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机械零件加工误差及控制措施探讨

发表时间:2021/7/2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9期   作者:姜苒
[导读] 近年来,我国煤矿企业对于煤矿机械设备的需求和要求越来越高。
        姜苒
        山东兖矿技师学院 山东 邹城 2735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煤矿企业对于煤矿机械设备的需求和要求越来越高。由于煤矿机械设备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煤矿机械设备不仅需要有过硬的质量及性能,还需要有较高的可靠性。但是在对煤矿机械零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误差的产生是难以避免的,对零件的质量以及性能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设备的可靠性,因此,需要对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煤矿;机械零件加工误差;控制措施
        引言
        机械零件在设计、加工两个方面的工艺层次,是判断机械零件品质的关键依据。零件自身结构设计的科学性,直接关系着机械零件加工精度。现阶段,机械零件具有较为复杂的结构,加工工艺精炼的零部件,在生产程序中,能够显著增强机械加工整体效能,同时有效控制生产成本,展现出多重竞争优势。因此,针对机械零件,系统性研究其设计工艺、加工精密度两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机械设计概述
        机械设计是机械制造生产设备设计步骤之一,机械设计的效果好坏直接决定了使用机械制造的设备性能和使用机械加工的产品质量。机械设计是根据一定的设计要求对使用机械的整体尺寸、工作运动原理以及使用机械的结构组成和原材料等要素进行设计研究,并通过一定的定量计算处理方式,将其转换成机械制造计算依据的设计过程。机械设计一般可由三种设计类型共同组成,即新型中的机械设计、继变型中的机械设计和继承型中的机械设计。1)新型中的机械设计一般指通过运用一种创新的技术理念和设计思维方式进行,可以区别于其他传统机械设计的一种机械设计实现方式;2)继变型中的机械设计一般指为了设计更好适应工业现代化发展要求的产品,在结合原有机械设计的技术基础上,通过进行不同程度的技术改进而逐步发展起来出的变型机械设计技术产品;3)继承型中的机械设计一般指在结合原有机械技术设计经验上,对原有机械结构性能设计进行基本改善和技术提升。所有不同类型的煤矿机械零件设计,都应在保证机械设计产品质量的基本前提下,严格遵循系统优化设计原则,既要保证机械设计的计算准确性和设计可靠性,还要保证机械设计尽量做到节能环保,并且尽量缩减机械制造商的成本等。
2煤矿机械零件加工产生误差的原因
        2.1机床制造误差
        煤矿机械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会出现机床制造误差。机床制造误差指的是机床自身所存在的误差,其中主要包括主轴的回转误差、传动链误差以及导轨误差等。1)主轴回转误差。主轴回转误差指的是主轴在各个瞬间时的实际回转轴线与理想回转轴线之间的位置偏差,是用于评价一台机床动态性能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影响加工误差产生的重要因素。造成机床存在主轴回转误差的原因较多,主要有机床主轴传动装置的几何误差、轴承误差、轴承之间的同轴度误差以及主轴绕度等。2)传动链误差。传动链误差指的是机床中传动链始末两端处的传动元件在相对运动时所存在的误差。机床会产生传动链误差的主要原因在于,传动链在早期装配时会产生装配误差,以及传动链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发生磨损产生误差。3)导轨误差。导轨是机床上用于确定机床各个部件之间相对位置关系的基准,也是机床运动的基准,其精度与机床的制造精度有着直接联系。导轨在制造时存在有制造误差、在安装时会产生装配误差、长期使用后发生磨损也会产生误差,这都是机床存在导轨误差的主要原因。
        2.2煤矿机械零件材质选用问题较突出
        煤矿机械零件设计或零件组装加工时,材质的选用环节非常重要。材质选用无论是软硬度或是柔韧度都需要经过仔细检查,材质选用上的失误会对产品质量性能造成严重影响。

但在煤矿机械零件设计中的零件加工过程中,有时需要选用质量不合格的零件加工辅料材质,一方面是这些材质加工质量可能存在一定安全问题,另一方面选用的加工材质不能够符合煤矿机械零件设计零件加工材质标准。在配备加工零部件时,若使用的配备零部件本身材质过硬,在加工过程中则容易因零件受热摩擦过度而产生断裂;若使用的配备零部件本身材质过脆,加工时便容易断裂变形,生产制造出来的零件产品同样无法完全达标。
        2.3定位误差
        定位误差指的是工件在夹具或者机床上固定时,由于定位的不准确所造成的加工误差。定位误差主要分为基准不重合误差以及定位副制造不准确误差。基准不重合误差指的是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设计基准)不一致时所产生的定位误差,也就是工序基准相对定位基准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定位副由夹具定位原件与工件上的定位面所构成,定位副制造不准确误差指的是定位副在制造时存在的制造误差以及定位副之间存在的配合间隙所导致的工件最大位置变动量。定位副制造不准确误差是只有在使用调整法进行加工时才会产生的定位误差,而不会在试切法加工过程中产生。
3煤矿机械零件设计零件加工环节优化措施
        3.1不断改善煤矿机械零件加工技术
        企业要在市场站稳脚跟,要不断更新优化煤矿机械零件加工设备技术,确保所有从业人员都具有自己足够的技术素养和专业知识作为基础,足以有效支撑其继续使用优良的煤矿机械零件加工设备技术,让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导地位。在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知识的前提下,还应不断完善加工设备,替换原先已经老化的加工设备,从而保证加工生产出来的产品性价比更高。质量有保证,产品才能赢得市场,才能有更多新的市场发展机会。
        3.2减少原始误差
        减少原始误差是控制煤矿机械零件加工误差最为直接有效的措施。减少原始误差的做法针对的是那些较为突出、可以由操作人员直接发现以及分析出误差产生原因的误差源,在发现误差后再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改进。提高加工机床、夹具板,在焊接结束后再将施加的作用力去除使得焊件恢复初始状态,从而达到预防变形的目的。
        3.3减少外力对零件的影响
        零件在煤矿机械零件加工过程中,极易受到外力的干扰产生形态变化,因此技术人员需要长期并且定期地进行技术维护,在日常工作中需要进行定期的清理、设备打磨以及加工平台的维护,以此防止残留碎屑产生,避免设备受到腐蚀,防止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因材料而产生锈迹和杂质,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准度。同时在安装装夹的过程中,应该采取符合生产标准的夹取设备,以及科学、合理的装夹技术方式,防止因设备装夹失误而造成零件受到挤压产生形变。在实际零件加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该充分考虑到零件材质的使用性能,选择适合生产加工的刀具以及实际的切割速度等,避免因加工切削不合理而使零件精度产生误差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及时有效解决煤矿机械零件设计设备加工中常见技术问题,不仅能有效提升煤矿机械零件加工效率和生产质量,还能使煤矿机械零件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因此,在进行煤矿机械零件加工设计作业中,必须充分熟知其操作流程、充分分析了解可能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并及时合理解决,才能有效保证企业煤矿机械零件加工体系的安全稳定性,进而有效促进煤矿机械零件企业的不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明坤.机械加工工艺技术误差及改善对策研究[J].机电信息,2019(23):93+96.
[2]韩旭强.机械零件加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数字通信世界,2019(08):247-248.
[3]黄晨辉.机械设计加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探讨[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14):33-35.
[4]龙春彦,姜薇薇,史天舒.机械加工工艺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分析[J].南方农机,2019,50(13):137.
[5]吴志雄.机械加工精度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04):36-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