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培养研究分析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3月9期   作者:王雪君
[导读] 近几年,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使得传统教学模式逐渐退出教育舞台。
        王雪君
        河南省       舞钢市实验初级中学     462599

        摘要:近几年,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使得传统教学模式逐渐退出教育舞台。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传统中学生物教学侧重于提高学生的成绩,而对于培养学生形成学科素养这个方面的作用却有所忽视。
关键词:生物教学;科学素养培养
引言
        生物教学在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让学生具有基本的生命观念,能够更好地尊重和爱护生命,在对生物知识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能够进行科学探索,并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在开展中学生物教学的时候,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多个角度、多个方法入手开展教学,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科学素养能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实现发展。
1当前中学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当下的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都将最终的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的唯一标准,在具体的教学中,许多教师仍然保留着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观点,在课堂教学上运用单一的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由于生物知识相对来说较为抽象,教师单纯地对学生进行理论灌输很容易让学生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从而对生物的学习失去兴趣,这对于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显然是不利的。
        1.2学生缺乏对生物实验的认知
        生物学的很多知识都需要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但是大部分学生都在刚开始进行实验的时候展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在后续的学习中却没有主动参与实验的热情,从而使实验无法发挥其效果。究其原因,是很多学生认为实验的作用是对生物学原理进行展示,学生只需要观察现象就可以,不想要主动进行实验操作,影响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1.3学生人生观不健全
        对于中学生而言,其心智尚不成熟,且中学生多数处在青春期,因此思维较为活跃,对于外界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探索能力较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学生的这一性格特点,如果能够很好地利用学生的这一性格特点,对教学会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就当下的教学而言,许多教师没有关注学生的性格特点,也没有关注学生在青春期阶段强烈的自尊心,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打压,导致学生出现逆反的性格特点。因此在未来的教学改革当中,我们要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2生物教学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培养研究分析
        2.1对于教学内容中的跨学科知识展开分析
        教师将本节课的项目课题布置给学生以后,通过设计问题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对于本节课的生物知识形成基本认知,并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生物知识的积极性。以这个教学环节为基础,中学生物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于本节课当中存在的跨学科知识进行深入分析。比如,米酒发酵需要用到酒曲,酒曲当中的根霉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能够将淀粉分解,产生葡萄糖,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够进行酒精发酵,这些关于微生物的知识都属于生物学领域。在米酒发酵、制作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制作中需要对米进行选择、控制接种量的大小、米和水之间的比例以及发酵时间,才能保证米酒的品质保持最佳。

这就涉及到一些工程领域和数学领域的知识,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探索。另外,教师还可以在带领学生完成米酒酿制后,让其自己设计广告词或者包装。通过这样的方式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学生对于跨学科知识形成清楚认知后,能够帮助其从多元化的角度设计实验方案,从而优化生物实验探究环节的效果,达到理想的实验目标[1]。
        2.2鼓励质疑,创设自主实验探究空间
        生物实验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并通过生物实验来探索问题的答案,给学生进行自主实验探究的空间和时间,引导学生自己去透过现象发现其中蕴含的生物知识。比如“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的生物实验教学”,老师摒弃传统的单向灌输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操作。有的组学生在探究觅食行为与食物的气味有关时,发现使用红糖和白糖,白糖那边的蚂蚁明显比红糖多,针对这种现象,学生产生疑问:红糖和白糖除了颜色之外,气味可能也存在不同。进而反思和再次探究。通过资料查阅和实验再探究,学生发现红糖和白糖确实存在气味的不同,对蚂蚁的觅食行为有所干扰。学生通过自主实验探究不仅掌握了探究实验的方法和步骤,还能大胆提出质疑,并尝试解决问题[2]。
        2.3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教师要在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后,要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寻求更加合理的实验方案,着力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蚂蚁间的通讯方式”实验,学生通过实验知道蚂蚁是通过气味进行信息传递的,并进而归纳总结出相关的其他生物之间的通讯方式,认同不同种类的生物有着不同的通讯方式。但是书本上介绍的方法(用小纸片拍成圆弧状,围在食物的周围)对实验结果产生了负面的影响,由于纸片不可能非常平整,一部分蚂蚁从一些纸片的下方靠近食物,这是让我们都始料不及的。学生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思考,最后将小纸片改为大纸,食物放在大纸的中间,大纸的四周用胶带贴在木板上,试验时当侦查蚁回巢的时候,只要转动木板就可以得到弯曲的线路,能达到原来逐次移动小纸片的效果,用铅笔在纸上侦查蚁回程路线的旁边坐好标示,然后只要改变食物的位置,就可以轻松完成实验准备,只等着大队的蚂蚁过来,仔细观察就可以了。学生实验过程中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很好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大大激发学习的兴趣,有效培养其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3]。
        2.4在实验中提升学生质疑能力
        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尊重生物事实和证据,运用批判性思维去探讨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批判性思维是生物学学科科学素养中科学思维的形式之一,也是中学学生发展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帮助他们解除思想的束缚,要鼓励他们用科学的怀疑精神,敢于对课本的实验设计提出大胆质疑,从而提出最佳实验方案[4]。
结束语
        基于科学素养的中学生物实验教学,需要老师用更加新颖的教学方法,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来调动起学生的实验探究兴趣,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实验探究来理解知识内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得到知识与素养的协同发展[5]。
参考文献:
[1]王倩.基于科学素养的中学生物实验教学探究[J].文理导航(中旬),2021(05):3.
[2]潘一亮.基于STEM课程理念培养中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探究[J].读写算,2021(12):19-20.
[3]王学民.中学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策略[J].天津教育,2021(12):109-110.
[4]景建琦.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J].读写算,2021(11):100-101.
[5]李长静.论中学生物实验在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中的作用[J].学苑教育,2021(08):9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