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研究 陆祺丰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陆祺丰 叶文杰 项雄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气自动化设备在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浙江金固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气自动化设备在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通过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合理使用,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企业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为了保证电气自动化设备能够正常运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目前很多企业在管理和维护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工作中没有达到指定的位置,导致更多的设备在应用中出现问题,所以应该分析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与维护
        1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与维护中常见的问题
        1.1设备管理意识较差
        在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下,各个行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同时竞争也更加激烈。为了能够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企业加大了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应用程度,虽然能够提高一定的竞争力,但对待设备没有管理意识,导致企业得不到更好的发展。比如有的企业只关注产品质量以及新产品的研发等,而忽略了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管理,使得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得不到落实。因为设备长时间得不到有效的维护,导致设备的工作性能会逐渐降低,当设备出现故障时企业才会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维修,但却使设备的使用寿命得到明显下降,并且给企业增加不必要的损失。
        1.2设备管理方法较落后
        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产品是一方面,而管理也同样的重要。设备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工作内容,对保证企业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非常关键。为了保证设备管理工作的质量,应当采用科学、先进的管理办法,不断提升设备的管理水平,充分的发挥设备的性能,从而提成产品的质量,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话语权。不过目前我国多数企业的设备管理方法还比较落后,从而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甚至有的企业因为管理不善而出现停工倒闭的情况。企业设备管理方法的落后主要表现为:①缺乏设备管理办法;②不能够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③维护观念较为落后;④缺乏专业的维护队伍。
        1.3设备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企业制度与企业的管理水平直接挂钩,只有完善的企业制度,才能够拥有具体的设备管理制度。设备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只有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才能够对设备进行更好的管理,将设备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从而为企业增加更多的利润。但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设备管理机构存在重叠或者制度不完善的情况,当设备出现问题时,没有部门或人员去解决问题或者承担责任。此外,因为设备制度的不健全,导致设备的管理工作比较混乱。例如备品备件库存没有统一性,物品的记录情况比较混乱。企业没有对设备进行登记,没有设备档案,导致不能够对设备的维修情况等信息进行查询,对设备的正常使用、管理以及维护产生较大影响。
        2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维护提升措施
        2.1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创新,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自动化水平,会不断的引进新的工艺技术与相关设备,因此企业必须定期对管理人员与维修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通过进行培训能够使维修人员对新的工艺以及新设备有更深刻的了解,能够及时掌握新设备使用以及维修等方面的知识,使其自身的综合能力有较大的提升。而对于管理人员,通过进行相应的培训,能够在开展新设备的管理工作时更加的得心应手,进而最大程度的发挥设备的效能。在进行培训时,企业可以选择采用外部培训与内部培训相结合的模式,内部培训可以按照具体的故障情况组织相关的培训,以设备的具体情况为出发点,使设备维修人员能够掌握不同故障的处理方式,从而提高其维修水平。而外部培训则可以通过邀请行业内的专业人士进行授课或者安排管理与维修人员到相关培训中心进行系统专业的培训,进而使相关人员的设备管理水平与设备维修水平能够较大程度的提升。

此外,企业应当加强设备管理与设备维修的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不断扩大队伍规模,提升队伍人才的综合能力,对促进企业的发展有重要帮助。
        2.2完善企业设备管理制度
        企业如果想要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必须建立自己的管理制度,而设备管理制度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内容,同样需要建立并完善。为了能够达到实际的要求,通常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①对企业现有的设备进行统计,记录已经在使用的以及备用等设备的情况。②加强设备采购管理,对出现故障或者老化情况比较严重的设备要进行统计与分析,明确采购需求,根据实际需要完成具体的采购,确保企业的正常生产进度不会受到影响。③加强设备的维修与保养管理工作的实施,当设备出现故障时,需要及时的通知相关的设备维修人员对设备进行维修,确保整个生产过程不会受到较大影响。同时企业要制定设备保养方案,按照方案中的内容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使设备能够维持最佳的运行状态。此外,为了使企业的工作人员能够保持较高的积极性,应当建立相关的激励制度,并制定奖惩措施,提高设备管理与维修人员的福利待遇,从而提高设备管理维修工作的质量,并改善人才流失的情况。
        2.3建立电气设备巡检保障体系
        建立电气设备巡检保障体系,明确各个岗位的负责人,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确保设备能够发挥其最大效果。由设备管理部门牵头完成电气设备巡检保障体系的建立,同时明确设备管理维护的具体流程,对电气自动化设备进行定期的巡检、维护以及保养。在实际工作中,设备操作人员按照相关方案对设备进行日常巡检,并落实基础的保养工作。而设备的维修人员则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的巡检维修,排查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的排除问题,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2.4提高设备管理维护意识
        电气自动化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主要以人为故障和自然故障为主。人为故障是指相关人员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操作以及维修时不规范而导致设备出现故障;自然故障是指设备受使用环境的温度、湿度以及设备使用时间的影响而引发的设备故障。为了降低这两种故障出现的频率,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设备管理维护意识,使问题能够被及时的发现并解决,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此外,维修人员在完成设备的维修后,应保证所有零件都安装到位,保证设备的完整性,并且能够按照制定的方案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5加强设备的故障排除工作
        在设备正式使用前,通过进行相应的检查,能够明显降低设备运行时出现故障的概率,不但能够降低企业经济损失,同时在进行维修时也更加的方便,对于提高设备使用寿命有很大帮助。因此设备的故障排查工作非常重要,具体执行时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排查设备的电路。如果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电路存在安全隐患,设备在使用时会受到较大的影响。而在对电路进行检查时,通常检查线路以及设备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检查线路主要是检查电线的外观,查看是否有断裂以及绝缘层破裂等情况出现,保证电线不会出现漏电。装备检查主要是检查开关装置以及电线的安装情况,确保没有问题。当检查完线路与装备后,表示已经完成了第一步的检查工作,之后当排查完电路后,假如没有发现问题,则排查主电路与分电路之间的接线点,因为这个位置非常容易出现故障,假如装置不当,会出现漏电以及传电的问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结束语
        电气自动化设备对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市场竞争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保证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运行质量,对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张建杰,田凤英.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现状与相应措施[J].中华建设,2019(8):0257-0258.
        [2]赵亮亮.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管理与维护[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8):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