带的位置来划分施工段,并按照顺序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要确保能够顺利地浇捣每段混凝土。采用的是商品混凝土对地下室的基础底板进行混凝土的施工,方式是采用固定泵管的方式。配制混凝土时,要控制砂石中的含泥量。选用矿渣水泥和粉煤灰水泥等低水化热的水泥。浇筑之前一定要做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使得混凝土中的各类材料渗入量符合标准。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商品混凝土具有较大的流动性这一特点,依次按照分段、坡度、薄层浇筑和循序渐进的原则确定浇筑的顺序。通过泵送工艺的方法完成较为自然的浇筑,避免管道的拆除、冲洗和接长等,确保泵送的效率。这种方式对混凝土的泌水进行了简化的处理,在初凝时间段内就完成了上下层混凝土的浇筑。要依照泵送时坡度的实际情况,将3台插入式振捣棒配置给混凝土泵,形成三个布置:首先是在出料点,让混凝土能够沿着坡度自然流淌。其次是在坡脚处,将混凝土进行密实处理。再次是斜面的中部,要控制好各点的振捣时间、移动的距离和插入的深度。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层建筑工程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当中,工程施工单位需要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点进行全面掌控,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后续高层建筑体的使用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对于工程施工单位而言必须要充分重视高层建筑基础底板的施工质量控制工作,采取更加先进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和防控措施,从整体上提高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提高高层建筑体技术结构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张甫.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价值工程,2020,39(2):137-140.
[2]郝芬芬.浅析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