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丽婷
广西贺州市昭平县樟木林镇樟村村小学 546807
摘要:小学是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数学也是学生学习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学科,所以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师非常重要的任务。随着新课改在中国的施行,小学数学的教育目的与教育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目的之一也从最开始的让学生掌握知识转变成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学方式也更加崇尚将趣味性,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主动学习,增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 小学数学 有效运用
引言:现阶段的小学教学提倡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起到辅助的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刚开始接触多样的学科知识,可能一时间还不能完全适应,所以教师最主要的是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以小学数学为例,数学是一门对思维要求很高的学科,它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和想象力,但是小学生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有很多习惯还未养成,还处在贪玩的阶段,如果教师没有领悟到这一点,没有将趣味性教学融入到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那么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不会激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的。所以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来讨论如何将趣味性的教学方式融入到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
一、趣味性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1)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前所说小学生还处于贪玩的阶段,很多学习的良好习惯他们还未养成是正常的,关键点在于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养成爱学习的习惯。对于小学数学来说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的知识存在一定的难度,数学的学习过程难免枯燥,再加上现在有的教师还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就会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最后发展的结果就是学生丧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这是不可取的。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就要将趣味性教学融入其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快乐地进行数学学习,这样就逐渐地养成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2)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新课改倡导的教育观念就是要将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体,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充当领头羊和辅助者。教师想将趣味性教学引入到教学课堂,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比如让学生自己拼一些七巧板的样式,锻炼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锻炼学生的脑力,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增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现状
(1)小学教师未重视趣味性教学
趣味性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创新,它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但是有的教师还未意识到趣味性教学的重要性,仍然采用传统的“你教我学”的教学方式,不愿意接受创新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对传统的、枯燥的数学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就是让学生能够趣味学习、快乐学习,将小学生的天性与学习进行有效地结合,达到教学的最大效率。虽说现在国家提倡趣味性教学,但是有的教师却并没有将趣味教学融入到实际的实施过程中,这是需要改变的。
(2)没有确切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点
万物生长都是遵循一定规律的,那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自然也是遵循规律的,教师要接受贪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要做的不是压制学生玩的兴性而是要将学习融入到学生的兴性当中,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也能主动地学习。要大大这样的目的教师就要将其趣味性教学融入到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在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数学,而不是在枯燥的氛围中学习。
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不主动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不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味地用自己觉得合适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只会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3)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新课改一直倡导教师要采用多样式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教师在落实的过程中却大打折扣,不注重教学方式,单一地采用“你教我学”的教学方式,仍然将自己当成课堂的主导者,没有尊重学生的角色,这样是不正确的,长期发展就会让学生成为教师的“追随者”,不会自己主动地进行思考,只会一味地照搬学习方式,这样就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不能锻炼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将趣味性教学融入到小学数学课堂方式
(1)进行数学游戏教学
贪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既然教师避免不了那么就可以将贪玩融入到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游戏搬入课堂,让学生在玩游戏的同时也能学习数学知识,增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导学生学习“认识人民币”这一章节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将游戏引入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教学用的假钞;然后将班级的学生分成小组,并把刚刚准备的假钞分发给同学;再由同学们扮演售货员和消费者的角色,让他们进行简单的商品交换游戏;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谈一谈自己是怎么看待人民币的?再由此发散学生思维如果没有人民币的话,人类应该怎么办的?这样的开放式问题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思考、在游戏中学习。
(2)进行适当的竞赛活动
适当的数学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关系。基于此教室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适当地举行数学竞赛,挖掘学生的数学潜力。例如教师可以在下课的前十分钟出一些数学题,规定在最短时间内能够又快又好的解决就是获胜者,能够获得奖品。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在学生在短时间内锻炼到自己的思维,能够进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集中注意力,受到鼓励的学生会潜移默化的对学习产生兴趣,这样的教学方式也会对未受到鼓励的学生会有一定的鞭策作用。教师也可以布置一些小组探究活动,在下次课程开始时分享探究结果,这样的方式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创建趣味情境教学
如果教师想要避免枯燥的教学课堂,那么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创建趣味情境教学,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例如数学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加减法”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构建一个吃巧克力的情境,教师可以给学生准备一定数量的巧克力豆,先取出十颗分发给一位同学,让其他同学数一数这位同学的手中有几颗巧克力豆;然后教师从该同学手中取走一些巧克力豆,再让其他学生数一数该同学手中的巧克力豆;等其他同学数完之后,教师再分发一些巧克力豆给手里有豆的学生,反复几次来加深班级学生对加减法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的教学方式生动形象,可以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前提下进行主动学习,是值得提倡的教学方式。
小学数学的学习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学会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教学,趣味性教学方式十分适合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将游戏搬入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课堂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效率,因此教师要学会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趣味性教学引入课堂学习中,让学生进行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唐正荣. 论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 科技风, 2019.
[2]杨雄. 试论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 东西南北:教育, 2019(10):0400-0400.
[3]赵彩颖. 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幸福生活指南, 2019, 000(017):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