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霞
博乐新世纪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833400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给水排水技术及工艺也逐渐成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工法,为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贡献了力量。为促进建筑工程更好的发展,相关部门加大了对给水排水技术的推广力度,但鉴于我国的给排水施工起步相对较晚,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质量问题有待解决。
关键词: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前言:在建筑工程中,给排水工程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在建筑体系中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在工程管路的实际建设中,需要不断提高居民用水的稳定性,满足人们在实际生活用水中的需求,同时要为建筑工程提供足够的生产经营用水,当出现火灾问题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开启消防设备。建筑给排水系统必须保证水系统通畅,及时排除和清理建筑物中出现的污染物,使建筑系统实现内部水资源的正常循环,从而建立完善且合理的给排水系统。
1现阶段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现状
1.1施工管理方重视程度不够
作为建筑工程中的不可缺少的专业,给排水工程在主体施工阶段,并没有引起施工管理方的重视。大多数管理者认为给排水工程施工主要集中在装饰装修施工阶段,有任何质量问题均能在施工过程中及时纠正,未在主体施工阶段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盯控,从而忽视了主体施工阶段的预埋质量,造成各类套管及预留洞的漏埋、错埋、未按规定标高预埋等问题出现。
1.2从业人员业务能力亟待提高
随着人们对生活用水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给排水工程中新材料层出不穷,各类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不断普及,新的标准、规范也在不断更新,这就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和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的给排水施工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对这些新材料的性能、新技术的使用、新规范的要求缺乏了解,未能及时学习跟进,依然在凭借过去的施工经验施工,很容易在施工过程中引起质量甚至是安全问题。
1.3缺乏针对性的监管体系
监管是贯穿建筑施工全过程的重要手段,其对于审核施工前规划、监管施工过程、考核验收施工结果均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一道重要防线。但从目前的行业现状看,针对于建筑质量的监管体系往往局限于楼体本身,对于给排水工程存在忽视的情况,大多数监管单位没有配备专业的监管人员,从而很难在监管中发现给排水工程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施工及使用埋下了隐患,难以保障对给排水工程监管的实效。
2建筑给排水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策略
2.1材料及设备选用的管控要点
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地增强,给排水工程的各类材料、设备、工艺不断发展,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
给排水工程材料的选用不仅要符合安全环保标准,降低能源消耗,更要有利于对环境和人们身体健康的保护。例如:给水管道出于对水质的要求,逐渐推广采用钢塑复合管、聚丙烯管、铝塑管、聚乙烯管、纳米聚丙烯管、交联聚丙烯管等一系列新型材料制成的管材。这些管材使用寿命长、卫生好、不结垢、不滋生细菌,能很好的解决饮用水二次污染的问题。尤其是金属塑料复合管,在结合了钢管强度高和耐磨性好的基础上,也兼具了塑料管重量轻、摩擦力小、耐压强度好、安装方便、耐腐蚀性高、节能等优点,体现出较强的优势。
排水管道中应用各类新型排水塑料管,在具备了耐腐蚀性能好、重量轻、生产能耗低、施工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的基础上,采用管道内壁增加螺旋设计、改变连接方式和配置阻火圈等方式达到减少噪音、接口防漏和高层防火的效果,综合性能进一步增强。
对于设备的选用主要是给水设备。因现代建筑多为高层建筑,市政供水管网的压力无法满足将自来水直接输送至楼层较高的住户中,故需要进行二次加压供水。常用的二次加压设备包括储水池、高位水箱,加压水泵等,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能耗偏高,噪音大,很容易将噪音通过管路传递到住户家中。因此,选择环保性能高、能耗较少的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是当前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推荐选择。该设备不仅可以降低高层建筑给水系统中二次加压设备的成本投资,还能减少环境污染问题。主要体现在:(1)无负压变频供水设备不需要设立储水池或水箱,节省了设备建造费和后期保洁保护费;(2)系统的二次供水水泵与市政管网直接串联,充分利用市政管网压力进行供水,整体节能效果比较显著;(3)从自来水管网直接供到住户,整个系统严密封闭运行,彻底消除水源二次污染,同时因为采用了微机变频软启动,水压平稳,解决了传统供水中压力忽大忽小的问题。
由此可见,在给排水工程设计时选择合理的材料设备,对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至关重要。所以,在给排水施工时要做到以下三点:(1)施工前,认真审查设计选用的材料、设备的材质、规格、性能等内容,明确物料的采购方式和施工方法;(2)在采购时,对于设计的物料进行品牌及质量的选择,按相关规范进行试验和检测,确保应用在工程中的物料符合相关标准;(3)在施工时,提前制定相关技术方案,对于进行施工作业的操作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及交底,尤其是新材料施工需要采取的新的技术工艺。
2.2严格审核图纸设计,落实工程前期的准备工作
在施工前,需认真核对设计图纸,有效结合工程设计图纸及管理图纸,核对建筑工程内部管路的具体走向,对其施工设计进行合理评估,确定每种管路的具体空间坐标,正确判断整体建筑中设计的给排水管路是否具备合理性。同时,要求施工人员及相关的技术人员必须拥有一定的工程施工资质,对此,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核实及审查,防止出现专业水平较低的从业人员。需要提前预留正确的孔洞,对于协调管理施工部门和工程施工部门而言,其工作主要是保证提前预留的孔洞尺寸能够达到给排水管理的实际施工标准,以此使管路设计顺利执行。
2.3做好施工过程监控
施工管理人员可以利用BIM技术和智慧工地管理平台等技术手段对施工现场进行监控管理,实时掌握现场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安全状况,重点解决作业人员、材料、机械等资源的调配和有关安全、质量方面问题的整改落实。一方面,利用BIM技术建立可视化模型,通过信息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自动计算出现场资源分配的情况和现场各个环节对资源的需求状况等。根据需求变化,及时进行资源的调配,在此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对数据的变化进行及时地更新和观察,避免出现重复调配的情况。
2.4加强系统质量验收
给水系统及消火栓系统作为承压管道系统,质量管理要点是避免管道渗漏问题。不同的管道材质具有不同的施工工艺,针对各种施工工艺要安排有经验、有责任心的操作人员进行施工安装。安装完成后要严格按照分层、分区、分系统地进行水压试验,检验方法及试验结果均应符合验收规范的要求。排水系统作为非承压管道系统,质量管理要点是避免管道渗漏及排水通畅等问题,可以通过严格接口操作工艺,设置合理管道坡度来解决。安装完成后也要按规范进行试验检查:隐蔽或埋地的排水管道在隐蔽前必须做灌水试验,排水主立管及水平干管管道应做通球试验,检验方法及试验结果均应符合验收规范的要求。
3结语
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实际施工质量与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直接关系,所以在实际施工中,需要对图纸设计加大审核力度,充分准备工程的前期工作,对隐蔽工程加大质量控制力度,提高施工质量检测的执行力度,从而提高给排水质量的控制力度。
参考文献:
[1]朱新保.建筑给水排水与供暖管道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建设,2017,49(1).
[2]陈战平.建筑工程给水排水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0).