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查哈阳农场有限公司农业发展部 黑龙江省大庆市 162116
摘要:我国属于农业生产的大国,农业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进步。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化生产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影响生产动力向前发展的关键。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民生产强度降低是关注的重点问题,农业机械的推广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不仅能够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升,也能够为农业转型提供了可能。农机推广工作的开展和落实是新时期农业生产技术提高的重要手段,要积极配合推广农机推广工作,实现农机现代化发展,并为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农机推广;农业机械;行业发展
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包含了绿色发展、脱贫攻坚、科技改良等内容,而农机技术推广对于农耕文明的提升、人和自然关系的改造、精准脱贫、农业技术革新乃至于精准农业体系的构建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农机技术推广当中需要结合农村实际情况以机构培训、技术下乡、在线培训为具体策略,保证农机普及以及技术下沉,最终使乡村振兴目标得以实现。
1农机技术与推广概述
1.1农机推广与农业机械化的概述
在农业经济体制发展中,农机推广是通过农技推广工作中一系列职能范畴,将农业机械与先进的机械化技术水平运用到农业生产发展中进行体现的。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经营中主要体现在应用满足先进农业机械化设备,满足农业经营行业生产的硬件条件需要,提高农业经营的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经济效益的过程。总之,利用先进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代替原有手动工作工具[1],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快速发展,加快推进农业生产经营进程,减少劳动力与资源的消耗,进而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和农业生产总值。
1.2农机技术推广的意义
将农机技术推广到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对农业的实际发展和经济发展都至关重要。在国家加强对农机技术推广的过程中,人们能够逐渐认识到运用农机技术的价值,使得农民能够根据自身实际的农业生产情况,将各项现代化的农机技术运用到其中,既能够减少生产中对人力、物力与财力资源的消耗,还能够在有限的农业生产时间内高效率地完成工作。因为现今进行农业生产的人群都是年龄较高的人群,年龄小一些的人员都在谋求其他的生存方式,如若一直让高龄的农业生产人群生产作业,农业人员将会超负荷地进行工作,严重影响到自身的身体健康,自然我国的农业就无法实现预期的发展目标。所以将农机技术推广到实际的农村农业生产建设中极为重要,这可以使我国农民都能够树立正确的农机技术应用意识,积极地学习各种农机技术的运用方法,减轻自身进行农业生产的负担,进而在实际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实现农机技术与农业生产的有效结合,促使农业生产质量与效率的不断提升,不仅我国的农业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水平同样会不断提升。
2农机推广工作的现状
2.1专业化农机技术人才不足
农机推广通常是县级、乡级,经济水平是有限制的,同时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对农机使用存在盲区。加之农业生产本身就有特殊性,因此农机推广工作人员常数量不足、纪律不严、工作积极性不高,专业技术水平不高,不能有效的宣传农机工作,使得农机的后期使用受到限制,也不利于农业的机械化发展。在农机推广工作的宣传中,会涉及到很多专业的技术性问题,但是县级、乡级农机推广人员一般年纪比较大,专业技术知识不足,无法很好的进行宣传推广,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机械业的发展。
2.2服务意识和方式滞后
农机推广工作中,很多推广人员的思想不正确,积极性不足,单纯按照上级指示工作,自主性不足,无法结合实际的农业情况提供科学化的建议和意见,只是按照制度标准进行工作,无法探索出合适的、满足实际情况的三农政策来提高农机推广的效率和效果,导致农业的发展受到限制。作为推广人员应该是努力为农民提供专业化知识,向农民接受农机的好处,并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让农民对农机具产生使用的信心,从而实现农机推广的目的,并促使农业机械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2.3农机技术推广当中责任落实不佳
首先,基层政府对农机技术推广缺乏足够重视。因为缺乏各地主管部门的重视,导致监督薄弱,所以乡镇农机站、农科站等责任意识差,在工作中存在形式主义。其次,在推广过程中缺乏创新,仍然以单页宣传、培训座谈为主,没有对不同村寨的具体情况形成分析,导致推广工作“一刀切”。再次,工作缺乏阶段性总结评价,绩效考核水平低,有关主体不能获得精准奖惩。
3提升农机技术推广,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策略
3.1建立监督机制,积极落实责任
首先,制度方面。从县、乡镇、村建立农机技术推广的行政监督,做到责任划分,实现“第一责任人”问责制度,提升各级主管领导重视程度。其次,人的方面。发动农村群众形成民主监督,鼓励群众反馈意见,确保各级主管部门处在民主监督范围内。再次,管理方面。构建细致的考核系统,对主管部门展开考核,结合实际落实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务必使农机技术推广工作落到实处。
3.2做好机手的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服务
很多农民不愿意购买农业机械,主要是因为他们对机械的知识掌握不多,接受程度低,操作能力弱。为做好农机推广工作,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机手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操作和使用农机的技术水平,也可帮助农民更好地掌握农机维修技术,延长机械使用寿命。熟练有经验的机手要积极发挥自己的先进作用,给新机手更多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能快速掌握相关技能,从而达到独立操作的水平。对于购买了农机的农民,可以对其进行培训,向其讲解一些基本知识,同时对其配备技术人员,随时向其讲解相关技术知识。
3.3在农机技术中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
新兴技术的崛起并不能代表农业的进步,技术的广泛研究与种植人员对农机技术的掌握程度并不匹配。目前,我国农机技术应用仍处于推广阶段,工作难度大,相关制度尚未建立完善,因此,国家应进一步推动农机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中的推广应用,开展科技示范户宣传活动,以“面对面”“零距离沟通”的方式,帮助农民了解信息技术和农机技术。相关专家对种植户进行农业技术指导,鼓励种植人员尝试选用新品种,推广使用新技术的同时激发种植户的探索欲,通过不断的成果展示与实践研究让种植人员感知学习,用心参与日后的技术学习提高自身的种植素养,加强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中的推广与应用。
3.4重视农机推广与农业产业结构的结合
农业现代化发展给农业产业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机不仅是一种技术进步,同时也是一种思想的植入,只有整体上提高农民的主体意识才能让农业现代化实现的更快更好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因受到各类技术的推进而不断发生变化,随着机械农业、自动化农业、智能农业、旅游农业等许多新概念的形成,把农机推广的思想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整体意识,不断挖掘新技术来发展农业生产,从而提高经济收益,发展相关的农业产业,让农民参与产业化生产,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优化自然环境,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现代进程。
结语
农机技术推广能有效改善农村农业生态环境、提高生产效率、解放劳动力,并对构建农村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有积极促进作,也对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人资、技术、管理、制度四个方面,在应对上需要做到责任制,并形成“互联网+农机推广”模式,力求做到精准推广,节约资源、提高推广效率,最终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大勇.加强农业机械管理,发挥农业机械重要作用[J].南方农机,2018,v.49;No.300(08):81.
[2]李佩.加强农机监理执法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河北农机,2018(4):28-28.
[3]黄桂芳.加强农机管理为农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J].农民致富之友,2018,No.581(1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