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6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第4月8期   作者:杨国酬
[导读] 在施工过程中应用预制施工技术,有利于缩短实际施工工期,减少建筑资源浪费,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大大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杨国酬
        江苏省高邮市
        身份证号码:32108419810928****
        摘要:在施工过程中应用预制施工技术,有利于缩短实际施工工期,减少建筑资源浪费,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大大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预制构件施工技术的实施。它可以促进整个建筑业的快速发展。针对预制装配式房屋建筑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并分析施工控制要点,为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研究
        1预制施工技术的优势
        1.1优化居住空间环境配置
        对于一个国家的大多数住宅设计来说,大多数居民认为整体布局不当,过于狭窄,房间之间的差异也不合适。然而,建筑业可以通过预制构件施工技术的应用,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安居工程。由于活动板房的设计主要是基于大开间的设计模式,消费者在买房后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家庭生活的需要进行设计和改造,并灵活划分复合墙体,从而创造出自己满意的环境。因此,预制构件施工技术的应用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建筑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需求。
        1.2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
        为响应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环保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有中间带的建筑物通常使用新的隔热材料,延伸到墙壁、屋顶和墙壁,小到门窗。这些材料不仅在功能上优于其他建筑材料,而且与其他材料相比具有质量和品质优势,从而达到更长的使用寿命,有效避免资源浪费。因此,装配施工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当前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2结构设计要点
        2.1装配结构设计原则
        装配结构设计是一项严谨的工作,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严格遵循设计原则。在装配设计之前,我们需要协调各方面的专业人员来讨论装配结构设计。装配设计应遵循标准化、规模化、少规格、多组合的设计原则,装配式设计应选用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高的建筑材料构件,以保证装配式结构的整体施工质量。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要对抗震设防工作进行探讨,并进行详细的构件设计。在明确了装配式结构的设计原则后,对其设计进行了说明。
        2.2装配式结构的立体设计与平面设计
        装配结构设计时,设计人员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现场资料调查,使设计方案与现场施工相匹配,并根据现场调查结果确定设计方案。设计师根据数据设计平面设计图和竖向设计图。在设计前期,设计人员还应根据设计造价确定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标准,确定施工规模,然后对设计图纸进行初步设计。设计图纸完成后,根据资金和施工现场资料进行进一步的详细修改工作,以满足业主的要求。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还可以利用BIM建模系统集成所有数据输入,进行信息装配结构的模型设计,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绘制平面图和三维图。
        2.3层板与墙体设计
        装配式结构设计是装配式结构设计的核心工作。在装配式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保证结构节点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使装配式结构能够有效地连接各个区域,保证建筑质量。这就要求相关设计人员对预制构件的设计进行科学论证,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细化设计方案。

设计人员应善于运用多种装配施工工艺,保证良好的施工效果,达到缩短工期、节约材料的目的。在设计过程中,应力分量是设计的关键内容。层合板的设计应满足一定的设计要求。层板厚度不小于60mm。当使用150块板时,应采用PC层和RC层的结合,以保证层合板的质量。当层合板跨度大于3m时,设计人员应选用钢框架混合层合板。当跨度大于6m时,应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板,以提高层合板的机械强度。从而更好地保证装配结构设计的稳定性,提高建筑的整体机械强度。在装配式剪力墙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构件数量较多,构件之间的裂缝较多。针对这一问题,相关设计人员应做好预制剪力墙的设计工作,保证施工的方便性,达到缩短工期的设计效果,在确定了预制剪力墙的相关指标后,预制剪力墙的设计应结合现场施工特点进行。在设计要求中明确指出,装配结构在设计中应保证受力构件的竖向力。垂直力应均匀,应力水平应低,以确保垂直支承构件上下对齐,不发生转换。一般应优先选择剪力墙结构,便于预制构件的现场安装。由于施工和安装的困难,应排除内剪力墙的设计。墙底加固时,竖向受力构件应灌注水泥。在设计过程中,采用现浇施工技术进行混凝土的安装施工。通过合理的装配和施工结构设计,降低了预制构件的生产成本,提高了装配结构设计水平。同时,现浇结构设计也可应用于电梯结构和楼盖结构。设计人员应保证墙体结构满足抗剪要求,并适当使用少量PC墙体,以保证预制墙体的可靠性。层合板和剪力墙是装配结构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在设计中,应根据现场条件进行设计。
        3提升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手段分析
3.1工厂预制阶段施工质量控制手段
        预制房屋的施工过程可分为预制和装配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预制厂建筑结构的预制,其施工质量不言而喻。在建筑结构件正式预制施工前,要做好科学合理的设计规划,确保所有参与设计和生产的技术人员都能达到相关要求。同时,建筑原材料的质量必须达标,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施工质量。为保证施工原材料符合要求,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控制。一是合理选择原材料供应商。目前建筑市场鱼龙混杂,政府对市场的监管还存在缺陷,导致市场上大量建筑原材料不合格和供应商以次充好的现象。要求预制厂原材料采购人员要充分了解市场情况,正确合理筛选,注重供应商的资质和实力,还要考虑原材料的性价比,在此基础上合理选择供应商。二是做好建筑原材料出厂检验工作。所有进入预制厂的施工原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其他相关证明。同时,预制厂还应派出专门技术人员对施工原材料进行抽检。只有合格的原材料才能进入施工现场,不允许证件不全或抽检不合格的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确保所用原材料合格率达到100%,为预制装配式房屋结构的施工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安装阶段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预制建筑结构运至施工现场后,需要进行拼装拼接,形成完整的建筑。整个装配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相关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特别是随着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在预制厂预制的各种建筑结构的形状越来越复杂,体积越来越大,这对装配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预制构件施工技术发展时间不长,也不是很成熟,导致行业高技能人才短缺,加之建筑行业人员流动性大,对安装阶段的施工质量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为保证安装阶段的施工质量,在正式施工前,必须对预制构件的质量进行一次初步检查,重点检查预制构件的形状、尺寸、预埋件的位置,孔和插筋的设置位置合理、准确。确保没有问题,然后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操作和施工。在安装过程中,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施工过程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施工完毕后,应按施工图纸进行检查分析。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这个建筑业飞速发展的时代,相应的建筑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本文通过对装配式剪力墙建筑施工技术和层合板施工技术的分析,特别是结合绿色技术理念的实施,对装配式剪力墙建筑结构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升级,优化了应用设计。在这一过程中,认识到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性,建筑业需要重点对装配式建筑进行结构升级和优化,从而提高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乌云毕力格,张全卫.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0,(05):51-53.
[2]文强.论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居舍,2019,(36):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机...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