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措施 周文刚

发表时间:2021/7/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周文刚
[导读] 摘要: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各类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道路桥梁工程是交通运输网络的基础,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
        安徽邦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省安庆市  246000
        摘要: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各类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道路桥梁工程是交通运输网络的基础,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我国幅员辽阔,道路桥梁的施工条件极为复杂,软土地基较为常见,其施工技术难度较大,施工过程中的不当操作极有可能转化为严重的工程质量问题。因此,加强对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的研究,是人们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道路桥梁;软土地基;措施
        1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概述
        1.1主要特点
        软土地基是公路桥梁施工中极为常见的一种地基类型,该种类型所具有的独特性,使得其对于施工具有更高的要求。要想保证施工质量,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就必须把握软土地基的基本特点:首先,软土地基中含有较多的水分,其渗透性较差,施工难度大;其次,软土地基抗剪能力较差,承载力较低,这也意味着如果地基施工不当,也会加大桥梁破坏甚至坍塌的风险。
        1.2常见危害
        作为道路桥梁施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地基,软土地基对工程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其中最为常见的危害主要包括:(1)裂缝问题。软土地基整体土质也较软,与标准化的硬质路面存在着一定差距,同时在道路桥梁工程投入使用之后,车流量大运载力高的现实情况会增加路面的负载压力,导致裂缝问题,同时在裂缝出现后,遇到下雨下雪等特殊天气时,外界的积水会通过裂缝渗透进入地基,对于地基的整体质量产生影响。(2)沉降问题。沉降问题本质上与裂缝问题具有一致性,主要是指在外界积水侵蚀软土地基时,软土内部的颗粒物质也随之流走,使得原有的承载能力受到破坏,在运载量增加的情况下,产生道路沉降问题。
        2软土地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软土地基的上下层结构存在明显差异
        因为软土地基的组成元素较为复杂,所以地基的上层、下层结构会有所不同,从而使整个地基的厚度极为不均匀。在这种情况下,软土地基的整体承载能力会变得极为不平衡,严重影响路桥施工的正常运行。由于路桥施工过程中地基是整个工程的基础,如果软土地基施工方法的选择不合理,则会增加路桥沉降的可能性,严重影响施工建筑的整体质量。因此,要有效提高路桥施工质量,就要从实际出发,从避免软土地基出现沉陷现象入手,根据其特点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
        2.2软土压实技术具有局限性
        由于软土地基中的水分含量较高,因此其压实过程便较为困难,且压实技术的应用效果对路桥的稳定性非常重要。在此阶段,由于软土地基的压实比较困难,并且施工人员的能力非常有限,在压实过程中获得的施工效果常常会不理想,导致施工效果不满足公路桥梁的软土地基应用标准。此外,由于软土地基的出现区域会受到地理环境和天气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雨季施工时,常常会有大量雨水会冲刷软土地基的内部,雨水侵蚀了施工材料,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腐蚀,导致总体施工质量逐渐下降。
        2.3容易出现路面下陷现象
        在道路和桥梁施工过程中,由于软土的性质,软土路面易于下沉,公路桥梁软土层的过渡带受路面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水土流失现象,进而很容易导致路面下陷的现象发生。这些现象的发生往往是由于施工设计不足和施工技术不规范所造成的。路面下陷问题很容易造成连锁性问题,甚至会造成大面的路面问题。由于地基沉降过程中软土层厚度不同,地基强度不同,沉降程度也不同,影响了公路桥梁的稳定性,缩短了使用寿命。一旦发生路面下陷,后期的维护处理便会较为麻烦,不但会严重影响交通的正常运行,可能还要大面积的进行改工、返工等,进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效益损失。很多路桥工程由于软土地基的质量较差,当路桥正式投入使用之后,常常会在短期内便出现路面下陷的问题。这不但会严重影响路桥的正常使用,还会对承建公司造成严重的名誉损失。


        3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期间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措施
        3.1软土地基表面排水法
        对于道路桥梁工程当中软土地基的表层土壤质地勘测完成以后,能够了解到表层土壤当中含有很多的水分,则应该将表面的水分排除干净,减少软土地基表面的土壤含水量,除此之外,向软土地及表面的土壤当中掺入适量的砂砾和小碎石块,这些砂砾和小碎石块的体积应该控制在50厘米至120厘米之间,如此就不会妨碍到软土地基表面土壤的最大承载能力以及最大硬度值,为施工机械车辆的运行带来了许多方便。
        3.2加筋处理技术
        道路桥梁工程当中的软土地基施工期间,向其中增加钢筋,再利用砂石垫层方法来保证软土地基乃至道路的承载能力,对于强度方面来看,软土层结构以及复合层结构存有不同,软土地基施工期间利用排水固结法,能够让路面变得更加光滑平整,增强道路桥梁当中软土地基的总体承载能力。在软土地基施工期间还应该集中布置土木格栅,同时检测道路的软土质地,将软土地基上面的垃圾清理干净,在铺放土工格栅期间应由专业技术人员将捆绑、固定等施工内容做全面,让地基上表层能够铺设匀称,待铺设匀称以后要反复试验,以确保软土地基的施工品质。
        3.3土质换填法
        倘若道路桥梁施工期间的软土地基不能够符合施工实际需要的具体强度与稳固能力,就能够运用土质换填法来加固软土地基。详细的施工流程是:利用局部位置或是全部位置的基坑通过开挖的形式将软土地基当中土层比较薄的并且土壤质地强度不高的土层挖出来,然后埋填处理,这期间一定要选用强度高的材料来做出回填处理,比方粉煤灰或是砂石等高强度的材料。在回填处理施工结束以后,应该利用夯压机械对回填的区域实行夯实施工,如此有益于减少软土地基的沉降量,能够稳固地基的材料密实,增强软土地基的稳固能力以及强度,有益于提升软土地基的总体承载能力。继而使得改变以后软土地基能够符合道路桥梁施工的具体需要,提升道路桥梁在后期使用期间的稳固能力以及安全能力。
        3.4强夯技术
        所谓的强夯技术,也可被成为动力压实技术,这项技术由于具备了设备简单、施工效果显著以及施工用时短等特点,是目前我国道路桥梁工程普遍运用的一种软土地及施工处理方法之一。运用这种技术施工需要用到重量高达15吨到45吨从15米到45米高度的地方实行自由落体,在下降过程中将重力势能转换为动能,在接触地面的一刹那,有些动能会伴随声波向四周扩散,另一小部分的动能由于与软土地基发生了摩擦力而转换为了热能之外,大部分的冲击力都作用在了软土地基上,继而对软土地基做出了夯实处理,多次反复就能够将松散的软土地基变得更加地紧密严实,提升了软土地基中土壤质地的总体强度。但是,这项施工技术却不能运用在高饱和度的黏性土壤质地的软土地基上,在施工期间的泥泞土壤质地的软土地基中也不适合使用这种技术。
        结束语:大部分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都是无法避免的内容。软土地基处理效果不达标,将会引发诸多问题,进而对整个施工进度和质量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施工单位要对软土地基处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对该环节施工的监督和管理,在施工前期进行深入的实地考察,做好相应的勘察设计,针对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采取合理的施工计划。同时选用恰当优良的处理技术,并结合软土地基的实时施工情况,对施工方法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进。通过加强软土地基处理的科学性,能够为整个工程施工打下坚实基础,进而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汪继芳.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措施探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02):85-87.
        [2]赵立伟.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实践[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122.
        [3]冉东升.道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探讨[J].河南建材,2019(05):230-231.
        [4]亢长江.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18):256-257.
        [5]马丽霞.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8):107-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