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项目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 陈鹏 陈志鹏 赵西方 周振清 徐继荣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陈鹏 陈志鹏 赵西方 周振清 徐继荣
[导读] 近年来得益于我国经济飞速增长,建筑行业得到了极大程度地发展,相比以往,不论是建设规模还是体量均有较大增加。

        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北京丰台区  100071
        摘要:近年来得益于我国经济飞速增长,建筑行业得到了极大程度地发展,相比以往,不论是建设规模还是体量均有较大增加。当前情况下,社会对于建筑行业施工质量要求日益提升,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控制措施确保其施工质量。建筑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较多,容易产生质量问题。因此,要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就必须提高管理水平、施工及操作人员自身素质、加强原材料和施工方法的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严把施工工序尤其是隐蔽工程工序的质量关。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质量监督;管理措施


        一、引言
        社会对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质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只有我们重视它,按质量要求严格控制它,才能建造出高品质的工程,从而造福社会。建设工程质量不仅要重视某个“点”或“几个点”的管理,更要注意“全过程”的管理,工程质量不仅是静态管理与控制,更重要的是动态管理与控制。工程项目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如环节多、涉及工种多、人员多、项目功能及属性不同,所处环境千差万别等,因此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
        二、影响质量控制因素
        (一)人员因素
        人是施工过程中的主体,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过程施工的工程总包管理人员、劳务操作人员等共同作用。管理人员素质高,就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管理体系、制度完善、措施得力,工程质量水平才能稳步提升。劳务操作人员具备较强的技术水平及敬业的工作作风,就会严格执行质量标准、操作规程以及总包的管理要求等。因此,保证施工质量首先要考虑到人的因素。
        (二)材料因素
        材料是工程项目的后勤保障,是物质条件,材料的质量决定着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标准,工程质量也不可能符合标准。由于施工中所需材料种类繁多、基数大,采取全面检查是不现实的,但采取抽查难免产生遗漏。另外一个项目中材料费占比较大,一些承包商拿到工程后,为谋取更多利益,不按照国家标准、技术规范中要求的品种、规格、技术参数等采购相关的成品或半成品,或者物资人员素质低下,对原材料的质量不进行有效的控制,从中收取回扣和好处费。有的建筑企业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约束机制,没有成熟的办法杜绝不合格的劣质产品进入施工现场,使用到施工过程中,给工程留下极大的工程隐患。
        (三)方法因素
        方法是指工程项目在整个施工周期内所采取的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等。在方法上出现的问题是较多的,如制定了施工组织设计,不能严格遵照执行,不按照标准和规范施工,不注重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不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特别是施工方案的可行性高低,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拖延进度,增加投资。
        (四)环境因素
        能影响项目施工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管理中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等;劳动组合、劳动工具、作业面等;当地风土人情、社会治安、富裕程度等。环境因素对于项目施工质量的影响,是复杂多变的,如气象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往往前一分项、分部工程也是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的环境。
        三、质量控制管理措施
        (一)施工前期的质量控制管理措施
        1.完善质量管理机构及质量保证体系
        施工合同签订完毕后,项目部应建立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机构和严谨的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责任制,抓住质量策划制定,质量策划实施和质量策划落地三个环节。要求各部门都应担负起质量管理责任,以各自的工作质量来保证整体的工程质量。
        2.工程测量的控制
        工程测量的控制是施工前期质量控制的一项基础工序,也是施工准备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要做好基准点、基准线、标高、施工测量控制网复核、复测工作,并填报抄测记录。



        3.组织详细的图纸会审
        为了施工前能发现和减少图纸的差错,能事先消灭图纸中的质量隐患,在项目质量策划变之前,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主持熟悉图纸并进行图纸会审工作。审核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后,应与设计人及建设单位进行讨论、协商解决,并做好图纸会审记录。
        4.项目经理必须使分包工程及采购工作处于受控状态并有计划地进行。
        5.项目部应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质量知识、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和培训。
        (二)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管理措施
        1.制定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项目部应依据企业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建筑工程实际施工情况制定质量控制目标,并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机构,制定科学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合理的质量责任制度。一定确保项目部根据质量控制目标明确落实责任到每个部门及管理人员上,从而很好的实现质量控制目标。
        2.技术交底的控制
        由项目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向项目的管理人员,进行书面交底,并签署技术交底文件作为指导施工的技术依据。其余专项方案、方案及措施由编制人员向施工管理人员交底,由一线管理人员向操作人员进行交底。在施工过程中,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发包人或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有关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及设计变更要求,应在执行前向执行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3.工程测量的控制
        在项目开工前应编制测量施工方案,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同时将测量控制方案、红线桩的效核结果、水准点的引测结果报项目部查验认可后方可施工。施工过程中对红线桩、水准点、工程测量控制桩等采取妥善保护,严禁擅自移动。建筑物轴线、标高及关键部位应由专业测量人员测量、质检员检查、技术负责人复核,填报“测量记录"及“施工测量放线报验单"由监理单位签认,确保测量质量。
        4.材料质量控制
        材料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稳定正常施工的条件,也是实现控制进度及造价的前提。
        (1)要对供应人的质量保证能力进行评审,并采用招标“择优选廉"的方式,选择材料供应商,并建立材料供应档案。
        (2)项目部应建立材料储存管理制度,避免材料损失、丢失。进入现场的材料、半成品、应分类标明其来源、加工过程、安装交付后的分部和场所。
        (3)项目部应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检查验收,报检、准用关,确保材料、成品质量。
        (4)项目部应根据施工现场条件、结构模式、机械设备性能,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组织与管理、技术经济等因素,使现场的施工机械合理配备,配套使用,充分发挥机械的效能。
        5.采取工程工序跟踪监督机制
        针对每一项工序交接或隐蔽工程质检中,总包方先进行自检和互检,随后由监理单位介入进行实地复检,如不合格整改后进行二次复检,待符合施工质量要求后签字确认。如此一来最大限度的确保工程每一项工序符合规范要求从而提高施工质量。
        (三)竣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管理措施
        工程竣工后进行检验以及试验,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应根据竣工资料编制的相关要求收集资料,如建筑工程施工记录、隐蔽工程施工记录、分项工程施工记录、相关工程构件的质量合格证明材料以及各种材料试验资料等相关资料。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安排项目生产人员、质检人员、技术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检验、评定。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纠正措施并再次验证。工程施工质量达到相应的规定要求将竣工验收报告上交监理单位及建设单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当下的建筑行业背景下,一定是以质量安全为核心内容,牢牢把握住质量关。施工企业只有认真负责的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落实责任制,完善施工管理制度,加强检查力度,在质量管理及培训上不断进行改进和加以完善,才能真正搞好质量管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