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

发表时间:2021/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3月7期   作者:李子文
[导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土建行业快速崛起。此时,需要强化混凝土整体结构方面使用技术的具体运用,持续提高土建工程的整体水平。
        李子文
        身份证号码:4501111987063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土建行业快速崛起。此时,需要强化混凝土整体结构方面使用技术的具体运用,持续提高土建工程的整体水平。在现阶段土木工程之中,进行混凝土方面施工属于重要环节,能够有效提升土木工程整体质量,针对建筑而言十分关键。然而,实际施工期间,只有少数混凝土有关施工项目可以达到相应标准,在具体运用期间经常出现许多问题,裂缝问题属于一个常见问题。对于此,有关部门以及施工单位必须加以重视。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混凝土结构与其他建筑结构相比较,有材料来源广、成本低、综合性优良、可模性强、施工工艺简单等诸多优势,故而在土木工程建筑领域中有较广泛应用。但在现实施工中,很多因素会对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形成负面影响,这就预示着施工人员应加强施工工艺的控制,扎实掌握技术要点,加强细节控制,实现精细化施工,完善混凝土结构施工效果,从根本上保证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
        1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的介绍
        城市建筑过程中,土木工程十分重要,同时在建筑施工中,不断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为了进一步满足国家对土木工程施工突出的高标准与严要求,土木工程建筑中对混凝土结构施工进行了重新审视,特别是施工质量方面。在这种情况下,混凝土结构施工之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尤其是施工技术的应用与施工材料合理配比。根据结构的施工标准开展有效施工。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必须认识到水泥凝胶方面的作用,根据具体参数比例按顺序添加砂、石以及水、添加剂等材料,充分搅拌后得到混凝土材料。根据土木建设工程的施工情况,及时运输混凝土到工程施工区域,做好混凝土强度检查,严格按照技术质量要求展开质检工作,如此才能保证整个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保证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当然实际施工期间,如果不能保证混凝土材料的科学配置,就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施工完毕,还要做好后期养护工作,否则混凝土结构质量得不到保证,也会影响到整个施工的质量。一定要注重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尤其是材料准备方面,制定严格的施工方案,确保所有施工环节操作到位,在全方面规范施工处理下,及时发现施工问题,并做好处理工作。面对一些施工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因为施工期间结构中出现排气不及时的现象,加上水热化处理不到位,从而出现内外部温差大的情况,进而导致结构出现裂缝。因此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施工操作的连续性,施工处理准确到位,如此才能更好的保证施工质量。
        2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优势
        2.1可模性
        对于相关结构来讲,在搅拌完成以后,能够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塑形处理,设置在模具中制作成为设计图纸规格的结构,能够加快结构的成型速度,规格符合设计标准、制造要求,通过系统化、有效性的方式来进行结构的塑形处理,保证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达到良好的工程建设目的。
        2.2耐久性
        通常情况下,质量符合标准的混凝土结构,应用在土木工程建筑领域中的寿命很长,只要不出现裂缝问题、其他的质量问题,就能够确保耐久性,与传统的土木工程结构相比,应用的时间很长,寿命也很高,可以在保证质量的同时预防出现寿命不足的现象。
        2.3高效益
        和传统的钢结构相比之下,对于混凝土结构来讲,实际应用和建设的成本很低,将其运用在土木工程建筑中能够更好的节约成本、降低成本的支出量,提升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土木工程建筑项目,合理使用混凝土结构,可以大幅度的降低成本,确保整体工程的效益。


        3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
        3.1控制混凝土温度应力
        为确保达到有效的混凝土温度应力控制目的,需要把水泥用量控制好,在使用水泥时,会有热量释放,此时如果热量过大,则会影响水泥参数,最终在制备混凝土时,使水泥热量封存于混凝土内部,不能及时释放的热量,会逐步增加混凝土温度应力,因此必须要注重水泥用量的控制,进而达到有效控制混凝土温度应力的目的。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周围温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混凝土浇筑温度,一旦这一温度被改变,混凝土浇筑质量及内部应力等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具体施工过程,避免施工环境处于高温及温度变化较大的状态中,一旦上述天气环境中必须要进行施工,此时应注意降温操作,还可以从冷冻角度来处理施工过程所用的混凝土,尽最大可能降低混凝土自身温度,使得施工需要及施工质量得到充分保障。
        3.2配制技术
        对混凝土进行生产期间,配制技术是最基础的一项技术。然而,配制质量会对混凝土整体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对混凝土进行配制期间,施工人员必须按照规范流程进行操作,同时还需结合自身具有的工作经验展开工作。施工人员需参考工程需要对施工材料、设备加以精准配比。在对胶合剂、水泥以及砂石进行使用期间,要对数值具有的精确性进行保障,严格遵从配比流程。例如,在进行砂石配制期间,配制人员进行搅拌之前,必须要对砂石具体含量实施精准测量,这样可以对配制比例具有的精准度加以把握。
        3.3搅拌及运输
        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应注意影响因素,同样在运输过程中也应有专业的运输技术,以防止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在混凝土搅拌时,各种材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搅拌,要注意材料的加入顺序和搅拌时间,以便获得适当的混凝土强度。此外,还要注意搅拌过程的外部环境,温度高会使搅拌过程需要大量的水分,以避免混凝土过于干燥;但当天气湿度较大时,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含水量,甚至会稀释混凝土,无法达到质量标准。混凝土搅拌后,需要及时地运到施工现场,所以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尤为重要。一般来说,施工现场都配有专门运送混凝土的搅拌车,可将混凝土直接运到施工现场并进行浇筑作业,减少了装卸工序,也有利于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运输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突发因素,避免影响混凝土质量,如降雨或交通拥堵,使到达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无法使用,这将增加施工成本和工期。
        3.4混凝土结构养护技术应用
        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中,完成浇筑施工后,还要做好混凝土结构养护工作。混凝土养护工作的开展,需要贯穿整个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尤其是施工中温度、湿度等方面。若施工期间气候出现特殊变化,影响混凝土结构施工,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停止施工,待气候改善后及时恢复施工。在除此之外,根据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养护计划。第一是浇筑完毕7d后按时进行拆模,拆模完毕将混凝土密封包裹,包裹材料为塑料布。重视湿度方面的控制,若湿度变化相对比较快,及时洒水,防止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第二洒水完成后,连续观察4日,工作开展后测定混凝土核心温度,结合温度情况筹备第二次洒水工作。
        结语
        总之,土木工程建筑是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近些年其建设规模拓展,数目与样式均有增加。混凝土结构是当下大部分土木工程的常用结构类型,技术是影响项目建设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故而相关人员应不断拓展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的深度性,规避各种病害,优化工程建设质量、完善功能及延长使用年限。
        参考文献:
        [1]倪志叶.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7,(09):129.
        [2]张玉梅.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的研究[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7,(05):149-150.
        [3]余德浩,翁力君,朱君,贺雄三,戴理兵.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19,(18):44-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