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滑模施工技术要点

发表时间:2021/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3月8期   作者:陈灿明
[导读]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陈灿明
        佛山市高明区重建和项目代建中心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导致城市内建筑用地处于紧缺状态,此时高层建筑应运而生,有效解决了建筑用地少等难题。高层建筑实际占地面积小,但建筑层数多、容积率高,可缓解城市住房压力。但高层建筑施工期间,高空作业时间多、建筑周期长,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难度,因此施工企业尝试引入滑模施工技术。本文基于滑膜施工技术用于高层建筑中技术优势,分析了滑膜施工技术要点与应用技巧。
关键词:滑模施工;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近年来,城市发展对高层建筑质量要求不断升高,因此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已成为施工单位面临重要课题。随着高科技技术不断发展,为建筑工程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滑膜施工为高层建筑施工中主要技术,可减少施工误差,提升建筑施工效率,同时可提升建筑积液经济效益。因此,高层建筑施工企业需高度重视滑膜施工技术,基于滑膜施工技术优势探索施工技术要点。
一、滑模施工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应用价值
        滑模施工技术基于运动原理,利用施工机械激发油泵压力,促使千斤顶滑动,以调节施工平台,保障施工顺利进行。近年来滑模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中,可提升施工质量,充分发挥滑模施工技术优势,加上滑模施工技术灵活度高,可随柱子高度转变,可在保障连续施工基础上提升施工速度[1]。此外,高层建筑施工中,利用滑模技术进行施工,可提升施工效果、简化施工程序、减短施工工期,进而降低施工成本,提升施工质量。
二、滑模施工用于高层建筑施工中技术优势
(一)提升高层建筑施工安全
        滑模施工技术用于高层建筑施工中,利用油泵压力刺激支撑杆上千斤顶作业,带动操作平台开展浇筑模板。利用滑模施工可减少人工操作量,减少施工人员高危作业,进而提升高层模板浇筑安全及工作效率。
(二)提升高层建筑施工性能
        高层建筑施工时,滑模施工需利用滑模模板具,灵活性较高,可结合实际施工需求调节模板高度,此时开展混凝涂浇筑作业无需拆卸重装模板,此时即可连续作业,进而缩短工期,减少施工成本,进而保障混凝土连续成型,提升施工质量。
三、高层建筑施工中滑模施工技术要点
(一)混凝土质量控制技术
        滑模施工期间,对混凝土质量要求较高,只有混凝土质量过关,方可保障滑模施工顺利开展,因此需做到以下几点:控制好混凝土配合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与设计规范开展配比实验,得到符合建筑要求的最优配合比;把好原材料质量关,如砂、水泥、粉煤灰、碎石与外加剂等,对混凝土质量影响较大;掌控混凝土使用时间,由于新拌混凝土工作性能更佳,因此实际施工时需掌控混凝土使用时间,并结合现场施工调节混凝土塌落度,保障滑模正常施工[2]。
(二)混凝土浇筑控制技术
        滑模施工混凝土浇筑时,需关注以下几点:保障钢筋干净,若钢筋不洁净,无法牢固粘接混凝土;混凝土浇筑高度、浇筑速度均匀,以保障模板顺利升降;混凝土在分区分层时,需保障等厚浇筑振捣,不可利用吊斗直接入模,可先将混凝土置入分料器内,随后均匀分配至各区域,以维持各区域混凝土浇筑平衡,避免偏载情况[3]。
(三)模板滑升技术
        模板初滑阶段需均匀、缓慢滑升,控制小高度滑升,以检验滑模装置强度,确定滑模稳定性与安全性等,随后提升滑模速度与出模时间。若滑模施工正常,需结合初始滑模速度计算出模时间,维持滑模匀速、平稳上升。此外,滑模速度需结合混凝土强度确定,注意出模时间不可过短,否则可由于混凝土浇筑强度不足引发坍塌。钢筋滑模施工时,墙体与顶板连续进行,但由于安装工程量大、交叉作业多,因此需协调各工种工作,保障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


(四)滑模施工纠偏技术
        滑模施工时,纠偏为重要环节,若未及时纠偏,或纠偏措施不当,可导致结构倾斜、倒塌,常用滑模施工纠偏手段包括以下几种:千斤顶纠偏,所谓千斤顶纠偏是指利用垫铁增加模板系统与平台系统压力,使整个系统在压力下朝着既定方位偏移,以达消除偏差目的;顶轮纠偏,将混凝土墙作为支撑点,利用外力促使模板在升高过程中恢复正常位置;模板坡度纠偏,模板上升期间,若出现偏差,可调节坡度纠偏,即利用混凝土自重强迫模板、平台朝偏移相反方向滑升,进而达到纠偏目的[4]。
四、滑模技术用于高层建筑施工中工艺技巧
(一)科学选择滑模施工方案
        为保障高层建筑项目顺利开展,工程建设要求需与现场施工相同,采取现浇+滑模方案开展操作,即高层梁柱板现浇施工,滑模施工。此外,为提升高层建筑施工质量及施工效率,施工期间需科学搭建施工操作平台、模板结构与液压提升系统。
(二)滑模施工前准备
        滑模施工前,相关施工人员需准备好施工图纸,制定施工标准与施工规范,要求施工技术人员熟悉掌握施工要求与标准,了解施工要点,同时可理解施工设计图。此外,还需结合国家法规制定工作规划,以明确工作人员职责,落实现代技术。最后,需设计好施工模板,准备好施工材料与机械设备,保障操作设备齐全。
(三)墙体与楼板施工
        滑模施工期间,若采用先滑墙体后进楼板工艺进行施工,需先浇筑墙体,并在建筑期间,预留楼板与胡子筋或板件空洞,因此滑动滑板时,需将整个施工平台向上移动,至滑板抵达预留胡子筋,需找到并板正胡子筋。随后利用滑板浇筑技术对墙体及以上楼层开展施工作业,完成上述施工后,需仔细鉴别由施工不规范引发的高层建筑隐患,同时浇筑各楼板混凝土,以提升建筑墙体结构质量。利用此工艺施工期间,墙体滑升施工与楼板施工间无联系,此时有充足时间开展各工序施工,可实现楼板一次抹光,进而提升楼板施工质量[5]。此外,施工期间先滑墙体、后进楼板,可提前完成内墙装修,并提前安装水电。
五、滑模技术用于高层建筑施工中注意事项
(一)控制提升架与千斤顶数量
        滑模技术施工期间,施工人员需合理控制提升架与千斤顶数量,并保障各设备均匀分布,且布置千斤顶时需预留12cm距离,且安装提升架时,需保障提升架垂直度,维持横梁水平性。此外,还需保障液压油管长度、直径一致,维持油路通畅,以规避加压时可传送至相应位置。
(二)对加密平台垂直系统增加剪刀撑
        一般而言,施工人员可利用隔跨加密方案设置垂直支撑,并在设置剪刀支撑时控制剪刀撑距离在4-5米[6]。此外,施工人员还需将具有柔性平台拉筋直径增长,并加密拉筋数量。
结束语:
        随着高层建筑项目在建筑工程中占比逐渐增加,滑模技术应用愈发广泛,可有效提升高层建筑安全施工安全及高层建筑周围空间利用率,同时可提升高层建筑项目建筑质量。但实际运用滑模技术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落实施工规范与施工标准、明确滑模技术优势及工艺要点,并注意相关事项,以保障高层建筑施工连续性,提升建筑安全及建筑质量。
参考文献:
[1]谢泓亮. 探究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滑模施工技术要点[J]. 中国住宅设施, 2019, 190(03):123-124.
[2]李伟军, 张瑞.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滑模施工技术要点初探[J]. 装饰装修天地, 2019, 000(013):193.
[3]赵立菊, 王善库. 刍议高层建筑结构施工特点及施工技术应用[J]. 散装水泥, 2020, No.205(02):20-21.
[4]刘勃强. 探究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滑模施工技术要点[J]. 砖瓦世界, 2019, 000(002):115.
[5]谢达良. 探究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滑模施工技术要点[J]. 建材与装饰, 2018, 550(41):18-19.
[6]王忠. 浅析滑模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要点[J]. 科学与财富, 2019, 000(005):1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