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青山区南干渠游园海绵改造浅谈

发表时间:2021/7/22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4卷第8期   作者:王莉
[导读] 本文以武汉市青山区南干渠游园海绵改造工程为例
        王莉
        武汉市青山区南干渠游园   湖北武汉    430081
        本文以武汉市青山区南干渠游园海绵改造工程为例,对城市带状公园海绵化改造方法进行阐述。
关键词  海绵改造  因地制宜

一、改造前概况
1.1建设现状
         南干渠游园位于武汉市青山区工业四路与青山区钢都花园之间,全长5公里,整个游园占地面积为25.1公顷,绿地面积21.36公顷。南干渠游园是武汉市最大的开放式游园,游园1997年建成开园,横跨4个街道22个社区,受益居民达20余万人。在武汉市倡导“海绵城市”的大背景下,结合本次海绵改造的契机,对青山区南干渠游园进行海绵提升改造。
         本次南干渠游园海绵改造工程位于工业一路至工业四路段与建设一路与建设四路段之间,东西长3030米,占地面积为17.76公顷。

图1 南干渠游园区域位置图
1.2公园景观现状
         游园原为排水明渠,1984年明渠改为暗渠,现状平均覆土深度为1.5m,土壤以黏土为主,游园整体雨水下渗能力有限。同时游园内广场、园路、水景驳岸均为硬质,增加了游园整体不透水性。游园以平地为主,缺乏地形变化,游园整体高程主要在23.50之间,局部有地形土坡,最高标高在25.80。游园内植物层次较单一,以大树为主,缺乏开花及地被植物及组团式景观。主要品种有香樟、雪松、水杉、广玉兰、桂花等。 周边群众对游园活动空间需求量较大,很多绿地被游人踩踏,黄土裸露、土壤板结,导致雨水下渗困难,土壤吸水性减弱,造成局部渍水。
1.3问题分析
         1、水体问题
        ① 游园内部基本以平地为主,缺乏地形变化,雨水难以有序疏导,出现大面积积水;
        ② 游园内林下空间较多,雨水无法疏导,低洼处积水严重;
        ③ 现有池塘采用硬质驳岸形式,亲水性较差。
         2、景观问题
        ① 游园内非机动车辆与人员随意穿行,园路破损较多;市民踩踏出来的黄土裸露地较多,严重影响游园景观;
        ② 工业一路至工业四路段植物生长茂盛,苗圃化种植,缺乏空间层次,景观效果差;
        ③ 建设一路至建设二路段地段狭窄,杂草丛生,郁闭无序。
        ④ 植物多样却疏于整理,密植的竹林及松柏类等具遮挡效果的植群,导致游园内出现许多幽闭阴暗的角落,不仅对环境美观造成影响,更成为卫生和治安的死角。过度紧密的树间距造成部分乔木长势不佳、亦导致地被植物覆盖不足。
        ⑤ 游园呈长条形,园内地势平坦,单一的地形限制了雨水收集、滞留、回用的可能,导致旱季时需大量自来水浇灌。

二、海绵改造内容
        本次南干渠游园海绵改造其中东西长为3030米,宽度在23.1米~144.6米,总面积约为177611㎡。                        
2.1达到效能及遵循设计原则
         1、功能
        南干渠游园定位为社区海绵科普的示范性游园,结合现状及环境及周边居民的需求,以
        
        
        
        
        
        
        
        
        

“生态游园  活力社区”为主题,打造老百姓的海绵科普园。经提升后的南干渠游园注重人工和自然结合,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结合,地上和地下设施结合,绿色蓄排与净化利用。完善以下功能:
        ① 分流制改造:实现雨污分流。
        ② 达到海绵公园年径流控制要求。
        ③ 结合海绵改造区域、优化公园景观功能、提升游人满意程度。
2.2 改造原则
        梳理原有地形,结合现状及环境及周边居民的需求及现场整理场地地形和植物空间,以“生态游园 活力社区”为主题,打造老百姓的海绵科普园,在方案设计中遵循以下原则:
        1、因地制宜:因地就势设置海绵化设施,与现状场地相融合。
        2、景观提升:在海绵化改造的同时提升景观效果,完善游园基础设施系统。
        3、以人为本、创造优美环境:设计注重细节,充分考虑游人的需要,为市民提供舒适而优美的生活空间。
2.3总体布局
         遵循现状基地条件,梳理现状地形和植物,在场地低洼和汇水区域合理布置海绵设施。

图7 南干渠游园总体布局
2.4 竖向设计
         1、设计原则
        ① 最大限度利用基地原有的地形地貌,达到生态海绵、工程合理、造价经济、景观美好的目的
        ② 建筑、道路、排水、景观、海绵设施的竖向标高相互协调,统一考虑
        ③ 合理、经济地组织好用地的土方工程。考虑到填方和挖方的平衡,避免填方土无土
        源、挖方土无出路或土方运距过大。
2.5交通组织
        由于游园现状园路系统混乱,等级不清,多有断头路,交通组织以构建完备的三级路网系统展开,一级园路成环,二级三级园路串联起各个场地,满足游园要求。
2.6 总体方案
         海绵改造设计采用雨水花园、透水铺装、植草沟、生态驳岸等设施实现雨水的滞蓄;景观设计新增景观树(如海枣树等),水生植物及其它观赏性植物、景亭;游园设施新增亲水平台、儿童沙池、健身器材等。
         1、雨水径流组织
        南干渠游园径流组织设计如下图:


三、总结
        根据南干渠游园海绵改造后景观效能,总结如下:
        1、带状公园绿地海绵化改造可以运用雨水花园、植草沟、卵石边沟、生态旱溪和透水铺装。雨水花园可设置在现状绿地内积水较严重的地方,通过增大下垫面渗透系数及丰富植物品种的方式,达到渗透、滞留、积蓄、净化雨水的作用;植草沟可沿园路布置,结合地形传导雨水进入雨水花园;透水铺装应用在园路改造上面,可以把现状支离破碎、断头路、等级混乱的园路梳理成清晰的一二三级园路。
        2、改造后增设的排水管网,从根本上解决公园暴雨积水的问题。堆坡造型和场地海绵化组织排水,让小雨不湿脚的同时也可以让雨水在场地内滞留一定的时间,再缓慢释放。通过园路梳理、植物营造、设施完善去提升公园景观及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也让广大市民感受到海绵改造达到的效能,促进了人与环境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卢静.海绵城市改造类项目建设经验探索——以贵安新区为例[TU].城市建筑.2021,18(06):27-29
        [2]马天麟.王景芸.冯家锦.刘鋆武汉某城区海绵规划水安全指标可行性评估研究[TU]绿色科技.2021,23(02):102-103
        
        
作者简介:王莉,女(1975-),汉,湖北武汉,本科,中级风景园林工程师,研究方向:风景园林。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