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晓雪
威海市文登技师学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育人机制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职业教育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以立德为根本,以树人为核心,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创造条件,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德育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首要内容,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五育并举,德育为先”,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也是贯彻党的教育议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计算机学科是现代教育中的一门前沿学科,同时也是中职生求职择业必备的专业学科,是现代学生最喜欢上的课程之一。在这个领域中在教好书的同时育好人是摆在每位计算机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把德育教育渗透到计算机教学中已成为我们计算机教师的共识,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德育呢?
一、关注学生,热爱学生
如何看待学生是我们如何实施教学活动中德育渗透的一个潜在的不可忽视的前提因素。叶澜教授认为:“每一个学生都具有独一无二的、别人无法替代的价值,而且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我们要摒弃传统意义上的优等生、“差生”概念,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有血有肉的、个性迥异的生命,教师要承认差异、关注差异,正是有了这些差异,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丰富多彩、更贴近生活,也才多了创造和创新。尊重每一个学生独特的生命价值,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仅源于法的规范,更源自教师对其职业的认同和对学生的爱。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作为一名中职计算机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进入计算机房时大声喧哗、对所使用的计算机设备不爱惜、乱丢乱弃纸屑、违反课堂纪律打游戏,因此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尤为重要。从第一节课开始,我要求学生做好几件事:不带零食到机房、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 不随便走动;不能随便删除他人文件或文件夹;下课时正确关机并且摆好键盘和凳子。虽然这些都只是小事,做好了却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所以从开始到现在我严格要求人人必做,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注意小节、尊重他人、做事认真的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力求“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其次,教师要以身作则。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不仅仅是传授文化知识,更是其道德修养的榜样,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在课堂示范教学和上机指导过程中,也应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三、结合计算机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道德渗透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阵地。
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学习《网络基础知识》一课时,我让学生上网查找抗疫英雄和抗疫故事,以及发生在身边的抗疫事迹。83岁的钟南山先生,本来可以避开病毒的危险,安度晚年,但是他在人民最需要他的时候,站了出来。张定宇,他是院长,也是病人,作为收治患者最多的武汉金银潭医院的一院之长,他另外的身份是一名渐冻症患者,他舍身忘我、无私无畏的爱民情怀,彰显英雄硬汉形象。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迎着困难上。73岁的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感染病学家七十多岁的老人,一连7天每天只睡三个小时,她怕一眨眼,鲜活的生命会从她指间溜走。挖机工人王伟像战士一样,扎进火神山医院的施工现场……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一个个感人泪下的场景,通过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强大,幸福安宁生活背后,有多少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把时间和网络应用在学习上。
四、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协作精神
中职生在毕业后面临的任务是就业,技能的高低固然重要,但要在企业中发展,团队合作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我在平时的上课中会经常设计一些大型广告设计,比如设计一些抗击疫情宣传板报或手册,任务量比较大,主题和创意由学生们自己设计,我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的小组分工明确:有搞创意的,有搞设计的,有写文案的,分工明确、井然有序。有的小组成员杂乱无章,一盘散沙,各成员之间缺乏信任。通过对比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所在,让他们自己明白,团队合作才能成功,不注重团队合作注定失败,从而使他们在内心深处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所以我们中职计算机教师在技能培训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五、运用课堂教学,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导向的教育了解企业需求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劳动观念、职业意识、敬业精神、职业纪律、职业责任感和促进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合格技术人才,完善学生品质,这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乃至中职学校各项工作的根本。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进行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道德教育,来提高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比如:我在给平面设计专业学生学习《图形图像处理》这门课程的项目二海报设计、项目四VI设计等内容时,我结合抗击疫情和脱贫攻坚两个时代主题,并结合国庆节、五一劳动节、端午节、母亲节等有意义的节日,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加以引导、逐步渗透。如让学生制作电子贺卡为亲人、朋友送去真诚的祝福,在讨论主题时尽量引导学生把对亲人、朋友的爱上升到对社会上更多需要关心、需要帮助的人的爱乃至对国家、民族的热爱,并要让他们意识到这种爱要靠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
总之,中职学校要树立“先成人,后成才”的教育理念,做为教师应把德育放在首位,强化育人意识,提高育人质量,充分利用课堂这个教学阵地,将文化知识与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感悟人生、珍爱生命,积极向上,有高雅的审美情趣,有良好道德品质,有社会责任感。因此,对计算机教师来说,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仅是教学内容之一,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教学任务和一种义不容辞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