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静
湖南博大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邮编:410001
【摘要】本文针对城市道路交通的设计思路,从美观环保效果、规划不同道路两方面进行阐述总结,随后引用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并针对城市道路设计的技术关键点,从道路平面与纵断面设计、道路横断面设计、道路交叉口设计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开展城市道路交通设计工作,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思路;技术关键点
0 引言
城市道路交通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不可分,伴随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的道路设计思路与技术已经不再符合道路发展需求。在当下城市道路设计中,普遍存在缺陷与诸多问题,急需解决处理,否则会影响到交通安全,造成交通拥堵。因而针对城市道路交通设计的思路与技术关键点进行探究,有极大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1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思路
1.1 注重美观环保效果
(1)在设计期间要注重发挥城市道路的环保功能。该功能强调工程设计和周边环境的正向影响,注重道路设计符合环保理念,能够有效保护道路水土结构。在此过程中,应当保证所设计的城市道路,具备优良的雨水收集、雨水排出功能,可以为周边树木进行水资源灌溉,提高道路周边的空气质量[1]。
(2)注重突显道路的景观功能。在现阶段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城市景观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设计城市道路交通期间,应当重点突显道路的景观效果。在设计城市道路景观时,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城市空间的实际分布情况,在合适地点适当增加绿化面积,将休闲区与绿化区作为道路设计的主要目标,要保证这两类空间地区具备较宽的人行道。除此之外,在设计期间为了防止绿植妨碍驾驶员视线,保障道路交通安全,需要在站台公共区域保留部分空间,确保乔木分支合理,从而防止刮碰到大车车顶。
1.2 合理规划不同道路
首先,要设计好城市快速路。城市中的快速路,主要负责为车辆提供长距离快速道路行驶服务。在设计期间,要注重将所有城内交通片区、城市对外交通有效连接起来,保证疏通效果,要保证快速路在4条以上。
其次,要设计好城市主干路。主干路的功能在于连通对外交通和城市内部。主干路的设计要保证具备4条机动车道、两侧分隔带隔离而成的非机动车道,以此提升道路交通能力;对于主干路的交叉口部分应适当扩建,防止发生交通拥堵问题。最后,在设计次干路方面,要注重充分发挥其集散功能。
2 城市道路设计案例分析
以烟台市滨海西路道路为例,该路段位于幸福片区,东起滨海观光大道,最终在夹河入海口位置设置桥梁,同开发区已建成的滨海路相连接。该路段最大限度保护了附近的黑松林与旅游环境,构建了风景优美的海岸线,该场地范围内多为林地,林地北侧为沙滩和大海,南侧为铁路与高速公路,其生态环境相对优越。因而在进行道路选线的过程中,应当努力减小对生态的不利影响[2]。
在设计该道路选线方案的过程中,其设计人员选择了紧邻沙滩,借助防护林和柳树林之间的空间进行穿越。该选线方式能够最大限度靠近海滨。由于该路段紧邻大海,在设计标高期间合理分析了海潮影响,将其高潮位设置为1.35m,护岸工程最低高程设置为4.2m,从而防止形成封闭低洼区域,便于城市排水,不会发生海洋越浪现象。为了减小道路填方对两侧的影响,将其道路纵坡坡度设置为0.1%,并在道路边沿修筑了锯齿形边沟等防护设施,从而起到良好的防护效果,提升了道路的安全性与科学性。在该道路设计案例中,综合考虑了地形地貌、土地利用、道路和地块排水、植被气象等各种因素,科学设置了道路标高与坡度,具备较强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3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技术关键点
3.1 道路平面、纵断面设计要点
首先,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人员在开展道路规划工作的过程中,应做到以下要求:①在道路规划期间加强现场调研,掌握规划区域的地形特征、地貌特征,综合考虑分析城市建筑、周围山岭、附近河流水系对城市道路产生的影响;②道路规划需要同具体的设计规范高度结合,规划期间的各项参数,应当全部符合规范要求;③道路规划应当统筹协调好道路和附近地块之间的关系,注重二者之间的规划衔接。
其次,对于城市中平台地段与新城区的道路,需要全面分析好道路交通网络。在此过程中,需要先处理好城市的排水、排涝工作,注重调查分析道路附近地块的使用性质,研究其土方情况;合理控制道路的设计坡度、坡长等相关参数,减少地块后期的开发与使用成本[3]。
最后,针对有条件的城市地段,为了便于道路两侧在后续开发期间开展建筑布置与使用工作,要尽量保证道路坡度不超过3%。除此之外,对于冬季降雪量较大的地区,其道路坡度应当不超过4%;其最小坡度在降雨量较小的北方城市,可以控制在0.1%左右,要在道路中设置好双箅雨水口,同样可以起到良好的道路排水效果。
3.2 道路横断面设计技术关键点
(1)完善相关交通政策与法律法规。政府部门必须严格控制机动车的增长,提高交通网络的密度与运力,减少大马路的修建数量,增加公交专用车道数量,提升公交道路占比;要控制好商业区与CBD区域的车位数量,鼓励群众使用公交出行。
(2)完善当下规定中对于横断面各部宽度的标准。当下规定中对于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的宽度要求太过严格,比如人行道宽度规定最小为2m,但在实际情况下某些行人稀少的道路,1.5m的宽度足以符合使用需求。经过科学研究表明,如果进一步减小车道宽度,依然能够确保交通安全与通行效率。为此设计人员应当针对一些不影响交通安全的部位宽度,在设计时应当适当调整其道路宽度,不应该设置最小值,而是要给出一定的范围。
3.3 道路交叉口设计技术关键点
(1)要科学控制好道路交叉口展宽段的宽度。针对一些中小型城市,在设置其道路交叉口期间,要严格按照规划来控制其交叉口宽度;要在施工图纸设计的过程中,针对其交叉口车道数量问题,应当及时同交通管理部门加强沟通,确保路口直行车道数量不少于上游车道数量即可。否则建设宽度过大的路口,会导致行人步行过街难度增大,提高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2)要做好安全岛的设置工作。首先,对于道路中的三岔路口不宜设置大型安全岛,只需要考虑到行人过街即可;对于四路及以上的交叉路口,在设计安全岛期间,需要充分考虑到交通量和行车轨迹等问题。除此之外,道路当中应当多修建二块板与四块板样式,在中央绿化带区域修建,从而不会占用行道空间,还能起到良好的绿化美观效果。
(3)注重交叉口的标线设计。现阶段我国交叉口标线设计太过简单,不利于发挥其引导性功能。可以借鉴德国的交叉口设计方式,保证每个行驶方向都具备标线指引,确保全部车辆可以根据规定轨迹行驶。对于非机动车道,需要使用不同色彩予以引导,确保交叉口范围内交通合理有序,尽量减少路口交通冲突点。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开展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工作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根据不同城市空间分布的实际情况,科学规划道路与绿化景观,做到统筹兼顾,以此提高道路交通设计水平及质量,促进我国道路交通运输事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德洪.城市交通规划与道路工程设计理念及技术差异化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21,6(05):209-210.
[2]王志强.城市道路交通分析与交通工程设计技术问题思考[J].四川水泥,2020(11):283-284.
[3]赫斌. 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C].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万知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智慧工程一).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869-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