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炼厂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6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4月8期   作者:李凯 卫江潮
[导读] 电气自动化系统有利于保护电气系统稳定运行,大幅提高冶炼厂电气系统的维护和管理。
        李凯  卫江潮
        河南中原黄金冶炼厂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  三门峡 472000
        摘要:电气自动化系统有利于保护电气系统稳定运行,大幅提高冶炼厂电气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基于此,本文先分析了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然后进行仿真分析。通过设计自动化系统并投入应用,更有利于冶炼厂展开自动化管理维护,保证冶炼厂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冶炼厂;电气系统;自动化系统
引言:随着冶炼厂需求增多,引进大量大装机容量和用电量的设备,不断扩大电网规模,对于用电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气系统稳定运行是冶炼厂正常生产的关键,为了保证电气系统的稳定,需要设计综合自动化系统进行自动化控制,实现对电站调控和管理的综合控制,从而实现继电保护、测量等一体化功能。因此针对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一、冶炼厂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
(一)硬件设计
        为了保证自动化系统稳定运行,冶炼厂的胶带设备至关重要,作为传输数据的重要设备,受到耦合装置和发电机的驱动,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智能化调频功能。在保证冶炼厂稳定运行的基础上,避免浪费电力资源,减少空载的情况,可以通过控制网络在电力系统中引入调频通信模块,将电力数据传递至前端显示区,确定直流电压电流数据,对本地传输装置进行调整。胶带设备使用PLC通信功能建立通讯路径,在胶带设备中将远程CBN常规化模块引入,读取标签建立接收指令,进行接收周期的编辑,提高数据识别率。传输电流为5~15mA,对变频参数进行调整,输入运输精度值,进行电气数据的校准,对动态调速和静态调速进行区分,数据传输电流为40~70A[1]。如果传输电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持当前传输参数,若超过控制范围,可能表示基带受到严重磨损,需要对运输速度进行调整。因此系统使用五台胶带设备,每台胶带设备都需要使用串口和电台连接,每台胶带设备具有唯一地址,保证胶带设备可以稳定运行,和中心控制端保持5~30m距离,间隔5m作为一个节点,依次增加,通过设置胶带设备天线,保证通信的正常进行,由于胶带设备发送以及接收频率一致,保证了数据准确率。
(二)软件设计
        电气自动化控制是根据传输地址,传递数据字节、长度以及状态字节,使用MAC增强机制,由源端被传递至目的端。对于不同业务,形成多次接力中断,为冶炼厂提供多信道协作功能,避免单信道运行风险的存在,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完成数据传输后,使用自动化控制功能编写PLC程序,完成编程后使用仿真器进行模拟,在不占用CPU容量的基础上,使用自动化技术进行电力系统的控制,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使用计算机监督冶炼厂电力系统的运行,一旦发现冶炼厂存在电力风险,需要立即启动对应措施。完成PLC程序编写后,设计冶炼厂数据同步模块。给计算机发送操作指令,对相应位清零,发送计算机信息,同步发送控制数据。使用网络收发方式传递信息,修改信息需要一次性输入,不允许丢失。同步程序设计上,利用自动化技术调用控件,节约电力系统运行时间。
(三)机组模块
        电气设备达到开机条件后,自控模块按照流程启动,PLC程序会发出控制信号,DSP启动调速,实现自控检测。在设备开机后,先确定蝶阀开关以及冷却水状态,如果蝶阀处于关闭状态,先开启蝶阀,对开关和冷却水状态进行检测,延迟3min未接收到反馈后系统不再进行开机流程,发出警报信息。

若检测到冷却水以及开关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在10s后启动调速器,进行Ne状态的检测,有异常情况在1min后不再继续进行开机,发送警报信息。如果状态正常,检测灭磁开关状态。灭磁开关处于异常状态,要立即启动警报信号。如果灭磁开关处于正常状态,延时30s后进入投入准同程序,进行发电机状态的检测,如果发电机状态正常,在指示灯亮起后完成自动开机,开始进行机组自动化控制。
(四)数据库设计
        由于电气自动化系统对于数据时效要求较高,因此数据库的设计要使用实时处理技术。数据库使用存储空间结合CPU的方式进行高效存储。生成模块生成设备信息存入数据库,保存在前置机系统,现场对实时信息进行采集,并保存在数据库内。由于数据储存受到储存容量的约束,实际应用上将数据库的大小限定在内存容量之内,充分利用缓冲模块进行数据的采集以及刷新,有效处理电气设备的需求,实现实时数据的分发以及状态判定。通过数据组数据结构进行数据更新,由于数据库容量限制,采集数据必须要及时转入数据库。充分考虑到内存地址可能出现冲突,采集数据每触发转存方案,可以让系统长时间保持最佳运行状态。
(五)电气监控中心
        在自动化电力系统中设置电气监控中心,作为供配电系统监控功能,对电力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尤其是电气监控中心负责对电力系统的调度和管理,至电力系统的指挥中心。电气监控中心的硬件设施,采用UNIX系统,全厂电气自动化和一体化系统的信息数据上行,在控制命令下下行。分站和子站的监控系统经过光纤通道进行电气健康[2]。硬件配置使用双网结构,配置网络交换机,实现信息共享以及节点设备的检测以及数据处理,配置SACDA设备,完成系统数据库的管理。整套软件配置包括应用软件、支撑软件以及系统软件,其中系统软件提供系统底层支持,具有生成功能,可以适应数据库以及硬件配置的变化,软件系统能够对外来设备进行管理,保护系统稳定。应用软件实现了监控、警报、历史记录、网络通信等功能,让自动化控制系统得到多功能运行。支撑软件作为软件支撑平台,主要为数据库管理系统,面向人机支撑系统、通信管理系统等。数据库的管理主要依赖于Oracle数据库软件。
二、仿真分析
        为了对自动化系统进行直观测试,设计仿真实验,设计西门子操作平台,提供界面程序斑块。使用模拟屏对电气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实时模拟,将电力参数、系统开关量直观呈现出来,实时刷新运行数据。为了让显示系统性能直观呈现出来,以传统自动化系统作为对照,对比两种系统显示波形,观察精准度。以对励磁电压的仿真实验为例,电力系统发电机转子中最重要的设备是剩磁,在谐波绕组中剩磁会产生三次谐波电势,经过整流后提供给励磁绕组提高主极磁场,判断电力系统可靠性。同两种系统进行测试,以5000h为时间节点进行重复试验。对比两组系统测试出来的实验数据,对比两种电力系统励磁电压结果,励磁电压在扰动情况下能够保持稳定运行,并快速恢复到原本的运行状态,即表示自动化控制系统成功。经过仿真实验处理后,自动化系统的波形更高,自动化控制系统具有更突出的设备控制准确率,自动化系统设计真实有效。自动化系统受到励磁电压扰动后快速恢复到初始状态,而传统电力系统保持波动状态,表示电力系统可以稳定运行。
结论:综上所述,经过对冶炼厂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探索电气自动化技术运行,融合了智能技术以及自动化控制技术,推动了电力行业和智能技术融合。在冶炼厂电力系统中,通过设计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化调控,能够让电力系统始终保持稳定运行,支持冶炼厂稳定生产,是冶炼厂提高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凤舞.冶炼厂运行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20(11):19-20.
[2]王风金.基于PLC的冶炼厂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J].中国金属通报,2019(10):79+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