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合同管理中变更索赔的风险控制

发表时间:2021/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第6期   作者:杨娜 杨金铭 邓祥光
[导读] 水利水电工程是重要的基础设施,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不断增大,我国建设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数量在不断攀升,与此同时建设质量也有了本质的发展。

        杨娜 杨金铭 邓祥光
        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是重要的基础设施,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不断增大,我国建设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数量在不断攀升,与此同时建设质量也有了本质的发展。但是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特殊性,决定了不管是在设计阶段还是在建设施工阶段都非常复杂,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所以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合同变更问题。一旦出现合同变更,就自然牵涉到变更索赔。很多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在前期调研设计阶段,没有做好相关工作,使得设计方案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导致在最后施工过程中出现很多设计变更,导致最终的变更索赔金额比较大。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合同管理;工程变更;索赔
引言
        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内容包括多方面,其中合同管理工作尤为关键。从民生基础设施完善角度来看,科学组织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活动,并全方面执行监理合同管理任务,这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一定程度上会提高水利工程质量,为后续合同管理实践奠定良好基础,真正发挥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当前,分析监理合同管理措施刻不容缓,希望能为合同管理人员提供理论支持。
1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变更索赔的相关概念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变更主要指设计变更。设计变更包含设计方案变更和非设计方案变更,如已经批准的设计文件、施工图纸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索赔主要指施工期间由于己方的施工技术导致的施工问题引起的施工索赔。现阶段,建设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环境、施工周期、施工合同等修改,经常会发生施工索赔问题。目前,施工索赔包含了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
2 水利水电施工变更索赔难点分析
        1)准备阶段。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开展的全流程中,准备阶段便已经形成不同程度的变更索赔风险,作为初始阶段,若缺乏科学的招标文件,将导致施工的管控质量偏离预期,伴有较明显的施工合同风险,易引发变更索赔。2)招标阶段。工程经验表明,招标期间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例如,未全面审核投标人的资质,部分不满足要求的投标人也被允许参与工程项目投标,但由于此类投标人的资质不够,施工水平不足以顺利完成项目建设工作,在此情况下给后续的施工埋下隐患,施工索赔的发生概率也随之提高。3)合同签订阶段。合同双方就具体的合同内容展开商讨,在形成共识后签订合同。若双方对某些合同款项的认识存在偏差,或尚未全面核对合同的内容,此时均容易引发合同变更索赔。4)合同实施阶段。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周期内,实际施工阶段的占比较大,其最容易产生变更索赔风险,而前述阶段尚未暴露的变更风险在经过累积后均有可能在此阶段爆发。现场施工环境错综复杂,各类不确定因素均容易引发变更索赔,严重阻碍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5)竣工决算阶段。此阶段的关键内容在于对历史阶段内的工作情况做相应的总结,决算时普遍涉及经济往来等相关问题,为保证工作的准确性,应全面审核合同变更内容。若决算时发生问题,会明显增加变更索赔风险,影响合同双方的经济效益。
3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变更索赔策略分析
        3.1 建立现场合同变更管理体系
        项目施工管理中,施工承包方一直比较重视质量、安全、进度方面,而合同管理工作相对薄弱,缺乏合同管理人才,从工程签证不及时,工程中间结算不及时等反映出问题所在。而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合同管理意识不强,在合同变更方面缺乏认识、缺乏洞察力、缺乏敏锐力。

在加之施工单位在合同双方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施工管理人员形成了服从业主的习惯,不敢提疑义、不敢提索赔,这种惯性思维有时会失去很多本该属于自己的权益。所以建立强有力的合同变更管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须的。首先,应设置专职人员,主要是跟踪合同变更管理,使得变更管理及时、准确。专职的合同管理人员必须熟悉现场施工情况,吃透施工图纸、技术条款、工程量清单,认真研究合同条款,抓住每一个变更、索赔的机会,充分利用合同条款来维护自身的权益。其次,对项目参建的施工管理人员加强合同变更管理方面的培训,重点培养合同变更管理意识、合同变更管理的认识,让其熟悉合同内容,提高认知水平,提高敏锐性和洞察力,对发生的变更事项及时沟通、处理。
        3.2 增强法律意识并加强合同管理
        管理工作贯穿于项目全流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合同内容形成准确的认识,管理人员应主动学习并全面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细则,切实提高自身的综合业务水平。以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施工条件以及建设需求为立足点,编制科学的合同管理规章制度,创建完善的管理机构,根据需求配置适量符合资质的参建人员。创建集检查、统计及报告于一体的制度,从而提高合同管理的规范化水平。在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后,若后续涉及工程索赔等相关情况,则能够依据特定的规范正确处理,以免各参建方的正当权益受损。
        3.3 做好变更设计的管理控制
        工程项目变更需要按照分级管理逐级审批制度分类。而分级管理可以按照设计变更的难度、技术要求、管理灵活性划分,并优化和完善变更性质。对于不同类型、程度的工程变更,需要经过不同部门的审查和批复。一般工程变更和重要工程变更需要由总监代表处审查,由业主批复。重大工程变更需要由总监代表处审查,业主组织专家复核,由上级行政部门最终审批。对于原设计单位造成的设计错误引起工程变更,需要由业主审批,总监代表处变更。总之,不同等级的工程变更需要受到不同流程的审批,才能够实现工程成本的合理控制。
        3.4  建立并在实践中逐渐完善变更索赔管理制度
        第一,做好合同交底工作。开工前,合同部的人员必须熟练了解和掌握合同内的条款与边界。不仅如此,还需要将合同内的条款对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讲解,做好合同交底工作,让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也能够熟悉合同中的具体内容条款。重点是要掌握合同中规定条件,一旦施工过程中出现了施工项目或者工程量与合同规定不同时,及时与合同部沟通。第二,各部门之间必须要将合同与技术做好对接工作。特殊情况下需要对项目中涉及到的重大技术方案进行变更时,对技术方案进行变更论证和决策的过程中,合同部必须全程跟踪参与。同时要将技术变更相关的数据资料全部送到合同部进行保存备案,同时合同部应该对业主、设计、监理三方对于方案变更的行文与会议纪要收集详尽,便于后续开展变更索赔工作。第三,各部门之间必须要将合同与实际施工进行对比分析,做好对比台账,分析确认实际发生的施工项目、工程量与合同之间的差异与原因,为后续开展变更索赔收集基础资料。合同部的领导人员尽可能每天都组织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会议,重点关注和跟踪实际施工量超过合同的部分,各部门领导要做到心中有数。
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周期较长,期间伴有各类不确定因素,在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易出现合同变更的情况。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在出现合同变更后,将随之引发索赔风险,对此需制定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以此为依据做好索赔相关工作,给工程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创设良好的条件,达到提质增效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罗江波.谈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11):168-170+172.
[2] 刘玉刚.水利工程变更管理及控制方法研究[J].水利技术监督,2017(2):28-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