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晓娟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裴圩镇小学 江苏省宿迁市 223700
【摘要】 随着我国的教育改革,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在数学学习中学生们的合作精神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的重视,在课堂中引进合作学习的模式,是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本文阐述了合作学习的含义,描述了农村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并通过课堂教学实践中提出了提升农村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以及对合作学习的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教学反思
一、合作学习概述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动上互相配合的过程。合作学习是指根据一定的情况,将学生分成一定形式的小组,教师根据各小组的共同特点,分别与各小组接触,进行教学或布置学生共同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小组进行分工合作,交流探讨,互帮互助,达到预期学习目标,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力的学习。
二、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中的意义
(一)转变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要求要关注全体学生,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全纳”思想意在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关注所有学生,小组学习生生参与。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新课改的不断普及和深入下,教学模式得以一定程度的转变,课堂教学结构不断在优化升级。
(二)转变教师观念,为教师发展服务。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真正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建立好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教师要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观念,深刻的意识到教师是课堂学习的导演、指挥者以及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展开教学的核心和主体。数学教师的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来开展的,引导学生的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小组进行合作,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通过相互合作、自主探索来进行数学的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好的激发起来,还有利于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理解的更加深刻。
(三)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使学习感到需要,是学习的根本动机,是转化外在动机为内在动机的强有力的心理因素,同时,由需要而来的学习动机也是强有力的,在竞争的过程中,学生获得自尊心和成就感的需要更强烈。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新颖而有趣。小组合作与竞争可以激发学生的斗志,鼓舞他们积极向上,克服困难,完成学习任务,获取优异成绩,争取为小组获得积分,强化团队意识,提高集体荣誉感。
通过教师渲染,小组团队学生的挑战欲被激发后非常强烈,学生能够迅速结合教师所讲内容进行思考并抢答。积极的小组合作意识、浓烈的集体荣誉感,它一方面可以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启发大家的思考,提高听课的效率,另一方面还能锻炼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大脑的快速反应能力,将被动的听课变为主动的参与。
三、提升农村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关键点
农村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合作学习,并不只是在课堂上随意抛出一个问题后,让学生小组交流后,简单汇报。如果真的那么简单,那么农村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合作学习也就没有研究的意义了。
从实践经验的角度来看,农村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合作学习要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点:
(一)科学分组
每组四人,将平时表现和测试成绩综合起来编上号以全班40名同学为例,一到十号为十个小组的组长,即为每个小组的一号。11到20号学生,从20号开始倒着编排到一到十组里。那么21到30号学生,从21号开始按顺序编排到一到十组。31到40号,从40号开始倒着编排到一到十的小组里,这样能够较为公平的保证,每个小组的综合实力相当,分好组后给每个组的四个成员按照个人实力编上序号。
(二)明确任务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这么多的任务一个人做不完,合理分工,把任务安排到每个组员身上,组长在每个组员的能力范围内都要分配明确的任务,一号组长起领头小老师的作用,二号协助一号强化自身学习领导能力,努力帮助三号,四号同学三号在合作学习中强化自己学习能力,争取努力追上二号,目标是赶超二号四号同学,学会合作学习,学会学习,即时交流请教,以一号二号为榜样,经过不断努力,超越自我,越来越自信,越来越优秀,这样小组学习时,人人都感受到一种归属感和强烈的责任感。
平时避免出现有的同学包揽大部分工作,而有的同学无所事事的现象分工,尽量用人所长,各尽所能,兼顾公平,分工细致明确,使各成员拥有明确责任意识,提高互相协调合作的效率,在课堂上合理分配任务,确定谁是领学者谁补充谁总结等,确保人人有事做。组长要自信,回答问题,声音洪亮起带头作用,在回答问题交流发言方面,组长做好调控要有针对性,不能只让优生参与,各学习小组将每日情况进行汇总,并将结果及时组内公布并讨论。
(三)积极指导
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活泼的主动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教师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时积极的进行指导,成功激起学生课堂探索欲望,那么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兴趣盎然个个踊跃,这样不但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顺其自然地把探索问题抛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挑战,与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迸发思维火花,当学生再遇问题,会主动尝试思考,想办法解决,这时教师适时的指导会让合作学习更高效。
(四)及时评价
及时多元的评价,增强小组凝聚力,增强小组成员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倾听学会提问学会创新评价,对小组表现以评价小组表现为主,这样小组成员会有较高的集体荣誉认同感。“最会合作的小组”、“善于倾听的小组”、“发言积极的小组”、“提出问题最有创意的小组”、“解决问题最有创意的小组”都能给学生以鼓舞,促进小组高效学习。
例如,在苏教版“认识射线、直线和角” 一课中,给出射线直线角,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他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各个小组都会说出各种答案,这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对比一下,找到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小组讨论结束时,教师可以对每位小组成员进行点评,对于表现好或者进步大的学生,要给与更多的鼓励和掌声。在这一讨论点评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认真听取别人发言、尊重他人的良品质,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学会总结
引导学生及时记录课堂中的闪光点和不足,比如精彩的问题,精彩解答,并进行深入反思,及时交流分享,以交流分享为契机,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学生在总结与反思中学会举一反三,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四、农村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再思考
当今社会是一个合作型的社会,不管是在学习中还是在之后的工作中,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进行必要的合作,只有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同时在工作中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只有有效地和他人合作,提高合作能力,进一步认识到。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强化合作意识在学习中,个人的能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才能与他人交流与学习,激发更大的想象空间。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打好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高年级数学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强化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引导学生自觉与他人合作,提高学习效率非常有必要。
参考文献:
[1]顾燕琪.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策略科教视野,2020,3
[2]隋学斌、王华叶.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思路的实践反思.数学教学通讯,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