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承跃
松花江水力发电有限公司吉林丰满发电厂 吉林 吉林 132108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工建筑行业也加快了发展步伐。水工建筑行业作为我国城市建设的基础行业,是社会经济构成的主要部分。在水工建筑行业长期发展以来,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会直接影响着我国水工建筑行业的发展。本文就对水工建筑结构设计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水工;建筑;结构;设计;质量控制
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基础就是水工建筑混凝土的结构设计以及对施工质量的控制,会直接影响到水工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成本以及施工周期,同时也会影响到建筑结构的稳固性和安全性以及建筑的使用寿命。建筑的安全性以及稳固性会直接影响到建筑企业在行业内的地位以及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从建筑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优化水工建筑混凝土的结构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能够确保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简而言之,只有安全生产,重点把控,全面检测以及应用科学调整的方法才能保证水工建筑工程顺利实施。
1、简析水工混凝土基本结构设计的相关概念
水工混凝土基本结构的设计,是水工施工建设环节内需要技术人员着重掌握的工作流程之一。在传统基本结构设计工作开展的实践性工作环节内,工作人员往往将混凝土建筑原材料在施工中的硬度问题,作为主要与核心的研究问题。鉴于水工建设施工项目在完成施工过后,将长时间被放置在水下施工作业的环境之内,如何有效保障相应建筑项目的实际质量,一直是受到国家建筑行业相关领导部门重点关注的研究内容。技术人员在实际建设环节内,应当尽可能保障对易腐蚀性建筑原材料的应用。各种混凝土建设项目基本结构的设定,除了要严格遵循国家建筑施工行业基本工作规范的基础,还要注重对各项施工对象定期开展适当的检测与维修工作。面对水工建设项目在实际投产施工过程中,因受到不同因素影响出现的损伤现象,可以通过设定富有针对性的维修保养方案加以修定。无论是项目施工成品的内部结构,还是相应混凝土建筑原材料使用的组织构建,都应当通过选用科学有效的组织构建,以确保相应水工建筑施工项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水工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法探索
2.1从原材料控制施工质量
原材料是顺利施工的首要条件,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水工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和效果。一般而言,混凝土都是由砂石、水泥、水等组合而得的。因此,对原材料的控制也可以说是对砂石、水泥、水等具体组成因子的控制。有关研究表示,混凝土强度随水泥强度变化、石头颗粒大小变化、混凝土混合的变化而变化,在具体施工时,就必须建立随时抽查机制,对原材料进行实时检查。同时,还要求质控人员必须学习最新的理论和知识,不断提升自身技能水平,深度掌握原材料的变化规律,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合理解决方案。
2.2浇筑和振捣
对于水工建筑,大多属于大体积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开始前,应先做好施组设计,按照适当的走向、面积与顺序进行浇筑,期间注意不可留设施工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应分区和分层进行,各层的实际浇筑厚度根据振捣深度确定,使下层混凝土在达到初凝之前完成对上层的浇筑,在大多数水工建筑工程中,浇筑分层厚度一般为30cm。对长条状结构进行浇筑时,也要做好分段与分层,具体的分段长度通常按10~15m控制。不论结构类型如何,都要保证浇筑一次性完成,若浇筑间断,且间断时间超出混凝土初凝时间,则要按照施工缝对接缝进行处理。
在做好混凝土浇筑的同时,还应切实加强振捣,所有构件都要充分振捣,避免漏振,在振捣的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①当采用插入式振捣的方法时,振捣棒实际插入深度应控制在其有效半径1.5倍以内,同时要注意不能产生死角;②振捣棒要和模板之间保持50~100mm的距离,如果两者发生接触,将对振捣后的混凝土成型质量造成很大影响;振捣上层时,需将振捣棒插入到下层50mm,确保两层能够形成整体;③如果混凝土振捣由平板振捣器完成,则需要在混凝土表面完全覆盖;最后,振捣的位置与次序应根据模板实际情况,并结合振捣器自身性能确定,开工前认真做好试验检测及调校。另外,还要充分结合相关经验,确定振捣是否完全,当出现以下几种现象时,说明混凝土浇筑充分:混凝土表面实际高度保持稳定,没有明显的变化;不再产生气泡;混凝土表面开始泛,且保持平坦与光滑。
2.3变形控制
在水工建筑施工中,经常可以看到构件裂缝及结构裂缝等问题,这也是水工建筑结构中的常见病症。为此,在水工建筑结构施工中,可以结合以下内容开展相关质量控制工作:(1)水工建筑中相关结构需要进行合理设计,在满足整体结构性能条件下,对变形缝进行科学设置。在对结构受力状况进行计算分析的过程中,需要针对断面问题进行准确验算,并对维修施工、超载、抗裂以及应力状况实施验算,优化设计。(2)对原材料和半成品等材料进行控制,保证水泥满足相应的稳定性要求,选择级配良好的砂石,同时还需要把砂石的相关石粉及泥土比例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通过试验的方法进一步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同时,结合现场骨料条件实施调整和换算,联系施工现场环境温度状态,选择水化热条件适中的水泥产品。(3)加强混凝土的施工管理。准确控制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并进行充分搅拌,均匀拌和。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还需按照相应的顺序实施合理分区、分层和分段施工,选择适合的振捣与浇筑方法,维持均匀的浇筑速度,避免出现速度过快或过慢等问题。振捣施工中,为保证混凝土密实度,模板和振捣装置之间需维持在标准距离内,避免出现模板过度变形问题,甚至产生漏浆和漏水等问题。结束混凝土浇筑后,还需进行合理养护,避免混凝土受冻。与此同时,关注环境湿度变化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和施工中的地基变形问题。
2.4冬季施工注意事项
若水工建筑处在我国北方地区,则难免需要在冬季进行混凝土施工,此时要根据气温条件做好防护;比如,当环境气温在0℃以上时,仅做好常规保温工作即可;而当环境气温低于0℃时,必须高度重视防冻,采取以下防冻措施:①使用防冻剂,防冻剂的使用能有效降低拌和水冰点,以此避免水由于持续低温而冻结,导致体积膨胀。通常情况下,添加适量的防冻剂不会对混凝土结构自身性能造成太大影响,是一项合理有效的防冻措施;②加强保温处理,冬季施工中,首先要使用具有良好密封性能与保温性能的混凝土模板,其次要准备充足的保温材料,常用的有泡沫板与草帘,将其及时覆盖于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表面,确保混凝土强度正常发展。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使用具有早强特性的水泥,以此缩短混凝土形成所需强度持续的时间。
2.5提升施工现场质量监控
如果要在短时间内提升整个水工建筑施工项目的最终质量,就要立足项目施工流程的认知视角,从各不相同的研究途径,设定富有针对性的优化方案。通过应用局部带动整体的设定模式,更好的延长整个建设项目的使用周期。技术人员应当全面提升施工作业现场质量监管的控制力度,通过不断发现在施工环节内存在的弊端性错误,实现质量监管系统的长时间验证。不断发现错误、完善项目施工质量,是整个水工项目操作现场监督管理工作开展的核心内容,也是技术工作人员实施质量监控工作的最终管理目标。在监督管控工作开展的实践流程内,项目施工工艺水准的监督,与项目施工材料采购质量的监督,应当被技术人员放置在同等高度的重视视角之内。将目视检测方式与模拟实验室检测数据统计方式相互结合,是能够保障现场项目施工质量监控管理力度稳步提升的基础和前提。
3、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设计科学,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是提高水工建筑质量的重要措施。定期对质量检测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及时进行质量检验实验,确保所有质控点均在技术人员控制范围之内。由此提高水工建筑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小静.水工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及其施工质量控制[J].四川水泥,2018(6):92.
[2]王捷.关于水工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思考[J].绿色环保建材,2018(4):104.
[3]徐卓,张佳.试论水工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J].四川水泥,2018(4):74.
[4]姜剑飞.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及其施工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7(38):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