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第10期   作者:范锦埜
[导读] 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范锦埜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桃源中心小学 366101
        摘要: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已经影响着我们的方方面面,互联网信息技术同样也融入到教育的方方面面中,影响着教育模式的变化。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现在学校课堂基本都是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来对学生进行授课,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完全不能满足现在学生对于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要利用好信息技术创造出新的新的教学模式,学生才能在数学的学习中有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新模式
        如今教育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变化,对小学数学课程的信息化也是有了新的要求。当下教学模式不能是老式的传统模式,信息技术的引入让数学课堂有了更多的教学模式。新的教育模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围绕好学生数学的学习兴趣运用好不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进行自主性的数学学习,不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习数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1.信息化技术的课程对小学数学的重要性
        数学是抽象化的课程,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教学,对于数学课程这样原本相对比较枯燥的课程而言,如果还是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提升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信息化的技术能够摆脱传统课堂枯燥的模式,让小学数学课堂尽可能减少抽象的特点,更好地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率。[1]
        数学是抽象又严谨的一门学科,在这门学科里有很多概念内容只能用数学语言进行叙述,数学对于小学生是全新陌生的课程,小学生在学习思维上还没有完全培养起来,就很难理解数学学习中相对比较难的改变问题。运用好信息化技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课程,结合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把数学的实用性更好地用好,在运用信息化技术的过程中,一定要多用学生在他们的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举例,贴近学生的生活,也能更好地让学生把数学知识用在实践当中,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真正让学生喜欢数学这门学科。
2.目前小学数学课堂利用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
        虽然信息课堂教学带给小学生很多便利,但同样也会带来一些不能不面对的弊端。首先,虽然信息化技术课堂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所应用,但教师并没有重视学生在数学上的实际学习能力,很多学生都只是机械性地完成课堂的学习。其次,虽然运用了信息技术模式进行教学,但没有实际上做好运用,课堂的本质还是老传统课堂模式,让学生学习完就直接结束教学,学生并没有学到数学知识,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没有学习兴趣。[2]最后,教师忽视了对互联网的正确引导,由于现在互联网上各种信息非常复杂,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的引导。导致了有一部分学生,沉迷于网上的一些暴力、色情的信息;有一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在这个长期影响下,学生从小培养不好会让学生彻底荒废数学的学习,甚至可能走向犯罪道路。
3.小学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不同模式的实验
3.1以范例结合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主动设计突出有针对性的知识点让学生进行学习,规模要符合一节课的课程量的内容,且教师数学教学课程要具有弹性和开放性,并且在数学范例中融入一些人文题材,渗透德育其中,教师将数学课堂任务与该节课程所讲的内容有效融合。让学生在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去更好地完成好课程任务,数学课程任务首先要更好贴近学生们的真实生活,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同样能提升自己的思想。


3.2实行“三级式”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三级式”任务模式是不同于其他教学方式的教学模式,这是对学生学习任务的一种驱动,大任务驱动学生不同学习小任务,让学生任务分解成成三级不同的任务进行推进,这三种任务分别是:基础性任务、巩固性任务和拓展性任务。对于小学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讲,这种任务阶梯的模式更加合理,尤其更能针对数学这样抽样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的学习从易到难,符合小学学生的认知规律,再结合互联网多媒体平台多样化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更加容易理解,不会在学习上出现困难的局面出现。
        一级任务实际上就是基础任务,教师不指导的前提下,学生借助教材和互联网对数学课程进行提前的预习,最后对自己提出问题,第二天的正式课堂上教师进行讲解,完成自己的课程提问。二级任务就是学生在教材跟着教师学习下,尽可能地自主完成,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学习课堂知识,让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更加巩固,而不会很快忘记自己所学的知识,最后的三级任务则是拓展性任务,对于教材中的能发散性的内容,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层级的派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接有挑战性的,学习能力弱的接挑战性弱的,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拓展自己的思维,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获得长足的进步。[3]例如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单位换算的教学内容的时候,运用好信息化技术进行具体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些实景的表演,比如让学生去菜市场买菜,多少斤的菜需要多少元多少角多少分来进行直接购买,组织好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不仅台上表演的而学生能更好地逐步学习,台下的学生也能更好地学习,学生在具体实际应用学习中,更好理解并且掌握好自己在生活中对于金钱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明白数学对于他们生活的真正意义。
3.3进行微课程数学学习
        微项目式的学习更适合小学生数学的常态化学习,把课堂的学习同生活的实际相结合,体现出在课堂学习知识与技能运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去。利用互联网平台让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这是教师对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一种体现,教师要将自己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转变为学生主动对学习的一种需求,这是利用好互联网平台对学生主动性的体现,教师可以通过软件APP等不同的平台对自身能力进行进一步的提高,教师不要对学生全程指导,引导学生自己进行主动的操作,在练习中不断提升。教师只是给一些建设性和参考性意见,没有大问题前提下不要对学生的选择主动评定,延伸学生们在课堂外的学习。例如,在学生们比较喜欢看体育比赛,比如对篮球比赛总分和分差运用好计算能力进行计算,这就等于让学生在无形间进行更好的数学应用,能把自己的爱好同数学微课程紧密结合,也可以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
3.4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对信息技术课堂本身而言,这是对大部分小学学生来讲都是有兴趣的课程,但如果像前面提到的,在信息技术课堂按传统老课堂模式的学习同样会毁灭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对小学学生这个刚进入学校的群体,把教学趣味化能不断激发出小学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从而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进行锐角三角形的学习中,教师利用好多媒体技术结合学生喜欢的动画进行内容播放,引导学生观察动画片中的不同三角形,尤其更好地辨别锐角三角形,通过互联网技术记住经过的锐角三角形图案,学生在观看动画片的同时,教师也能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更加专注
结语
        小学数学课程应该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不仅能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更能提升教师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为小学生在未来数学的学习打下非常好的基础,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处于起步阶段,应该在技术条件上给予足够的支持,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的多样性是势在必行,只有对数学教学模式不断的创新,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教师应该设计好不同的任务模式,真正提升教学质量,才能让学生在未来的数学学习中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吴文瑶, 吴静. 浅析教育信息化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现代化, 2018, 005(001):189-192.
[2]黄旭升. 浅析教育信息化技术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J]. 读与写(上,下旬), 2020, 017(003):173.
[3]张利伟. "浅析教育信息化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东西南北 No.554.06(2020):149-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