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荣渊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东山镇镇雄村完小 云南 曲靖 655408
摘要:在小学阶段教学中,体育教学非常重要。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师所要做的就是紧跟教育改革工作的开展脚步,对自身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并重视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以此来保证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文章将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小学阶段;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引言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学生在行为方式和思想态度上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由于各种先进的电子产品涌入,学生的学习、娱乐、生活都开始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样的局势在一定程度上带给了学生更加便利与舒适的享受,但是却也导致学生意志变的薄弱,并且过度迷恋虚拟世界,从而造成了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这样的发展形势,不仅对小学体育课程的开展带来诸多不便之处,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意义
首先,体育锻炼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在体育课堂上学生可以围绕操场尽情释放自我,尽情和班级同学玩耍,学生的压力得到了释放。其次,体育锻炼让学生更专注其他科目的课堂学习。人不是机器,不能一直长时间的工作和学习,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适当放松一下更有利于学习。最后,体育锻炼有利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友谊。在体育课堂上教师会组织一些体育课堂活动,比如跑步、打球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相互合作、帮助,友谊迅速建立起来,班级凝聚力也会更强。
2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现状
2.1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首先,课时量比较少。在小学课程安排中,体育课程的排课量比较少。并且由于平时的考试中体育课不在考查范围内,因此很多的语数外教师会占用本就为数不多的体育课时。这样的行为严重妨碍了学生正常的体育锻炼和运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很不利的。另外,部分体育教师对课程不够重视。在当前的很多小学中,一些体育教师对待体育教学的态度就存在问题,认为小学生的体育课不重要,只要带领学生跑跑跳跳,糊弄完就可以。这样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导致学生在体育课中学不到真正的运动技能,对体育课的兴趣和积极性也会大打折扣。
2.2学校教学器材的限制
小学院校所要做的就是及时对学校所拥有体育器材的种类进行丰富,并及时对较为陈旧的器材进行更新。但经过调查结果可以显示,在部分的小学学校教育中,体育教学工作并不是很重要,他们普遍都存在着忽视体育教学工作的现象。例如在体育器材建设经费资源中的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小学体育器材严重缺乏。体育器材的缺乏导致一些体育教育项目不能得到正常的展开,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养教育的展开,不利于学校创新教学的发展。此外,在中国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由于当地的发展比较落后学校的经费数量不充足,基础的体育教学设备建设和体育教学设备的日常维护都难以支撑下去,又如何去购买体育教学器材。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标根本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落实。
3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
3.1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思考
小学体育教学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思考如何制定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从而将体育教学的价值最大化,寻找有效地教学措施,去引导学生逐一将教学目标实现。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立定跳远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分不同层面去思考教学目标的设立:在运动技能层面,该项课程的教育目标是为了强化学生的跑跳技能,进而使学生能够更加精确的掌握身体的平衡性与协调性,从而为学生今后学习更高难度的体育技能奠定基础;在心理目标方面,跳远的目的则是为了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不善于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或者是小学生对身体的控制能力较差,害怕大幅度的运动会把握不好身体平衡而导致摔倒。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需要为学生讲解运动要领,更为关键的是要为学生分析一些在运动过程中保护自己的有效措施。而这部分内容相对枯燥,因此教师不妨通过组织学生玩布袋跳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并在学生游戏期间为学生讲解与保持身体平衡有关的运动知识,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消化知识内容。
3.2增加专业学习机会,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首先,体育教师应该重视自我提升,应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研究比较先进的体育项目和教学方式,并将其与自身教学相融合,不断为学生带来新的内容和体验。其次,学校应该增加体育教师的专业学习机会,为体育教师提供外出培训和交流学习的机会,让体育教师能走出去,感受其他学校的教学氛围,学习更多的体育教学经验,并将其应用到本校的体育教学中。最后,学校应该重视人才的引进,积极选拔专业院校毕业的体育教师来充实教师队伍,还可以邀请体育运动员来校做演讲报告,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3.3以游戏环节提高兴趣
教师应转变刻板思维下机械性训练的教学手段,适当在教学活动中融入趣味性学习元素,设计游戏环节,营造轻松、活泼的运动氛围。利用充满趣味的、开放的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参与运动的热情。以乒乓球课程为例,在开展“颠球”教学活动时,可以组织学生将“硬纸板”做成球拍,将“塑料瓶盖”做成乒乓球,让他们用标准用具以外的材料练习相关动作,使其在玩耍的氛围中掌握颠球技巧。再者,还可以设计“接力运球”的活动,在运球的道路上设置阻碍,要求学生手持球拍将乒乓球运到终点,训练他们的控球和平衡能力。
3.4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开展体育教学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尤其是低年段学生的教学中,他们刚从以游戏、活动为主的幼儿园阶段迈入到较为单一的小学阶段,他们对于体育课堂充满了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依旧沿用传统的、枯燥的、教条的教学方式,只注重相关理论内容的教学,不关心学生的自身需求,那么就必然会打击学生对于体育课堂的兴趣。长期如此,学生就会认为体育课成为一种负担,对体育课堂的向往也逐渐消失。所以,体育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来设置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并选择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他们对于体育课堂的兴趣。比如,在体育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方法,如老鹰捉小鸡、穿越障碍物等,使小学生在体育游戏中得到学习与锻炼,这样不但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也使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充分感受到了体育的魅力与乐趣。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感受到乐趣之后,他们会产生快乐和兴奋的心理,就会从厌烦体育课堂转变为对体育课堂充满期待,这对于提升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结语
总之,现在无论是小学院校的学校领导还是体育教师,都需要根据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情况,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创新,重视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并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工作的有效性。而学校要加大体育器材的建设力度,给予体育课程更多的教学时间,帮助教师顺利开展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杨大明,阮国耀.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2).
[2]王谈.核心素养视角下提升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1).
[3]黄洁芬.终身体育教育思想指导下小学体育教学的创新[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06).
[4]颜艳.小学体育教学的新探索[J].新课程学习,2015(7):32.
[5]何茵.关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策略的研究[J].课程教学研究,2016(2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