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控制有效对策

发表时间:2021/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3月7期   作者:王继柏
[导读] 经济的飞速增长,有效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促使建筑工程项目数量逐渐增多。
        王继柏
        北京三人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101500
        摘要:
        经济的飞速增长,有效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促使建筑工程项目数量逐渐增多。建筑行业需要加强对工程项目的重视,强化工程项目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力度,及时更新和优化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方式,积极转变管理理念,保证建筑行业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仍然占据一席之地。对于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来说,施工现场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有效对策;
引言: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提升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尤为重要。在很多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在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导致管理水平受到很大的影响。实际上,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开展,不仅会影响到现场施工进度,还会影响到建筑工程质量。工程项目土建施工现场一旦存在问题或隐患,可能会对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建筑企业需要积极开展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强化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将所有管理工作落实到位,避免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进度,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相关概述
        1.1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来说,需要严格把控好建筑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好施工各个环节中的工作,合理掌握施工重点与关键,保证建筑施工的有序性和合理性。同时,提升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质量,能够有效地缩短施工周期,合理减少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从而为建筑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周期较长,且施工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需要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措施,保证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的安全,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1.2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必要性
        1.2.1提高施工质量
        通常来说,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较长,且施工过程需要涉及到多个部门及单位。而建筑工程在施工中也容易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工程进度不能够达到预期要求。需要针对建筑工程项目做好前期规划,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控制与管理,并为了后续的施工进度提供保障。加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能够及时优化建筑项目现场的施工工艺及技术,并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需求及时对施工工艺及技术进行调整,从而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为真正发挥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技术的作用打下基础。
        1.2.2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
        通过对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进行管理,能够不断提升施工现场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对施工人员的工作行为加以约束,减少操作失误及施工问题,保证现场施工的各个环节都能够按照前期规划有序进行。因此,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规范现场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从根本上避免违规操作。此外,有效实施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方法,能够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从而使得人员的生命安全得到最大的保证,提升建筑工程的安全性,
        1.2.3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加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能够为企业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也能够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需要将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作为重点,在提升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强化现场的安全管理力度。同时,在现场管理工作贯彻落实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严格要求施工人员能够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施工,减少现场中施工材料的浪费,为建筑企业有效节约施工成本,从而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此外,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的管理要求对施工现场涉及和使用的施工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管理,保证设备正常的运行状态,从而减少施工过程中出现设备故障的问题。因此,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能够优化施工现场资源配置,减少资源浪费,从而提升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证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2.现场管理强化策略
        2.1做好材料管理
        材料管理是现场管理重要一环,在具体展开材料管理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环节把控:(1)按照土建施工要求对材料管理体系展开优化处理,保证施工特点以及施工顺序能够被纳入到材料管理考虑因素之中,提高管理工作开展适用性,保证各项工作可以得到高质量落实;(2)按照材料使用顺序,对短期内不会进行使用的材料展开入库管理,避免出现随意堆放行为,保证材料可以得到有效保护;(3)对材料实施三重防护,即在采购时做好质量检查、在进场前展开质量抽查、在使用前实施再次检查,应通过反复检查与管理,达到最佳材料管控效果,保证土建工程施工质量。
        2.2优化建设方案
        施工方案是展开施工管理的重要依据,对施工方案展开深度解读,可实现对各项建设工序的切实完善与优化,能够做好工序间的有效衔接,保证工程建设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管理人员需要以整体工程建设方案为参考,对土建部分施工组织规划展开深层次分析,明确现场管理重点以及难点,并要以此为基础展开管理方案调整与优化,进而达到切实强化管理工作开展效果的目标。同时需要做好机械设备维护以及工程施工管控,应保证管理工作可以渗透到现场施工各环节之中,确保各工序开展质量能够达到标准要求,进而高质量完成成本以及施工质量控制。
        2.3增强现场安全管理
        安全是现场施工第一要素,也是管理人员的管控重点。在具体展开现场安全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首先需要加大对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力度,应通过实际举例分析以及其他手段做好安全教育,使人员真正意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进而形成全员参与模式,保证安全管理工作可以真正渗透到现场施工各环节之中;其次需要对施工现场展开巡视,及时消除各项潜在安全隐患以及安全问题,以便将安全危险遏制在萌芽之中;再次做好各项安全保护,通过设置安全围栏以及安全警示标识等方式,提高现场施工安全系数,保证现场安全管理规范效果;最后告知人员正确安全事故处理方式,保证在事故出现时,人员可以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以便将事故影响控制在最低,达到预期安全施工管控效果。
        2.4完善监控系统以及信息沟通系统
        由于现场施工管理所涉及内容相对较多,单纯依靠人工很难实现全过程、全方面管理,所以需要依靠现代化设备与技术,应通过构建全方面监控系统以及信息沟通系统的方式,对施工各环节情况展开监控,及时就施工情况做好沟通与协调,进而达到有序、高效现场施工效果。为保证系统作用发挥,有关部门一方面需要做好监控设备以及信息沟通系统设备检查,应确定设备是否与系统设计要求相符,并要做好日常检查与保护,以便使得系统作用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出来;另一方面需要做好数据信息收集、传递以及处理,应通过建设数据库的方式,对有效信息展开收集与运用,以便对施工管理形成有效辅助。同时需要做好施工部门和管理部门沟通渠道建设,应保证各项施工信息可以得到完整、高效传播,以便实现对现场施工的有效指挥与管理。
        2.5构建健全管理机制
        针对管理机制所存在的问题,需要做好机制优化,具体操作如下:(1)设置管理责任机制,做好人员管理权责以及范围分配,保证所有工序都有相关负责人,以便后续展开追责,保证人员责任意识以及管理意识,确保各项管理工作可以得到高质量落实;(2)设置监督管理机制,对责任人以及施工过程展开全面监督,保证不当行为可以被及时发现并纠正;(3)设置配套奖惩机制,确保在奖励以及惩罚的作用下,人员的管理积极性可以得到调动,且可通过设置先进个人等奖项,通过树立榜样的方式,将全员责任意识充分带动起来,进而形成良好管理氛围。
        2.6保证环境保护质量
        绿色化施工是现代土建施工重要发展方向,也是政府管理部门极为关注的内容之一。为高质量落实可持续化、绿色化发展理念,在实施现场管理时需要做好建筑垃圾分类与管理,应通过对各种可回收资源的二次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同时需要按照生态环保要求,对建筑垃圾展开处理,应通过对各种无害化处理方式的运用,降低施工对于周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此外需要做好施工时间控制,应按照施工防噪各项要求,对施工时间展开合理安排,以防对周边民众正常生活形成严重干扰。
结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是保证工程进度的关键,也是提升工程质量的重要基础。因此,需要加强对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视,保证管理工作的贯彻落实,从而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推动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鹏,费晓军.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8(1):155-156.
        [2]程传进.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有效办法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0(8):201~203.
        [3]王津,吕凯丽.建筑土建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住宅设施,2019(1):86-87.
        [4]?姚浩健.浅析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建筑与装饰,2019(11):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