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为牵引加强武警部队处置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研究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郭守乐
[导读]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敏感程度加剧,机遇与挑战并存,社会治理的矛盾逐渐凸显,只有通过合理的引导
        郭守乐
        武警警官学院分队指挥系     610213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敏感程度加剧,机遇与挑战并存,社会治理的矛盾逐渐凸显,只有通过合理的引导,利用多方力量对社会突发事件进行全方面的安全应对,才能够维护我国始终处于一个安定的社会发展环境当中,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基于此,本文主要以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为牵引,探索加强武警部队处置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应对效果,建设完善的制度,以提升综合管理效率。
        关键词:军事教育;方针牵引;武警部队;安全事件

        引言:在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处置上,武警部队参与具有良好的效果,其准备充分,反应快速,侦查能力强,可以尽早的掌握事件发展的情况。投入大量的警力还可以有效的控制封锁现场,确保各项信息流良好的交换,保障整个事件的发展处于相对平稳的运转当中,防止安全事件反弹。但从目前武警部队处置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具体效果上,仍然存在一些显著的问题。
一、武警部队处置突发收安全事件存在的问题
        第一,一些武警部分部队处置突发安全事件时,行动效率比较低,既包含介入时机不当,也包含临场处置不良,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武警部队过度参与。例如,一些武警部队在参与的过程当中处置的过晚,导致事态无法有效的控制,矛盾激化,事件升级,最终酿成群众性的不安全事件。一些临场处置的政策不够灵活,在原则问题上又没有坚守,这就造成武警部队处置的敏感度难以把握,甚至在一些严重性事件时,现场人员过于机械的执行慎用武器器械和不准开枪的命令,造成武警官兵的不必要伤亡。
        第二,在社会安全事件的处置上,各部门的配合不够默契,合作的协同效果不强,例如一些事件上领导的力量权威过大,对于现场调度的把握又不够精准,不能够快速地满足一些人的诉求,因而造成处置的效果事与愿违,还有一些武警部队在介入到社会安全事件处置上随意性过大,底线设置门槛过高,造成现场的局面过于混乱。还有一些武警部队的介入没有与当地进行良好的配合,现场指挥人员陷入到两难境地,既造成武警官兵心生不满,又造成当地的配合参与不够良好,双方扯皮,影响控制效果。
        第三,一些社会不安全事件的处置上,武警官兵处于一个被动尴尬的境地。一般群体性不安全事件发生时,武警部队是在民众情绪比较激动时介入的,那么这里的角色定位和警民关系维护就是一项需要精准操作的问题。然而有一些地区在处理武警介入时定位比较模糊,片面地强调了武警部队的作为,而没有做好自身的配合和后勤保障工作,还有一些地区在武警部队处理的介入程序上存在一定的缺失,没有划定清楚的界限,也没有设定绝对的底线,这就影响了武警官兵介入的操作尺度。
        本质上来看,武警部队介入到社会安全事件的管理上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群体性事件的性质确定本身就比较棘手,且部队职能的拓展导致精力投放和相关保障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还有一些地区的地方政府使用武警部队过于随意,或者是过于依赖,没有合理的设置底线,这都造成当前的很多问题不能得到良好的解决。
二、以新时代教育方针为牵引,加强武警部队参与处置社会安全事件的对策和建议
        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始终以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为牵引,认真贯彻落实武警法,不断完善武警部队参与处置社会安全事件的法律环境。


        (一)强化职能意识,做好思想准备
        第一,在行动的过程当中,武警部队的官兵和管理人员要做好思想上面的准备,正确认识社会安全事件处置的现实性、紧迫性和严重性,宁可千日不战,不可一日不备。不能够麻痹精神,放松准备。同时,在日常的训练和党建宣传教育上,还要引导武警官兵始终保持理智,应用智慧去判断局面,克制忍让,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团结友爱。第二,以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为牵引,做好武警部队的组织上面的准备,尤其是武警大队中队应建立相应的社会安全事件管理观察小组,及时的做好激动的准备。配合防暴小分队的建设,做好齐装满员,能够及时响应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变化。第三,做好行动上面的准备,按照积极主动、广开渠道的原则,获取多方面的节点信息,从而把握好武警部队参与处置社会安全事件的时机。根据武警法以及安全法的相关管理规定和要求,落实社会安全事件处置的多种预案。针对处置力量开展对官兵的协同训练,使得整个团队严守纪律,指挥有力,干部调配,组织健全。
        (二)正确界定社会安全事件的边界和性质
        首先,界定群体性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边界,是武警部队有效介入的基础。武警部队本身就是国家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他们成立的目的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科学的界定社会安全事件的性质,才能够避免不当的介入,影响警民关系。其次,在边界和性质界定上,要按照不安全事件的依据进行科学严谨的划分,根据某一些群体性事件展现出来的对抗性倾向和社会安全事件的危害性作用进行科学的划分。本质上来看,要应对新时代出现的新环境进行灵活的调整。及时的把握好地区出现的警告或者是信号,考虑到群众在社会安全事件当中所扮演的角色,通过及时的政策调整和灵活性的调动,确保整个事件的不良反弹降到最低。更好的通过武警部队的介入,为人民群众服务。
        (三)准确把握社会安全事件的处置依据与策略
        一方面,要把握武警部队介入的行动方向。本身武警部队介入社会安全事件就是一项艰巨、敏感、复杂的工作,只有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坚决服从联合指挥才能够提高综合管理的效果,武警部队也要积极提出自己本身的行动建议,善于将指导性的意见变成本级处置的决心,精准的分析敌我矛盾和敌我关系。另一方面,要充分的做好准备,大部分的社会安全事件,地方政府党委为了快速的平息事态,都会要求武警部队迅速做好战前准备,但武警部队本身要科学的评估多种因素,明确任务分工,细化组织原则。根据地形处置方法和组织指挥目标等等,利用好各种资源,重点检查应急保障落实情况,保障官兵人身安全。除此之外,还要加强组织指挥,严格把握正确的边界,依法行动,慎用武警器械,区分性质处置。
        结论: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要认真贯彻军事指挥教育的原则,使武警部队成为参与平安建设的重要社会力量,推动现代化的军事教育体系不断的完善,进一步发挥部队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当中的作用,提高综合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任伟.武警部队处置突发事件中的信息传播问题及话语权构建对策[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8,(24):242-243.
        [2]薛雅新.基于项目管理的武警部队处突事件任务组织机构优化分析[D].陕西:西安石油大学,2015. DOI:10.7666/d.Y2980384.
        [3]耿聆.危机管理视角下武警部队网络舆情应对策略研究——以“魏则西事件”为例[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18. DOI:10.7666/d.Y3390569.
        作者简介:郭守乐,1968年10月,籍贯:安徽寿县,男,最高学历:大学本科,职称:副教授,职务:武警大校,研究方向:作战指挥,毕业院校:中央党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