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改善路径论述

发表时间:2021/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3月第7期   作者:仲伟其
[导读] 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一定的发展与进步,在农业发展与建设中,水利项目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仲伟其
        新疆凯鸿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新疆昌吉 831100

        
        摘要: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一定的发展与进步,在农业发展与建设中,水利项目建设起到重要作用。在农田水利运行与维护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人们生活,且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相关人员就要对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引起重视,促进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文章先探究了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重要性,接着阐述了存在的问题,最后详细分析了改善路径。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问题;路径
        前言
        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占据重要位置。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保障农业生产的基础,同时也是惠农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事业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现有设施也较为落后,难以提升经济效益。文章对运行管理问题进行探究,提出了农田水利运行管理的改善路径。
        1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重要性
        1.1有利于发挥出工程效益
        农田水利工程中,在良好运行维护制度下,水利工程建设目标得到有效体现。农田水利工程在我国数量较多,这些工程规模不大,投资少,但在效益方面却发挥着明显作用,水利工程不仅提升农业收入,还能够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升水资源利用率,满足我国农业发展国情。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不仅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还能够促进国民工程发展,这也是实现节能的关键工程。
        1.2有利于保障运行安全
        水利工程不断发展过程中,投入运行是重要环节,而管理工作是促进工程顺利运行的关键。我们都知道,农田水利工程在使用过程中,具有季节性,农田灌溉往往每年仅使用装卸,而在防洪减涝过程中,甚至只会使用几天,甚至有的几年才会使用一次,这就要求工程在暂停使用过程中,做好维护与管理工作。在农田水利方面,仅进行规划建设仍不够,对于已建设好的工程就要进行有效维护与管理,一旦投入使用以后,半年内可能会出现破坏问题。所以,强化资金的投入力度,在维护管理的过程中,加大监督与管理力度,才能够使水利工程长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1.3有利于保障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农田水利工程中,维护与管理工作能够保障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例如水稻灌溉在一年中,通常是使用半年闲置半年,防涝设施可能只会使用几天,甚至全年都不使用。结合农田水利项目这些实际特点,就要做好维护管理工作,否则就会由于使用较少,且日常无人进行管理与维护,导致资源的浪费,甚至对水利事业发展造成影响。
        2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的问题
        当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虽取得一定的发展,但在实际进行运行时,仍存在着较多问题,需要引起重视,现将其问题做如下分析。
        2.1权责不明确
        受机制及其历史因素影响,我国多数农田水利项目产权归属不明确,且管理主体得不到产权的落实。传统农田灌溉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以后,会移交至乡镇管理,乡镇再会移交至村级管理,而土地归集体所有,并将灌溉工程承包到农户中,这就导致无法对灌溉工程产权进行明确。除此以外,部分机井灌溉设施是由多家进行管理的,由于经营与维护制度不健全,导致农田水利运行管理效率得不到保障。不明确的产权,还会对工程运行质量与效率造成不利影响。
        2.2农田水利管理制度不完善
        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农田水利管理的又一关键问题,传统管理制度已无法满足当前发展所需。虽然相关部门增强了对农田水利管理工作的重视,也增加了投入力度,但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工作划分不明确,管理机构缺乏合理性,影响到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无法发挥出管理的实际价值。


        2.3缺乏完善的管理意识
        农田水利工程使用地区不断增加, 但多数管理问题也暴露出来。在进行管理工作中,部分管理人员对农田水利工程缺乏正确的认知。管理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对农田水利工程有效管理能够促进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在管理工作中,常会忽略检查,导致设备出现损坏,也未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维修,进而阻碍其进一步发展。
        2.4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
        农田水利工程设备进行使用时,常会存在着设备破损或者老化问题,甚至还会引发水渗透等。除此以外,设备问题也会影响到农田水利的蓄水能力,不能满足灌溉所需,在一定程度上对设备使用效果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增加了水资源的浪费问题。
        3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优化路径
        3.1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第一,农田水利工程中,对权责主体进行明确,以保障农田水利作用的发挥。相关部门也要对水利项目统一进行管理,派专业人员进行维修,保障其能够正常供水,满足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在项目进行建设时,还要对其质量进行有效监管,避免由于质量问题而影响到工程的发展;第二,供水设施建设过程中,还要多方面进行考虑,合理进行建设,避免由于建设不完善而造成水资源浪费现象。相关部门也要加大管理制度的优化,促进工程的稳定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
        3.2完善用水管理
        随着节能减排理念的不断深入,水利工程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提供重要的水资源,在节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水利管理工作也要响应节能理念,制定完善的方案,为大众提供充足水资源的同时,尽量节约用水。此外,还要制定完善的用水规划,并落实到工作当中。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很多新型灌溉技术得到应用,不仅满足人们用水所需,还降低了水资源的浪费,促进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3.3强化设施建设
        第一,借鉴先进地区工程经验,并根据当地的实际,采取有效的建设方法,对农田水利工程设备进行有效管理;第二,及时对已损坏设备进行维修与更换。在日常进行管理时,强化设置的维护与检查力度,还要引导管理人员应用新技术,保障工作人员依据正确步骤进行有效管理,避免由于操作不当而引发设备损坏问题。
        3.4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养
        结合当前现状可知,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人员意识薄弱,想让管理人员认识到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就要建立一支专门的管理队伍。引入满足发展所需的人才,从专业技术方面考虑。除此以外,还要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专业技能水平,提升管理意识与综合素养,推动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此外,由于管理内容涉及面广,想要有效提升管理水平,就要结合运行实际制定完善的方案。相关人员打好基础,掌握 农田水利运行的数据情况,对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预测,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案,在根本上保障工程运行水平,提升整体社会效益。管理人员还要强化对设备的维护与检修工作。受多种因素影响,容易引发质量问题,因此,需要管理人员提升管理意识,引进新技术与新设备,促进农田水利工程的稳步发展。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因此,需要引起重视,制定完善的改善路径,保障工程的有序运行,促进农田水利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提升我国经济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秋凤,宋兵.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5,03:127.
        [2]刘敏.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社区实践及其困境——基于产权社会学的视角[J].农业经济问题,2015,04:78~86+112.
        [3]徐成波,王薇,温立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中的主要问题和建议[J].中国水利,2011,07:23~25.
        [4]王曙光.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及对策[J].中国设备工程,2020(8):208-2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